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冥想静坐?
静坐冥想方法如下: 常用的方法是:闭目,调整呼吸节奏,并相应地默念简单词汇或无意义单音,或作轻松、愉快想象,体会、暗示身体出现放松感。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从思想者转变为思想的观察者,用以超越自我摆脱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扰。目前也可以被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冥想一般是连续 10分钟至 2、3个小时的打坐。其首要注意的是坐姿正确,初试者可坐在一个约8厘米高的座垫边沿,将注意力放在3尺外的地方,或者什么也不想,只关注呼吸的运动。冥想时要学会用肚腹呼吸,吸气时腹部胀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静坐冥想的共同点是:需要安静的环境,头脑中有一定的意念、想象作为注意对象,态度被动、自然,采取舒服的体位。以英文来说,不论静坐或是想,都是Meditation。但中文就有不同意义,也代表不同境界。基本上,静坐与冥想的目标相同,都是透过练习,让我们的身体与心灵都静下来,达到什么都不想,无我的状态。到达那个状态,可以说是「三摩地」,也就是瑜伽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水波不兴,完全静止的情况。
二、瑜伽蹲姿体式有哪些?
脚尖蹲
在山式中,将您的手放在胸前合十,然后弯曲膝盖,将大腿和脚跟压在一起。将脚跟抬离地面,在保持核心启动的同时向下压脚球。保持脊柱延展,降低姿势时不要弯腰或向前倾。这将帮助您建立核心并找到平衡点。保持在这里深呼吸10次。
扭转蹲
这种下蹲变化会挑战您的平衡能力,并伸展臀部和脊椎。下蹲,将双手放在胸前。将右肘钩到左膝盖外侧。主动将右手肘按入左膝盖,同时将双手相扣,然后将拇指放在胸前。这样可以抬起胸部,并确保您正在伸展和加强脊柱。在这里很难找到平衡点,因此请确保在旋转时可以找到中心。停在这里,深呼吸10次,然后再换边练习。
单脚蹲
开始时,双脚平放在地板上。将右腿向前方伸出,用双手抓住伸直的右脚。保持坐骨触地,抬起胸部。当您准备就绪时,向前移动体重,将弯曲的左腿的脚按到地板上。下压左脚,使臀部和右腿抬起,保持平衡。这个姿势将增加您的脚踝力量和灵活性。注视着您前方的一点,深呼吸10次,然后再换边。
脚尖蹲立式
回到半莲花树式。然后弯曲右膝盖,将臀部降低,抬起右脚后跟。放下指尖以保持平衡,重心放在右脚跟上。保持脊椎延展和核心的启动,慢慢开始尝试将一只手抬离地面。将右脚球按入地板以寻求平衡。看看是否可以抬起另一只手胸前合十。保持均匀呼吸。
三、正念伸展训练步骤?
一、身体扫描
身体扫描是将身体感觉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时,以不评判、好奇和开放的态度,依照一定顺序陆续感受和体验身体各部分的感觉。无论体会到舒服或不舒服的感觉、是否体会到感觉,都无需评判好坏;发现自己分心后,将分心视为练习的一个部分,然后温和地把注意力重新带回到身体扫描练习上来。
练习通常采用卧式,也可用坐式、站式。
二、觉察呼吸
觉察呼吸是将呼吸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中,轻松地体会呼和吸,体会呼吸的过程和变化,留意呼吸之间的停顿;无需调整呼吸,只是觉察呼吸,并且接纳当下呼吸的状态;在发现自己分心后,将分心视为练习的一个部分,然后温和地回到练习上来。
练习通常采用坐式,也可用卧式。
三、正念听声音
正念听声音是将声音作为觉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时,轻松地倾听声音,觉察声音的自然属性(音色、响度和持续时间);觉察声音的发生、变化和消失。无需评判声音是否好听,或者对这样的评判保持觉察,无需分析声音来自哪里,无论声音是令人愉悦或不愉悦的,都去接受它们此刻的存在。
四、觉察想法
觉察想法即把想法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时,一般以觉察呼吸开始,然后将注意放在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上,觉察想法的形成、发展和消失,能觉察到什么就觉察什么;将想法作为内心的主观事件,接纳所出现的任何想法,无需评判想法是好或者不好。
觉察念头时,通常可以留意与想法相关的情绪和身体感受。
五、正念行走
正念行走是将行走感受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
练习时,注意觉察脚底与地面接触的感觉,或者行走中脚的抬起、移动、放下的动作,或者脚底、小腿和大腿等部位的各种感觉。
此练习既可采用慢行以仔细体会感受,也可在日常行走中体会感受。
六、正念伸展
正念伸展是将瑜伽伸展活动作为观察对象的练习。
练习时,注意瑜伽伸展活动,留意自己的(尤其是伸展)动作带来的身体感受,强调活动中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
七、无拣择觉察
无拣择觉察即开放地觉察。
练习更多采用静坐的姿势,不设定特定觉察对象;开放地觉察并接纳进入意识的任何事物,允许其进入和离开;只观察、认可和接纳进入意识的任何体验。
四、跑步后双盘打坐冥想15钟后再练习瑜伽,这样好吗?
跑完步以后建议你不要盘坐这,你需要站着休息就可以了,这样更能让你的体力增加,然后过十来分钟不累了,在练习瑜伽就可以了。
五、瑜伽打坐的正确方法?
1、打坐前先换上宽松的衣服,并且把垫子准备好。
2、接下来就是入座,可以采用单盘或双爬,最好采用双盘,因为这样可以快速令身心宁静。
3、最重要的一部,就是将自己的脊柱拉直,头顶像被往上吊起,使身体中间的腔体处于通畅状态,不偏不倚空直中正。
4、心法,当身体处于中正状态,盘坐稳固后,接下来就是关键了,就是让自己处于无思绪状态,心智作为自己身体的观察者,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不思考,不紧张,不好奇,不期待,静默止欲,一心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