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杨氏太极拳推手名称?

297 2025-02-21 08:33 admin

一、杨氏太极拳推手名称?

1. 杨氏太极拳推手的名称是"推手"。2. 这个名称来源于太极拳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项重要训练方法,通过与他人进行接触、推拉、转化等动作,来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和应变能力。这个名称的含义是指在推手训练中,通过双方的相互作用和推动,来感受对方的力量和力度,从而进行应对和调整。3. 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项基础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砺,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同时,推手也是太极拳实战的基础,通过推手的训练,可以培养出太极拳特有的柔和、圆滑的力量,使身体更加协调和稳定。因此,推手在太极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26式新编杨氏太极拳名称?

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动作名称是根据杨式太极拳传统和现代需求结合而制定的。该套拳中包含了26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有独特的名称,以表达其特定的动作形态和内涵。

这些名称通常与自然、动物或武术哲学等相关,如“起势”、“云手”、“摇桂”等。这些名称既体现了太极拳的独特性,又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每个动作的动作要点和意义。

三、杨氏太极拳18式名称?

杨氏养生太极拳拳谱(18式)

一、起式 

    1、屈蹲开步  2、坠骶掤臂

二、揽雀尾  

 1、左弓步按  2、虚步双掤  3、右弓步按    4、弓虚捋挤

三、单鞭 

 1、转体掤臂  2、并步收掌   3、上步掤臂  4、弓步推掤

四、提手上势

 1、转体合臂  2、虚步合掌

五、白鹤亮翅

 1、撤步採挒  2、倒桩换势   3、虚步托按

六、手挥琵琶

 1、转体摆掌  2、弓步搂推  3、虚步穿掌   4、落坐合掌

七、搂膝拗步

 1、转体摆掌  2、弓步搂推  3、跟步摆掌   4、右弓搂推

八、搬拦捶  

 1、跟步分掌  2、弓步冲拳

九、高探马 

 1、跟步冲拳  2、垫步掤分   3、虚步採挒   4、落坐拍按

十、右左分脚

 1、跨步抹带  2、弓步捋挒   3、仆步双分   4、提膝分脚 5、摆脚分掌(右式)左势同右势

十一、倒卷肱

 1、落步坠肘 2、虚步採挒   3、转体展臂   4、落胯坠刁 5、虚步採挒

十二、斜飞式 

1、并步抱球  2、撤步裹抱   3、弓步分掌

十三、海底针

 1、撤步分掌  2、虚步插掌

十四、闪通背

 1、上步挑掌  2、弓步架推

十五、抱虎归山

1、转体托掌 2、弓步推掌   3、虚步採挒   4、弓步按掌

十六、右左蹬脚

1、跨步抹带 2、弓步採挒   3、仆步双分   4、提膝合抱

5、蹬脚分掌(右式)左势同右势

十七、十字手 

 1、转体掤分 2、屈蹲落掌    3、伸膝合十

 十八、收势  

  1、松沉落掌 2、并步收掌 

四、杨氏太极拳150式名称?

最多找到了112式名称

1. 预备势 29. 海底针 57. 如封似闭

2. 起势 30. 闪通臂 58. 十字手

3. 掤手上势 31. 翻身撇身捶 59. 豹虎归山

4. 揽雀尾 32. 卸步搬拦捶 60. 斜揽雀尾

5. 单鞭掌 33. 上势 61. 斜单鞭掌

6. 提手上势 34. 揽雀尾 62. 右野马分鬃

7. 白鹤亮翅 35. 单鞭掌 63. 左野马分鬃

8. 左搂膝右拗步掌 36. 右云手 64. 右野马分鬃

9. 手挥琵琶势 37. 左云手 65. 掤手上势

10. 左搂膝右拗步掌 38. 右云手 66. 揽雀尾

11. 右搂膝左拗步掌 39. 单鞭掌 67. 单鞭掌

12. 左搂膝右拗步掌 40. 高探马 68. 右玉女穿梭

13. 手挥琵琶势 41. 右分脚 69. 左玉女穿梭

14. 左搂膝右拗步掌 42. 左分脚 70. 右玉女穿梭

15. 进步搬拦捶 43. 转身左蹬脚 71. 左玉女穿梭

16. 如封似闭 44. 左搂膝右拗步掌 72. 掤手上势

17. 十字手 45. 右搂膝左拗步掌 73. 揽雀尾

18. 豹虎归山 46. 搂膝栽捶 74. 单鞭掌

19. 斜揽雀尾 47. 翻身撇身捶 75. 右云手

20. 斜单鞭掌 48. 卸步搬拦捶 76. 左云手

21. 肘底看捶 49. 右蹬脚 77. 右云手

22. 右倒撵猴 50. 左打虎势 78. 单鞭掌

23. 左倒撵猴 51. 右打虎势 79. 抽身下势

24. 右倒撵猴 52. 回身右蹬脚 80. 左金鸡独立

25. 斜飞势 53. 双峰贯耳 81. 右金鸡独立

26. 提手上势 54. 披身左踢脚 82. 右倒撵猴

27. 白鹤亮翅 55. 转身右蹬脚 83. 左倒撵猴

28. 左搂膝右拗步掌 56. 落步搬拦捶 84. 右倒撵猴

1/2页

85. 斜飞势 113. 如封似闭

86. 提手上势 114. 十字手

87. 白鹤亮翅 115. 收势

88. 左搂膝右拗步掌

89. 海底针

90. 闪通臂

91. 翻身撇身掌

92. 卸步搬拦捶

93. 上势

94. 揽雀尾

95. 单鞭掌

96. 右云手

97. 左云手

98. 右云手

99. 单鞭掌

100. 高探马

101. 白蛇吐信

102. 转身右蹬脚

103. 左右搂膝指裆捶

104. 上势

105. 揽雀尾

106. 单鞭掌

107. 抽身下势

108. 上步七星捶

109. 退步跨虎势

110. 转身摆莲脚

111. 弯弓射虎势

112. 卸步搬拦捶

五、杨氏太极拳83式动作名称?

