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傅清泉演练的传统杨氏太极拳24式?
这个是八十五式的简化。
我没学过,但经我鉴定,此二十四式分别为: 起势,揽雀尾(含捧捋挤按),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肘底捶,左右倒撵猴(只有两个重复,八十五式有五个重复),高探马,左右蹬腿,左右打虎式,云手(只二组重复,原版同样五组),玉女穿梭(只有两个方向,原版是四个方向,所以大概也可称为左右穿梭),野马分鬃(左右,同上),指裆锤,上步揽雀尾,单鞭,下势,左右金鸡独立,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身摆莲,弯弓射虎,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一共二十八式,有人数错了,鉴定完毕。二、杨氏52刀背向演练?
起势
1、独立提刀亮掌
2、右虚步七星冲拳
3、退步跨虎亮掌
4、提膝格刀
5、左弓步架刀(交刀)
6、斜右弓步下扎刀
7、左弓步平扎刀
8、丁步含转—右弓步平推刀;丁步含转—左弓步斜推刀
9、右独立劈点刀—开跨推掌
10、进右步弓步撩刀
11、上左弓步撩刀
12、左弓步架刀推掌
13、转身右弓步反扎刀
14、进左弓步斜推刀
15、右龙行—裹脑—右弓步砍刀
16、回身左龙行—缠头—右弓步劈刀17、提膝左右腕花—左虚步藏刀推掌18、左弓步扎点刀
9、换方向—左弓步平扎刀
20、丁步提格—绕步双缠头—左弓步砍刀21、腕花丁步提格—左弓步棚臂推刀22、右转—提膝腕花—右弓步藏刀推掌23、前扎—提膝左右腕花—左虚步藏刀推掌
24、左弓步扎点刀
25、换方向—左弓步平扎刀
26、丁步提格—绕步双缠头—左弓步砍刀27、腕花—丁步格刀—左弓步棚臂推刀28、右转—提膝腕花—右弓步藏刀推掌29、右弓步扎点刀
30、右提膝撩托刀—撑掌
31、腕花—跳左虎步藏刀推掌
32、丁步抱刀
33、二起脚(上步单拍脚)
34、里外挂彩—左弓步打虎—转身右打虎35、右丁步抡臂抱刀
36、分掌—右蹬腿—右弓步劈刀
37、收脚收刀—右弓步反平扎
38、转身裹脑—右弓步藏刀推掌
39、右弓步挑刀
40、压腕花—棚臂平推刀
41、上左步—回身右平斩
42、回身—上右弓步平斩
43、进左弓步回身后劈点
44、上右叉步—腕花后劈点
45、提左膝挑掌—提右膝托刀—撑掌46、腕花—震脚—缠头—左弓步砍刀—仰身平斩—右丁步腕花点刀
47、回身右弓步劈刀—撑掌
48、左弓步腋下藏刀
49、回身右平扫
50、右转身—裹脑右弓步抱刀
51、右独立提刀亮掌
52、上步七星冲拳
收势
三、杨氏太极拳始祖?
杨露禅(1799—1875?1876),名福魁。直隶省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太极拳事业深入推广,发扬光大的伟大武术家。
1840年左右,杨露蝉自豫北温县陈家沟学拳艺成后返回家乡冀南永年县设坛教拳,拳械运用高妙,所向无不披靡,乡里高手尽皆慑服。
后来因故又被荐往北京,历任大户酱园张家,京师旗营武术教师等。
晚年时被延请至王府授拳,因众多弟子大都出身高第,礼遇有加,使得太极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非同一般。
旧社会武行规矩虽大,但争斗也极多,露禅公因每在擂台上与别家武者较量,出手即见红,一响必成功,遂被誉为打遍京城'杨无敌',名声大震。
四、杨氏太极拳流派?
自张三丰之后,太极拳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以王宗岳为代表,南派以张松溪为代表。过去曾认为南派已经失传,且有人否认南派太极。近年出现数种松溪派传人的分支,其名有称内家拳,亦有称太极拳。故而南北之说断无疑意。此外尚有道内民间一些并非王宗岳、张松溪所传之太极拳种,可见太极拳的分支已相当复杂。
王宗岳之后,流传已久而独具风格者,现有八个流派。杨式——杨露禅所创;吴式——吴鉴泉所创;武式--武禹襄所创而郝为真传,故有人称郝式;孙式——孙禄堂所创;李式--李瑞东所创;赵堡架——赵堡镇所传。在西安有两支,其一支亦称和式;陈式——陈家沟所传;国家套路——解放后国家体委创编各式。
有人武断陈家沟为太极之源,故将赵堡太极强加为陈式新架而长期排除于传统流派之外。陈式太极,实由王宗岳蒋发所传太极拳与陈家沟世传炮捶演变则成。近年已有许多资料否定“陈王延发明太极拳”之说。国家体委套路主要源于杨氏,又与杨氏传统套路有别,故应作为新的流派对待。
五、杨氏太极拳首届冠军。?
