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顿饭前永远会向孩子提出同样的一个问题:你洗手了吗?小孩子老是会忘记这个步骤。但是洗手又是必不可少的,洗手会避免许多细菌进入体内。这儿跟您提出几个饮食卫生的原则。为什么一定要在饭前洗手?这是因为在一天中手要接触许许多多的东西,尤其是小孩子的手。开门,摆弄玩具,玩沙子,擦鼻子,这些接触都会使手带上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菌。要让手上的细菌不带到食物和餐具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洗手,洗手时还要充分搓手,注意把指甲和手掌都洗的干干净净。
孩子喝剩的水能保存多久?这瓶水保存时间的多久取决于孩子喝水的方式。如果他就着瓶子喝的,剩下的水可以保存24小时。如果他把水倒在杯子里喝水就可以保存48小时。如果打开一瓶水倒在杯子里喝,随后把瓶子放入冰箱里,水最多可保存一星期。
(1)宝宝的餐具,如小碗、小勺、小杯要独自使用。奶具和餐具用前一定要用开水烫,并定期煮沸消毒,用后要洗净放在橱柜内或用纱罩盖好。
(2)不要大人嚼饭喂宝宝,也不要为了试温度先用小勺在嘴里吮一下再喂宝宝。宝宝快1岁时,可以吃些软点儿的饭,如米饭、小包子、小饺子之类的食物。有的爸爸妈妈怕宝宝自己嚼不烂,便将食物咀嚼后,再喂给宝宝吃.认为这样有利于宝宝消化。这是一种极不卫生的喂哺习惯,对宝宝的健康危害很大.应当予以禁止。
因为即使是健康人,体内及口腔中也可能存在许多病菌或病毒。成年人因抵抗力较强,所以未表现出受感染的症状。但小宝宝的免疫机能较差。抵抗力弱,成人唾液中携带的病毒或病菌在嚼食喂哺的过程中可能传给宝宝,使他感染疾病。另外,宝宝常吃成人嚼碎的食物,会因为咀嚼肌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牙齿(或牙床)得不到应有的摩擦,而影响其口腔消化液分泌功能。
哮喘儿童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儿童哮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儿童哮喘大多是通过吸入过敏源而导致的过敏性哮喘,例如呼吸道病毒、冷空气吸入、接触尘螨等,因食入过敏源导致的过敏并不多见。临床实践中,的确有一部分哮喘儿童在摄入可疑敏感食物后会出现喘息发作,而且不同的儿童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个体差异是存在的。如果食物是比较明确的过敏源,平时的饮食就需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
通过饮食引起儿童哮喘的过敏原大多是蛋白类食物,如鸡蛋、牛奶等。不过这种过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孩子小的时候比较明显,但孩子大一些,往往这种过敏也就比较轻,或者会摆脱过敏。因此,已经明确对某些食物过敏的孩子,就不要吃这一类容易过敏的食物。当然,平时的饮食也应该注意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少吃过甜、过咸、辛辣刺激的食物。此外,孩子的饮食中,也尽量不要随意添加各种调料。
还有一部分孩子对某些水果产生过敏,例如桃子、芒果等,这些水果导致的过敏往往是比较严重的。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过敏史,那就不要再吃这些水果了。当然,应该给孩子进行及时的全面检查,例如进行过敏原检测,这对以后规避过敏原是很有好处的。
处于哺乳期,哪些食物需要忌口呢,不然影响宝宝发育也不利于产妇恢复?
哺乳期真正该忌口的不是辣的、凉的,而是酒精,过量咖啡因。
1.酒精。这里说“酒精”,指的是含有酒精的一切食品,比如甜酒,醪糟,黄酒,料酒,酒心糖或者巧克力,以及含酒精的饮料。
哺乳期妈妈哪怕是一滴酒精进入了宝宝体内,也是不安全的。宝宝如果摄入大量酒精会出现睡眠紊乱、异常的兴奋或躁动,甚至导致生长发育落后。对哺乳期的妈妈来说,酒精还会抑制泌乳反射,直接减少母乳量。酒精的代谢只能靠等待,哺乳期妈妈在饮酒后30~60分钟,酒精就会进入母乳中,在酒精彻底从身体里代谢完的这段时间内,酒精会不停地通过血液进入乳汁。哺乳期妈妈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喝了酒或者吃了含酒精的食物,建议至少3小时以后再哺乳。
2.含过量咖啡因的食物,每天摄入如咖啡因的总量,不要超过200mg.
如果母乳妈妈摄入了过量咖啡因,可能会引起宝宝过度亢奋、烦躁、难以入睡等现象,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有不利影响。因此建议哺乳期的妈妈保证每天摄入不超过200mg的咖啡因。家长可以这样来估算:咖啡店里一大杯拿铁455ml中,咖啡因含量约为150-200mg;一包速溶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约为60mg.如果哺乳期妈妈已经吃了含了咖啡因的食物,那么咖啡就要再少喝一些。平时建议先喂奶后喝咖啡。
3.辣的,生凉的,刺激性的食物都可以吃,家长要知道乳汁是恒温的,并不会因为进食的食物温度而改变。并且回奶的食物也是不存在的,哺乳期妈妈就健康,开心吃,做一个快乐的“奶牛”吧。
作为一个过来人,关于哺乳期饮食,我来说几句。
其实大原则是尽量不要吃喝那些可以经母乳直接分泌的物质,包括酒精、咖啡因和某些药物(注意,是某些药物,并不是生病了只能硬抗,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全药物,保障自己的健康才有力气继续哺乳)。
第一、禁酒精、咖啡、精神类药品等
之前有过这样的新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说的是爸妈带着两岁多的宝宝回老家,亲戚用筷子沾白酒逗小孩,导致孩子因急性肝衰竭而亡。
大家都知道,妈妈喝进去的酒精、咖啡、抗精神类药品可参与乳汁分泌。如宝宝饮食了含有这些物质的奶汁,轻则兴奋、睡不着,重则呼吸抑制、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对宝宝来讲,百害无利。
第二、生冷刺激不要吃
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我女儿四个多月的时候,深圳8月份,超级热。我自己贪凉吃了一个冰激凌,女儿吃完奶后大便次数和性质明显发生变化。
所以,如果在哺乳期,生冷辛辣刺激还是应该适当忌口,当然了偶尔贪吃一下,不要立即喂奶,我觉得也是没关系的。
第三、某些地方习俗,听不听由自己
我老家一直有猪脚焖黄豆和米酒煮鸡蛋下奶的说法,所以即使我非常不情愿,但是为了照顾妈妈的情绪,还是少量吃了一些米酒。事实证明,好像也没啥害处(米酒鸡蛋和直接饮酒并不一样哦)。
类似的还有比如广东的猪脚姜(里面放了大量生姜,而生姜属于刺激食物)等,个人觉得又不是每时每刻不停吃,一定量的还是可以的。毕竟,跟婆媳关系闹僵、夫妻之间隔阂、哺乳期抑郁等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把握好量。
教大家一个小诀窍,我当时比较排斥含酒精的下奶食物,就不停喝鱼汤,妈妈看我奶量OK,所以也就不怎么逼我喝米酒鸡蛋了。如果你的家乡也有这样的习俗,而作为年轻一族的知识青年,你不妨试试这个办法,保证宝宝奶量的同时,还保障了家庭的和谐,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