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氏太极拳氏与代之分?
当前,太极拳不仅在中国发展迅速,还风靡世界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然而,多数研习者对太极拳的称谓不一,甚是迷惑。某“式”、某“氏”,众说纷纭,究竟哪一个最贴切呢?让我们沿着太极拳发展历史这一脉络去寻找答案吧。
太极拳原名“十三势”、“长拳”,源于河南温县。长期以来,仅以家族形式一脉相传,本无流派之别,是为“萌芽状态”。清末,杨禄禅、武禹襄将这一技艺带回永年时,当地人称为“绵拳”、“粘拳”、“黏拳”。虽然杨、武二人师承不同,但毫无门派之见,互相切磋交流,过往甚密,禄禅之子班侯曾师从武禹襄,便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及其传人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结合实践,深研拳理,对原有拳势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经几代人不懈努力,终使太极拳发扬光大。尤其是武禹襄,首先打破家族垄断的陋习,不拘一格传太极。前三代主要代表人物: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三代三姓,后人称之为“武、李、郝本为一体”,而且,各代均在继承中有创新,有发展。
杨、武两家的探索各有千秋,杨家传人致力于拳术的传授与推广,武、李、郝则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探讨与研究。因而,同源温县的拳术,经再创造后呈现两种不同的风格。那时,广府南关多是杨家传人,拳架较低,舒展大方,人们称之为“杨架”。城内则是武家拳的天下,拳架较高,结构紧凑,因多为郝为真传人,习惯上被称作“郝架”(武、李家资殷实,不以教拳为业,罕有传人)。“郝架”因其轻灵圆活、步法多变、虚实分明、开合有致,又叫“活步架”、“开合架”。当然,这些名称多出现于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之中,史料上鲜有记载。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正孕育着太极拳流派之雏形。
根据《从古城走向世界》一书中记载,太极拳得名的由来是这样的。
杨禄禅携子进京传拳,有一次,著名书法家、帝师翁同和观杨禄禅与人比手时,赞叹日:“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随欣然手书一联赠禄禅:手捧太极震寰宇, 胸怀绝技压群英。 “太极拳”之名由此而诞生。 那么,太极拳有了流派特征,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始于何时呢?它最早见于清末民初。马立伯先生在《体育旬刊》之《太极拳派别》一文中写道:“近代太极拳共分三派:一曰河南陈家;二日永年杨禄禅;三日永年郝派,即为真先生,而师事李亦畲先生者也。”太极拳鼎峙而三,有了流派之分,称为:陈沟、杨派、郝 (武)
二、赵氏太极拳起源?
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清朝末年,主创人物为赵志禹先生。传说赵志禹曾拜过著名太极拳创始人陈氏,后又深入研究易经、道家学说等古代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赵氏太极拳。赵氏太极拳以柔为主,以劲为辅,贯穿阴阳八卦之理,强调身体内外与意识的协调,注重各关节的练习,以及动作的连贯和流畅性。
赵氏太极拳与其他太极拳相比,注重手势的圆润、柔和、自然,重视内功的修炼,,强调以意导气,以气调身,以身发劲。不仅在威力上有所不同,也在动作上有很多独特的特点。赵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理念,一直备受武术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
三、郝氏太极拳内容?
郝式太极拳又称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为武禹襄先生所创!
郝氏太极拳的内容:
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能正中,即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
次则步法虚实分清。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也。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上提之意也。切记两足成双重之病。
两肩须要松开,不用丝毫之力,用力则不能舍已从人,引进落空。沉肘即肘尖常向下沉之意。
前膊和两股注意内中要有腾挪之势,无腾挪则不灵活,不灵活则无圆活之趣。
四、陈氏太极拳祖训?
保卫桑梓不受匪盗危害,陈卜成立武学社,兴起世代习拳舞械之风。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博采众长,创编了一套既能实战又能强身健体的新拳种,因理根太极,取名太极拳。
陈王廷造拳之后,拳法被陈氏族人世代传承,先后涌现出陈长兴、陈有本、陈清平、陈鑫等一批太极拳大家。他们推陈出新,创编出太极拳大架、太极拳小架等套路。但陈家有一祖训,太极拳不传外姓,直到河北永年人杨露禅的出现。
五、太极拳有哪些氏?
