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常见的拔罐方法有:常规拔罐、闪罐法、留罐法、走罐法、转罐法、响罐法。详见本文图解拔罐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一、常规拔罐,可分为两种:单罐法、多罐法。准备工具:火罐、止血钳、棉球、热毛巾、打火机、95%酒精 1、单罐法6大常用的拔罐方法[真人图解示范]拔罐方法:用热毛巾擦拭清洁施术部位,右手持罐,左手用手术钳夹住蘸有酒精的棉球,点燃棉球后,伸入罐内旋转一圈马上抽出,然后迅速将火罐扣在施术部位上,常规留罐10~15分钟 单罐拔罐的具体功效:常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 2、多罐法6大常用的拔罐方法[真人图解示范]拔罐方法:用热毛巾擦拭清洁施术部位,右手持罐,左手用手术钳夹住蘸有酒精的棉球,点燃棉球后,伸入罐内旋转一圈马上抽出,然后迅速将多个火罐依次扣在施术部位上,常规留罐10~15分钟。 多罐拔罐的具体功效:常用于病变比较广泛的疾病 二、闪罐法,准备工具:火罐、止血钳、棉球、热毛巾、打火机、95%酒精6大常用的拔罐方法[真人图解示范]拔罐方法:用热毛巾擦拭清洁施术部位,右手持罐,左手用手术钳夹住蘸有酒精的棉球,点燃棉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施术部位,然后将罐立即取下,按以上方法再次吸拔于施术部位,如此反复拔起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适用范围: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萎缩,局部皮肤麻木酸痛或一些较虚弱的病症 三、留罐法,准备工具:火罐、止血钳、棉球、热毛巾、打火机、95%酒精6大常用的拔罐方法[真人图解示范]拔罐方法:用热毛巾擦拭清洁施术部位,右手持罐,左手用手术钳夹住蘸有酒精的棉球,点燃棉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施术部位,常规留罐10~15分钟。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气血瘀滞、麻木、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 四、走罐法,准备工具:火罐、止血钳、棉球、热毛巾、打火机、95%酒精、润滑液6大常用的拔罐方法[真人图解示范]拔罐方法:用热毛巾擦拭清洁施术部位,在将要施术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液,然后右手持罐,左手用手术钳夹住蘸有酒精的棉球,点燃棉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施术部位,循着需要拔罐的线路来回推罐,至皮肤出现淤血为止,常规操作3~5分钟 适用范围:主治脏腑功能失调、外感风邪、皮痹麻木、末梢神经炎等症状。 五、转罐法,准备工具:火罐、止血钳、棉球、热毛巾、打火机、95%酒精6大常用的拔罐方法[真人图解示范]拔罐方法:用热毛巾擦拭清洁施术部位,右手持罐,左手用手术钳夹住蘸有酒精的棉球,点燃棉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施术部位,然后手握罐体,来回转动,至皮肤出现淤血为止。温馨提示:操作时手法宜轻柔,转罐宜平稳,防止掉罐。 适用范围:普遍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 六、响罐法,准备工具:火罐、止血钳、棉球、热毛巾、打火机、95%酒精6大常用的拔罐方法[真人图解示范]拔罐方法:用热毛巾擦拭清洁施术部位,右手持罐,左手用手术钳夹住蘸有酒精的棉球,点燃棉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施术部位,在罐具吸定后,稍加推拉或旋转,随即用力将罐具拔下,发出“啪”的响声,如此反复吸拔、重复操作多次,以皮肤潮红或呈紫红色为度。 适用范围:普遍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
首先说一下,拔罐时所用罐的几种常见类型,如竹罐、玻璃罐、陶罐、油罐,抽气罐等。火罐指的是用火来拔罐的方法,常用玻璃罐来拔。可以采用投火、闪火、帖棉花、贴纸等方法进行治疗,拔罐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燃烧的热力排除罐中风空气,产生的负压吸附与皮肤上,造成局部皮肤的充血瘀紫,达到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散寒除湿的目的。下面介绍两种最常用的拔火罐方法。投火法,把报纸做成有1/4一角钱大小的片,点着后,待火烧旺,看纸燃烧的剩下多一半时,迅速把纸扔到火罐里面,将火罐立即扣到原来选择好的地方,这个方法适合初学者,但是要注意纸片不能太大,且刚开始操作的时候,建议采用水平方向去拔罐,避免罐内燃烧的纸片掉落到皮肤上,对患者造成烧灼。闪火法,这种方法是专业理疗人员或者医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普通人经过一段的反复的练习,也可以掌握这种拔罐方法。在拔罐之前,首先要准备两样东西,一个是95%的酒精。另一个是用8层的纱布,包裹一块小石头,将纱布的四周捏到一起,用绳子扎紧,用止血钳,夹住扎紧的绳头。使用时用纱布去蘸好酒精,用火点燃,在玻璃罐里绕一圈,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拔到指定位置。这个动作要求稳、快,火罐不能距离皮肤太远,否则由于火罐移动的距离较长,火罐内重新填满了空气,导致火罐吸附力差,吸不住。还要注意,蘸的酒精不能太多,避免掉到皮肤上,烧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