邱慧芳,世界太极拳冠军。 1998年全国锦标赛中分别夺得太极拳、太极剑的铜牌。在同年的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中,她获得太极剑第一和武式太极拳第一的好成绩。
1999年,邱慧芳包揽全国锦标赛个人赛和团体赛、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太极拳冠军。其它还有孔祥东 王战军
六、杨氏太极拳名家排名?
1李秉慈——吴式太极拳
2陈正雷——陈氏太极拳
3杨振铎——杨式太极拳
4乔松茂——武式太极拳
5孙剑云——孙氏太极拳
6傅声远——杨式太极拳
7冯志强——陈氏太极拳
8赵幼斌——杨式太极拳
9崔仲三——杨式太极拳
10陈小旺——陈氏太极拳
11王西安——陈氏太极拳
12王海洲——赵堡太极拳
13马虹——陈式太极拳
七、杨氏太极拳详细讲解?
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五大家族之一,创始人为杨露禅。其特点为缓慢、柔和、舒展、流畅、圆滑、柔中有刚,并以圆为主,讲究身体的整体运动和呼吸的调控。以下是杨氏太极拳的详细讲解:
一、打法基本技巧:
1. 保持姿势:以正面为基准,身体两侧平衡力量相等,保持头、胸、腰、臀、膝同一直线。
2. 精准移动:移动时身体不可颠簸,脚步要踏实,手臂的移动精准且方向清晰。
3. 以呼吸为主:呼吸和身体动作相结合有利于身体的放松,缓解压力,提高气血循环。
4. 控制力度:力度要适中,既不过度用力,也不过度放松。
二、套路基本要点:
杨氏太极拳共有108式,这些套路的基本动作和要点如下:
1. 起势:以身心合一,提高警觉,准备进入套路。
2. 单鞭:整个身体向左侧转动,左脚向左迈开,右脚跟往下蹬,右手前伸,左手后掩。
3. 提手上式:右手往上提,左手右侧出掌,身体向右旋转,右脚跨前。
4. 白鹤亮翅:右脚向内侧转动,左脚跟上,右手翻掌,左手掠向右手腕。
5. 手挥琵琶:右手向下掷出,左手掌心向上。
6. 斜飞式:身体向左侧旋转,右手推前,左手向后掩护。
7. 左搂膝拗步:右脚弯曲,向后搂住左膝,左手向前掌心向下。
8. 云手:右脚跨前,身体向右旋转,左手向前,右手向后,左右手交替运动。
9. 抱虎归山:右手收回,左手衔住右手腕,身体向右旋转,右脚跨前。
10. 斜单鞭:左脚向左侧转动,身体向左旋转,左手向前,右手向后。
三、杨氏太极拳的练习注意事项:
1. 心态: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勉强自己,慢慢来。
2. 姿势:练习时要保持正面、两侧平衡,身体直立。
3. 呼吸:要以深呼吸为主,并与动作相结合。
4. 节奏:练习时要保持节奏,不要过于急促或缓慢。
5. 强度:不要过度用力或过度放松,注意掌握力度。
八、杨氏太极拳马步桩?
1、两足平行分开,距离略宽于两肩,两脚尖向前,身体下蹲,成马步,重心分于两腿,小腿与大腿成90度。
2、上身正直,悬顶松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尾闾中正,眼向前视。
3、敛气凝神,以鼻呼吸,舌抵上腭,唇齿相合。
4、两臂弯屈,双手向前,掌心相对,如抱球。
练习日久,分为一升一沉。一升即身上升,两手掌稍开,为吸气,贴于脊背;一沉即身体略下坐,两手掌稍合,为呼气,沉于丹田。
九、杨氏16太极拳口诀?
杨氏十六式太极拳口诀:第一起势,第二左右野马分鬓,第三白鹤亮翅,第四左右搂膝拗步,第五进步搬拦捶,第六如封似闭,第七单鞭,第八手挥琵琶,第九倒卷肱,第十左右穿梭,第十一海底针,第十二闪通臂,第十三云手,第十四左右揽雀尾,第十五十字手,第十六收势。(请问不是这些,那是什么?)
十、如何记住杨氏太极拳?
要想记住杨氏太极拳,就要多看相关教学视频和书藉,最重要的是多练习,多交流,找各师。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