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穴位置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在腹内、外斜肌处;有腹壁浅动、静脉;布有腹下神经。
子宫穴位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子宫穴主治病症
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阴挺,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可灸,艾炷炙5~7壮,或艾条炙10~15分钟(对受针着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配伍应用
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
4、女人子宫久冷、女子不孕症:子宫穴配照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针灸大全》)。
5、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6、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穴配三阴交穴、隐白穴(《中国针灸学》)。
7、子宫脱垂:子宫穴配维胞穴、足三里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8、前列腺炎:子宫穴配归来穴、关元穴、筑宾穴、三阴交穴(《新医疗法手册》)。
子宫穴功效图
月经后期
主穴:气海穴 三阴交穴;
配穴:寒实者,配子宫穴、天枢穴、地机穴;虚寒者,配命门穴、腰阳关穴、关元穴、归来穴。
方义:气海穴为任脉经穴,可益气温阳,调一身之阳气,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经之经气,从而和血调经。
实证不孕
主穴:归来穴 子宫穴 膈俞穴丰隆穴
配穴:肝气郁结者,配肝俞穴、太冲穴;瘀滞胞宫者,配地机穴、血海穴。
方义:归来穴、子宫穴化瘀以通胞络;膈俞为血会穴,可行气活血;丰隆化痰去浊。
阴挺
主穴:百会穴 气海穴 维道穴 子宫穴
配穴:脾气虚陷者,配足三里穴、气海穴;肾阳亏虚者,配关元穴、大赫穴、照海穴;湿热下注者,配脾俞穴、阴陵泉穴、蠡沟穴。
方义:百会穴位于巅顶,为督脉穴位,可振奋阳气,升阳举陷;气海穴为任脉穴,能益气固胞;维道为足少阳与带脉之会,可加强维系带脉,固摄胞宫之功;子宫穴乃经外奇穴,是治疗阴挺的经验穴。
按摩子宫保健法
子宫是女性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妇科病发病率日渐趋高,许多女性会发现自己或多或少有点异常,特别是近年来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更是逐年上升,因此学点自我保养法,把子宫养护好,是每个女性应着手行动的事。
按摩方法与步骤
1、先平躺下来,舒缓身体。把双手搓热,置于下腹部(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紧压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频率进行,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共操作5分钟。)
2、搓两侧腹股沟。把双手置于左右两侧腹股沟,从上往下斜搓,方向朝外生殖器。以摩热为度。共操作5分钟。
3、点按子宫穴。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4、在做完一轮动作后,可以轻揉整个腹部,起到舒缓的作用。
注意事项
用力不可过强,要以身体能耐受为主。
如果皮肤干燥者可在手上涂抹少许润滑油。
简要介绍
子宫穴别名:侠玉泉穴、肖必穴。子宫穴属于经外穴名,出自《针灸大全》。原说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今据《针灸大成》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与子宫穴相关经络穴位
仆参穴
大包穴
三阴交
膺窗穴
乳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