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郝氏太极拳内容?

173 2025-03-12 02:00 admin

一、郝氏太极拳内容?

郝式太极拳又称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为武禹襄先生所创!

郝氏太极拳的内容:

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能正中,即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

次则步法虚实分清。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也。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上提之意也。切记两足成双重之病。

两肩须要松开,不用丝毫之力,用力则不能舍已从人,引进落空。沉肘即肘尖常向下沉之意。

前膊和两股注意内中要有腾挪之势,无腾挪则不灵活,不灵活则无圆活之趣。

二、武式太极拳和郝式太极拳区别?

没有区别

武式太极拳,又称郝式太极拳。它是严格按照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处处遵循其理法原理而形成的一派太极拳,具有完整丰富而又邃密细腻的理法。

三、郝式太极拳松腹要求?

含胸: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前合,谓之含胸。能含胸,才能以心行气。

  拔背: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裹裆:两膝着力,有向内之意,两腿如一条腿,能分虚实,谓之裹档。

  护肫:两胁微敛,快,谓之护肫。

  提顶:头颈正直,身,谓之提顶。

  吊档:两股用力,谓之吊档。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挈全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势。

  松肩: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意中加一“静”字,谓之松肩。

  沉肘: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谓之沉肘。

  腾挪: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滕挪。

  尾闾正中: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

  气沉丹田:能做到尾闾正中、吊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含胸、护肫、松肩、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虚实分清:虚非完全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势。腾挪者,即虚脚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则便成偏沉。实非全然站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如虚实不分,便成双重。腰脊敛气:以意将气下沉贴于背,由两肩收于脊骨,敛于腰脊,注于腰间,使腰能成为主宰,谓之腰脊敛气。

  胯松直:两胯不可倾斜,用力,以意将两胯松开竖直,力,谓之胯要松直。不可左右凸出,也不可能使气向下沉而两腿得屈膝;两腿要分清虚实,不至站煞,做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两腿就不可有蹬直之形,腿总要有弯屈之形,谓之屈膝。

  两手意向上升:是指两手竖掌,掌根有下沉之势,而手指有拔长之意,才能行气于指,谓之意向上升。

四、太极拳(原始架)?

要说杨式太极拳原始架,那只能说是快架了,传自杨露蝉,三分钟打完。杨露蝉进京后为教王公,将快架改为慢架,形成现在的太极慢架套路。

五、郝式太极拳108式名称?

郝式太极拳108式的名称为“郝连德太极拳”。这套拳法集合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咏春拳和洪拳等多种武术门派的精髓。此外,郝式太极拳108式不仅有基本动作和规定套路,还有一些补充动作和自选动作,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该套拳法动作优美、练习方法简单,能帮助人们锻炼身体,强身健体。

六、陈式太极拳老架口诀?

1. 初势

2. 金刚捣碓

3. 拦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碓

7. 白鹤亮翅

8. 斜形

9. 搂膝

10. 拗步

11. 斜形

12. 搂膝

13. 拗步

14. 掩手肱锤

15. 金刚捣碓

16. 撇身锤

17. 青龙出水

18. 双推手

19. 肘底看锤

20. 倒卷肱

21. 白鹤亮翅

22. 斜形

23. 闪通背

24. 掩手肱锤

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

27. 云手

28. 高探马

29. 右叉脚

30. 左叉脚

31. 左蹬一根

32. 前躺拗步

33. 神仙一把抓

34. 踢二起

35. 护心锤

36. 旋风脚

37. 右蹬一根

38. 掩手肱锤

39. 小擒打

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

42. 单鞭

43. 前招

44. 后招

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 玉女穿梭

49. 拦扎衣

50. 六封四闭

51. 单鞭

52. 云手

53. 摆脚

54. 跌岔

55. 金鸡独立

56. 倒卷肱

57. 白鹤亮翅

58. 斜形

59. 闪通背

60. 掩手肱锤

61. 六封四闭

62. 单鞭

63. 云手

64. 高探马

65. 十字手

66. 指挡锤

67. 猿猴献果

68. 单鞭

69. 切地龙

70. 上步七星

71. 下步跨虎

72. 摆脚

73. 当头炮

74. 金刚捣碓

75. 收势

七、太极拳架是什么意思?

太极拳架是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太极拳架可以分为太极拳长拳、太极拳短拳、太极拳推手和太极剑等不同的形式。

八、赵堡太极拳大架特点?

1.轻松柔和,舒展大方

赵堡太极拳的架势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只有少量激烈的跳跃动作。所以,练习一两遍之后,虽然感到身上流汗,但很少发生气喘现象,给人以练拳之后有轻松愉快之感。由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一可以锻炼,尤其对体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方法。

2.连贯均匀,完整一气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还是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不出有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演练起来,招势分明,速度均匀,前后贯串。

3.圆活自然,动作是圈

赵堡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拳术,其最大妙处在于自然: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这是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的。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体现出柔和的特点,也能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均匀的发展。

4.协调完整,不凸不凹不流水

赵堡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位之间要密切配合。练太极拳时,必须以腰为轴,手脚的动作都是由躯干带动,并日互相呼应,不要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显得呆滞和支离破碎。

九、太极拳的拳架和内功?

太极内功与太极拳是表里内外关系。内功是炼神意气劲的,拳架是练筋骨肢体的,外导内引,内外双修,才能练成“周身一家”的混元劲。

中医及传统养生学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元气(真气)是生命之宝,元气充沛则生命力健旺。而内家拳则称元气为丹田气。拳论有“拿住丹田炼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的说法。

十、吴式太极拳方架与圆架的区别?

你说的是方架么?方架就是吴式的大架子,可以认为是一种为了更好的掌握拳架而改进的进阶练习拳架,说白了就是直接把架子练圆不易,而如果先从方入手,再慢慢把它练圆,就会事半功倍,建议如果学方架的话最好在有拳师指导下学习,这样容易掌握精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苗族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