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98 2025-03-26 14:56 admin

一、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柔和性

太极拳轻松柔和,不拘不僵,合乎生理自然。

柔和的活动有利于身体放松和呼吸自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进行锻炼,不会发生体育性意外。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所以柔和是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

缓慢性

太极拳运动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这是太极拳运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慢才便于掌握要领,慢而不停的动作,运动量才大,一套简化太极拳或健身小套路,可用4-6分钟,陈氏老架一路74式太极拳,可用15-25分钟,如功夫较深可练半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圆活性

太极拳的动作(上肢),是以各种弧形曲线为基础构成的,练起来灵活自然衔接和顺,避免直来直去。动作圆活,不滞不僵,就要以腰为轴,太极拳论中强调腰的动作,谓之“主宰于腰”。所以圆活性在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

连贯性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起来好像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二、简述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

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的、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

它的设计形式呈现多样化,但仍具有统一风格,注重表现材料的质感与光泽,不回避钢铁,玻璃新型材料;造型设计多采用几何形;色彩设计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有着丰富的线条装饰与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不再回避机械形式,。

三、简述太极拳对健康的价值?

1.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适当强度的运动;

2.保持内心安宁,不心浮气躁、不动肝火。

通过太极拳做到以上两点,就基本可以保持健康了

四、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

拓展资料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五、简述幼儿呼吸运动的生理特点?

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还未成熟,在生理特点上有异于成人。幼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表现如下:

(1)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由于呼吸中枢发育未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现象。

(2)呼吸肌比较弱,正在发育,呼吸时胸廓的活动范围小,呼吸动作浅表。

(3)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均较低,比如肺活量、呼吸量等均较成人小,呼吸道阻力较成人大。

六、简述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特点一:

意气运动——主要是将内在的意识贯注于外部动作之中,并促使在动作中表现出注意力的专一,坚强和活泼无滞。

特点二:

弹性运动——练太极拳身肢必须放长,以加强全身的弹性,有了弹性才可进而产生棚劲,身躯及上部的放长,必须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和含胸塌腰,手足的放长,必须是以手领劲,坠肘沉肩,转踝由膝开胯和圆松腰。

特点三:

螺旋运动——主要是增强运输和的起伏动荡性,必须结合顺逆螺旋运动的旋腕转膀,旋踝转膝和旋腰转脊,以做到螺旋连贯如一的太极劲贯注即有动作中,成为做好意气运动的劲作核心。

特点四:

虚实运动——调整虚实,使人产生圆活如珠之感觉,不会调整虚实,就不能达到内劲的中正无偏,而失去支撑八面的根本。

特点五:

节节贯串运动——主要是要求练习者在练拳或推手中,使全身主要关节在做到节节分家的基础上以意识让其贯串起来,使内劲一节一节依次通过,到达新需要的方向目标。

特点六:

一气呵成运动——主要是要求练习者在练拳或推手搏击中,使内劲在关节贯串运动中连绵不断,需一气呵成而达到“周身一家”的要求。

特点七:

刚柔相济运动——主要是要求练习者化去原有僵硬劲,而达到全身放长,刚到极点而成柔,在达到放松的目的,柔到极点而成刚,以达到刚落点的发放。

特点八:

快慢相间运动——主要是要求练习者从初学到学有成就,任何时候不可发生劲别,动作之错乱,慢为快用,从而达到在推手技击中作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七、结合太极拳运动特点谈谈如何练好太极拳?

回答如下:太极拳是一种非常注重内在力量和身体协调性的运动,因此在练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姿势正确:太极拳的姿势非常重要,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尤其是在移动和转身的时候。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练习太极拳,并且避免受伤。

2. 呼吸自然:太极拳的呼吸非常重要,要注意呼吸稳定,自然而不是用力。要注意呼吸与身体的运动同步,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身体。

3. 练习坚持:太极拳需要长期坚持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要每天坚持练习,并且不断提高练习的难度,这样可以帮助你逐步提高太极拳的水平。

4. 内心平静:太极拳注重内在力量,因此要保持内心平静。在练习时要注意呼吸,放松身体,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感受太极拳的内在力量。

5. 寻求指导:太极拳是一项很细致的运动,需要专业的指导才能练好。可以找一位专业的太极拳教练,或者参加太极拳培训班来学习太极拳。

总之,太极拳是一种需要细心、耐心和坚持的运动,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提高,才能练好太极拳。

八、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工人阶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这种斗争姿态是辛亥革命所不曾具有的。五四运动为实现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反帝方面,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在反封建方面,运动表现了“内惩国贼”的坚强决心。斗争后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迫使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

(2)五四运动既是一次爱国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同时还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们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走上了为民主、科学而斗争的道路。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另外,五四运动还擦亮了人们的眼睛,洗涤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最终认识到:要想医治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唯一的药方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九、简述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其特点?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如下;

1、起式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拦雀尾 8、右拦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锤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一是模仿动物形象取名,生动,让人一目了然,动作也简单通俗,易于理解。如;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拦雀尾 。

二是直接描述动作,如;右蹬脚 、双峰贯耳等等。太极拳传统动作名称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形思维的影响.采用最精炼的语言展现新颖的形象来描绘整个动作。使每个动作名称都可以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像。

十、简述行波的特点?

行波(travelling wave) 平面波在传输线上的一种传输状态,其幅度沿传播方向按指数规律变化,相位沿传输线按线性规律变化。从相邻时刻t1和t1+△t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波形随时间的增长而向传输线的终端移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