由于《杨式太极拳》由体委推出,较早也较广泛,所以一般,把杨澄甫先师定型的杨式太极拳简称为“八五式(85式)

六、杨氏24式太极拳全部名称?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锤、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七、傅清泉18式杨氏太极拳名称?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云手

6、肘底看捶

7、倒 撵猴

8、野马分鬃

9、左掤接左右揽雀尾

1O、单鞭

11、搂膝拗步

12、海底针

13、扇通背

14、翻身撇身捶

15、进步搬拦捶

16、如封似闭

17、十字手

18、收势

八、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

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武术项目,它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而且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今天,我们将介绍一种名为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的经典拳法。 一、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的特点 1. 动作柔和,呼吸自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 2. 注重内外兼修,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身养性。 3. 拳法丰富,包括各种招式和步法,需要较高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二、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的招式 1. 起势:预备动作,调整呼吸,身体放松。 2. 野马抖毛:模拟马匹抖动身体,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 3. 云手:左右手交替,锻炼手腕和手臂的灵活性。 4. 弓步冲拳:分为左弓步冲拳和右弓步冲拳,锻炼腿部和上肢力量。 5. 转身踢腿:转身的同时踢腿,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练习方法

1. 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和鞋子进行练习。 2. 先进行几分钟的热身运动,如跑步、伸展等。 3. 按照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的招式进行练习,注意呼吸自然,动作柔和。 4. 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难度,可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 三、太极拳的养生功效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运动项目,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太极拳注重呼吸调节,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此外,太极拳还能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注意事项

1. 练习太极拳时应选择平整、柔软的场地,避免受伤。 2. 初学者可先进行简单的太极拳练习,逐渐增加难度和时长。 3. 练习时应注意呼吸和动作的协调,避免憋气和动作僵硬。 4. 若在练习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或受伤情况,应及时停止练习并就医。 总之,杨氏18式养生太极拳是一种具有很高养生价值的传统武术项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通过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太极拳带来的身心益处。

九、邱慧芳85式杨氏太极拳名称?

  第一式 预备势

  第二式 起势

  第三式 揽雀尾

  第四式 单鞭

  第五式 提手上势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 手挥琵琶

  第九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 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 十字手

  第十五式 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 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 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 斜飞势

  第十九式 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 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 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 转身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 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 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 单鞭

  第二十八式 云手

  第二十九式 单鞭

  第三十式高 探马

  第三十一式 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 转身蹬脚

  第三十三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 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 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 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 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 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 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 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 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 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 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 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 斜单鞭

  第四十九式 左右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揽 雀尾

  第五十一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 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 单鞭

  第五十五式 云手

  第五十六式 单鞭

  第五十七式 下势

  第五十八式 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式 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式斜 飞势

  第六十一式 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 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 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 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 转身白蛇吐芯

  第六十七式 进步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 上步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 单鞭

  第七十式 云手

  第七十一式 单鞭

  第七十二式 高探马带穿掌

  第七十三式 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 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 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 单鞭

  第七十七式 下势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 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 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 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 收势

十、81式大功架杨氏太极拳口令名称?

1,预备势;2,揽雀尾;

3,单 鞭;4,提 手;

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8,左右搂膝拗步;

9,手挥琵琶;10,进步搬拦捶;

11,如封似闭;12,十字手;

13,抱虎归山;14,肘底看捶;

15,倒撵猴;16,斜飞式;

17,提手;18,白鹤亮翅;

19,搂膝拗步;20,海底针;

21,扇通臂;22,撇身捶;

23,上步搬拦捶;24,上步揽雀尾;

25,单鞭;26,云手

27,单鞭;28,高探马;

29,右分脚;30,左分脚;

31,转身蹬脚;32,左右搂膝拗步;

33,进步栽捶 ;34,翻身白蛇吐信;

35,上步搬拦捶;36,右蹬脚;

37,左右披身伏虎;38,回身蹬脚;

39,双风贯耳;40,左蹬脚;

41,转身蹬脚;42,上步搬拦捶;

43,如封似闭;44,十字手;

45,抱虎归山;46,斜单鞭;

47,野马分鬃;48,进步揽雀尾

49,单鞭;50,玉女穿梭;

51,进步揽雀尾;52,单 鞭;

53,云 手;54,单鞭下势;

55,金鸡独立;56,倒辇猴;

57,斜飞势;58,提手;

59,白鹤亮翅;60,搂膝拗步;

61,海底针;62,扇通臂

63,撇身捶;64,上步搬拦捶;

65,上步揽雀尾;66,单鞭;

67,云手;68,单鞭;69,高探马;

70,十字腿;71,搂膝指裆捶;

72,上步揽雀尾;73,单鞭下势;

74,上步七星;75,退步跨虎;

76,转脚摆莲;77,弯弓射虎;

78,上步搬拦捶;79,如封似闭

80,十字手;81,合太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