1、杨式太极拳: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
2、武式太极拳: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
3、吴式太极拳: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修改定型,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松静自然、架式紧凑、缓慢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独具风格。
4、和式太极拳:集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三者互为检验印证,寓技击、修身、养身于一道。
5、孙式太极拳: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转换轻盈,运动方向变化多样,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
六、和氏太极拳特点?
和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循规蹈矩,松静自然,独 具静态之妙。
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 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七、陈氏太极拳脉络?
陈氏太极拳的发展简史及其演变
自陈王庭在16世纪创造一至五路太极拳、一路炮捶后,又创造了刀、枪、剑、锏等器械套路。
刺枪术和八杆四杆术对练套路中运用太极拳术的缠丝劲,开辟了长兵器阴阳变换、刚柔相济的先河。
太极双人推手的创建,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技击实践方法,既不会伤人,又可实际检验武功。
分门别类的太极拳自成体系后,陈家沟太极拳之风顿开,当地歌谣:"喝喝陈沟水,都会跷跷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尚武之风甚盛。
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字云亭,著《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
他打破门规局限,将陈家沟的独得之秘--太极拳传于河北永年县的杨福魁(露禅),在太极拳史上开始了第一次大发展大普及时期。
陈氏第十四世陈有本(1780-1858),字道生,受业其父,太极拳炉火纯青,当时精于太极拳者多出其门,的有陈仲甡、陈季甡、陈清萍、陈耕耘等。
他除完整保留并传下了祖传拳架外(后人称小架或小圈),且不受其限,多有创新。
他在教授族侄陈耕耘时(因其父陈长兴常年在外保镖,而求教于陈有本),为使耕耘早日功夫上身,将架型予以放大,突出爆发力,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大架拳法(后人也称为大圈)。
大架拳法后由陈耕耘一支传下,传到十七世陈发科广授门徒,使大架拳法得以光大海内。
陈氏第十五世陈清萍(1795-1868),入赘温县陈家2.5公里处赵堡镇,他在祖传太极拳(小架)套路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了一套小巧紧凑,逐步加圈,由简到繁,不断提高拳艺技巧的练习套路。后人称其所传太极拳为赵堡架。
陈氏第十六世陈鑫(1849-1929),字品三,具文采。他感到陈氏太极拳虽经历代口传亲授,然文字著作较少,不利广泛传播。
为阐发祖传太极拳学说,闭门著述,费时十二年,完成《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陈氏太极拳易象数》六卷,全面整理陈氏世代积累的练拳经验。
著述以易理说拳理,引证阴阳、经络学说,以缠丝劲为核心,以内气为统帅,为陈氏太极拳理论宝库中一座引人瞩目的丰碑。他还著有《陈氏家乘》、《三三六拳谱》等拳术著作。
陈氏第十七世陈发科(1887-1957),字福生,是近代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陈氏太极拳做出了杰出贡献。
自1929年至1957年一直在北京授拳,以其刚柔相济,采、挒、肘、靠、拿、跌、掷、打兼施并用,技击精妙著称。
他以与人为善、武德高尚而受到世人敬仰。他教授徒弟很多,有顾留馨、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林等。其子照旭、照奎、女豫霞,拳艺很好。
陈氏第十八世陈照丕(1893-1972),字续甫。1928年秋,应北平同仁堂东家乐佑申和乐善同兄弟二人之邀,在北平授拳。
有同乡李敬庄(字庆林)为其在《北平晚报》(1928年10月)刊发文章宣扬拳艺名扬北平武界,曾立擂台7天,大获全胜。后被中华民国南京市市长请往授拳,拳踪广远。
著有《陈氏太极拳汇宗》、《太极拳入门》、《陈氏太极拳图解》、《陈氏太极拳理论十三篇》等。所授弟子中王西安、朱天才、陈小旺、陈正雷功夫惊人,被海内外赞誉为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
照丕先生武德高尚,诲人不倦,是陈氏太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陈家沟拳械套路有:老架一、二路(炮捶);新架一、二路(炮捶);小架一、二路以及五种推手法、太极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双锏、梨花枪、白猿棍、春秋大刀、四杆、八杆、十三杆等。
八、陈氏太极拳教程?
