针对皮肤干燥掉皮的状况,我们一起看看护肤环节应该从哪三个方向来解决,清洁、修复、辅助保湿。
1,在清洁环节,一定要避免清洁过度。
干燥的皮肤,有时候会伴有轻度脱屑,会让人非常想要把皮屑搓干净,这种强迫行为请尽量控制。清洁的水温不应过热,接近皮肤的温度就好,感觉上应该是不冷不热。使用的清洁产品,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具体选择:如果感觉皮肤表面没有太多油脂,那么水洗即可。如果自身油脂分泌量比较多,或者有护肤品,则可以使用温和洁面产品。这里面我所说的温和,从成分的角度来说,有三个指标,分别是溶出性,渗入性,反应性。溶出性是指清洁产品中的界面活性剂,把角质层板间天然保湿因子,脂质以及角蛋白从皮肤中洗掉的能力,这个能力越强,洗完以后的皮肤越缺乏自我保湿能力。渗入性,是指界面活性剂进入到角质层缝隙中的能力,这个能力越强,清洁后界面活性剂残留越多,可能会影响皮肤的自然代谢。反应性是指产品让蛋白质变性的能力,有时候还会改变皮肤表面的 PH 值。所以一般来说,以电性来分,阳离子型界面活性剂对皮肤刺激最大,阴离子其次,非离子和两性型界面活性剂刺激最小。以分子量来分,小分子界面活性剂对皮肤刺激比较大,大分子界面活性剂刺激比较小。如果分子量差不多,那么疏水基团的分子链长越长,空间占位越大,相对越温和。另外,同皮肤天然结构越接近,相对也会越温和,比如这几年大热的氨基酸洁面。但是,这只是说单纯看配方原料,我们还要结合配方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剂型与浓度。最常见的清洁产品剂型为膏状,如果是起泡型产品,直接涂抹在皮肤上,可能会因为浓度过高而形成刺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将手和脸打湿,然后在手中将产品揉搓发泡,降低同面部皮肤接触的浓度。又或者直接选用按压泡沫式产品,这样同皮肤接触的界面活性剂总量有限,相对更温和。另外还有一些无泡型温和洁面产品,也比较安全,但是因为肤感让人觉得洗不干净,所以在市场端不太受欢迎。
2、在清洁动作结束以后,请务必立刻将皮肤上的水去除,不要让水从外而内的浸泡角质,这样对于皮肤健康来说有害无益。
擦干以后,可以直接涂抹保湿面霜,起到辅助封闭的作用,但是如果希望帮助皮肤自我修复,在面霜之前,可以使用精华类产品。对于皮肤的干燥问题,一个非常常见的成分是维生素 B5,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对这个成分最早的了解来自于张德培甩头发,那时候广告里夸张的「维他命原 B5」发音让人至今印象深刻。这个成分虽然老,但对于皮肤来说却很关键,因为 B5 不但自身可以提供保湿功能,还可以影响细胞代谢,糖在细胞内想要转换成能量的过程,叫做三羧酸循环,这个循环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辅酶 A,而 B5 则是生成辅酶 A 的原料,如果你看过流浪地球,可以简单的把它当成是电影里那个点火器。因为维生素 B5 的身形狭小,有可能通过角质层的缝隙,这样无论是保湿能力,还是调节代谢能力,都有可能在皮肤内发挥作用。最棒的是,这么好的成分,居然还特别温和不刺激,原料成本也便宜,几乎每个品牌都能找到以 B5 为功效成分的单品。
3、我们需要在皮肤的外面覆盖一层辅助保湿的成分。
覆盖类的辅助性保湿单品,效果最好的剂型就是面霜,既没有纯油剂的厚重,又不像乳液那么薄弱。尤其在北方的冬天,含有过多水分的乳液甚至在挥发过程中可以让皮肤冻伤。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看起来像是面霜的产品,其实更接近乳液,这就是所谓的冷霜,这个冷有两重意思,一是因为含有大量的水分,涂抹后皮肤会觉得凉凉的很清爽,还有一重意思是这种面霜在制作过程中不需要加热乳化,直接用冷水搅拌即可。对于一些非常怕热的活性成分来说,选择冷作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需要保湿的你来说,可能这种清爽的肤感无法让你获得足够的帮助,所以建议大家购买产品时,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 cream 乳霜,或者凝霜 gel cream。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了解更多护肤知识请添加关注我的头条号整形医生丁小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