第1式 起势
第2式 金刚捣碓
第3式 揽扎衣
第4式 六封四闭
第5式 单鞭
第6式 白鹤亮翅
第7式 斜行
第8式 搂膝拗步
第9式 掩手肱捶
第10式 摆莲跌叉
第11式 金鸡独立
第12式 翻花舞袖
第13式 海底翻花
第14式 二起脚
第15式 玉女穿梭
第16式 顺鸾肘
第17式 裹鞭炮
第18式 护心捶
第19式 穿心肘
第20式 揽扎衣
第21式 云手
第22式 当头炮
第23式 金刚捣碓
第24式 收势
九、陈氏太极拳起源?
陈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据传,陈氏太极拳是由陈王廷(1600-1680)所创,他是一位武术家,同时也是一位中医。陈王廷结合了古代的武术技巧、中医理论以及道家哲学,创立了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是动作柔和、缓慢、连贯,强调内外兼修,注重气的培养和运用。它不仅锻炼身体,还注重心性的修炼,强调“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技击原则。
陈氏太极拳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多个分支,其中最著名的是陈式太极拳老架和新架。老架注重实战,动作刚猛有力;新架则更加注重健身和表演,动作更加柔和流畅。
陈氏太极拳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在世界各地传播,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莱芜周氏口腔
莱芜周氏口腔:打造您的健康之选
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而口腔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如今,莱芜周氏口腔作为一家专业的口腔护理机构,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口腔护理服务。无论是牙齿修复,牙齿矫正还是牙齿美白,莱芜周氏口腔都能满足您的口腔护理需求。
优质的口腔护理技术
作为一家专业的口腔护理机构,莱芜周氏口腔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口腔护理团队。我们的医生都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口腔护理技术。无论是传统的牙医治疗,还是现代的镶牙技术,我们都能为您提供优质的口腔护理服务。
在莱芜周氏口腔,我们采用先进的口腔诊断设备,如数字化X光机,3D口腔扫描仪等,能够准确诊断各种口腔问题。同时,我们还使用高品质的口腔材料,确保治疗效果的持久和安全。我们的口腔护理团队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始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
全方位的口腔护理服务
莱芜周氏口腔提供全方位的口腔护理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无论您是需要常规洗牙,还是复杂的牙齿矫正手术,我们都能为您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我们的口腔护理服务包括:
- 牙齿矫正:采用先进的正畸技术,矫正各类牙齿问题,包括牙齿拥挤,牙齿错位等。
- 牙齿美白:使用安全有效的美白技术,帮助您拥有明亮洁白的牙齿。
- 牙齿修复:针对各类牙齿问题,如龋齿,牙齿缺失等,提供牙齿修复服务,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
- 牙周病治疗:细致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治疗,帮助您解决牙龈出血,牙周炎等牙周病问题。
- 口腔护理指导:为您提供正确的口腔护理指导,帮助您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舒适的就诊环境
我们深知,舒适的就诊环境对于患者的体验至关重要。因此,在莱芜周氏口腔,我们努力为您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我们的诊所装修时尚精致,设备齐全,让您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环境的舒适和放松。
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始终保持着亲切友好的态度,为您提供周到的服务。无论您是第一次到访还是老客户,我们都将竭诚为您服务。我们注重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解答您的疑问,让您对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有清晰的了解。
预约莱芜周氏口腔,看到美丽的微笑
如果您对口腔健康有任何问题或需求,不妨预约莱芜周氏口腔的专业口腔护理团队。我们将为您提供高质量的口腔护理服务,帮助您拥有健康美丽的微笑。
预约电话:123456789
欢迎您的到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