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练太极拳?
步骤/方式一
练习拳架。
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看上去要舒展优美。确切点叫“太极操”。这是一种初学状态;
步骤/方式二
练推手。
主要以各种用力技巧为主。领会如何松肩、松腰、松胯,如何沉肩坠肘,如何手上不用劲而以腰为轴带动,用上周身的劲,如何引进落空,如何气沉丹田,如何棚履挤按等。这比第一种练法上了一个层次;
步骤/方式三
练习散手。
练习拳架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每个动作的技击格斗含义,也就是说直接练习太极散手。要有相当武功底子的人练习才事半功倍。这比第二种练法提高了一步;
步骤/方式四
神意气的练法。
以内气运行线路为主要的练习途径,强调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练习到纯熟后,进入相忘境界,在意势导引下,阴阳相随的,练习方法。练习太极拳练到头脑里什么都不需要记忆,手脚的活动好象是自己在动。这种感觉既为"相忘"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有诗云:“行拳如在白云中,人自无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这是第五种练习方法的开始。
步骤/方式五
先天的练法。
神意气的修炼毕竟还是后天的东西。道家所谓“心死则神活”,不著任何后天意念,先天的东西自然就能出来,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静下心来,才能进行这方面的修炼。
二、怎样评价《太极拳》?
评价太极拳,一是看技术动作规范;二是看演练水平。动作规格是看手型、手法、步型、身型、身法、腿法、眼法是否符合规格要求。演练水平是所表现出的劲力、协调、节奏、精神、风格是否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步配合协调,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
三、怎样学习太极拳?
1 学习太极拳的方法2 学习太极拳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可以选择参加太极拳培训班或者请一位合格的太极拳教练进行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招式,了解太极拳的原理和哲学思想,并进行反复练习和实践。3 学习太极拳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拳术技巧,更是一种身心修炼的方式。通过学习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集中力。所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练习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
四、怎样学太极拳?
学习太极拳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理解太极拳的基本理念和规则。太极拳是一种注重阴阳相济、虚实变化、刚柔相济的拳术,强调呼吸配合、意念与动作配合,以及身心合一。在练习之前,需要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例如:虚实分明、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等。
2. 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太极拳老师。学习太极拳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太极拳有许多细节和要领需要掌握,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很容易走偏。你可以通过询问、搜索网络或阅读相关书籍来找到一位合适的太极拳老师。
3. 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例如:云手、揽雀尾、单鞭、白鹤亮翅等。每个动作都有其要领和注意事项,需要认真体会并反复练习。
4. 练习太极拳套路。在掌握基本动作和要领后,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太极拳的套路。初学时可以分解练习每个动作,然后逐渐连贯起来,形成完整的套路。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的把握。
5. 培养太极拳的正确心态。太极拳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拳术,需要保持一种谦虚、冷静、专注的心态。在练习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呼吸、意念和动作的配合,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放松和专注。
6. 参加太极拳活动和比赛。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可以参加各种太极拳活动和比赛,例如:太极拳讲座、表演、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你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技能水平,并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总之,学习太极拳需要耐心、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练习,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动作和心态,才能真正掌握太极拳的精髓,享受到它带来的益处。
五、怎样学好太极拳?
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反复练习和深刻的领悟。
首先,太极拳是一种内家拳,需要掌握身体的内在力量和呼吸方式,因此学好太极拳需要找到专业的太极拳教练,参加正规的教学班或团体,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其次,太极拳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深入的领悟,只有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太极拳的精华和内涵。
除了课堂学习和练习,还需要通过太极拳竞赛、交流、演示等途径,不断地延伸太极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的学好太极拳。
六、怎样学会太极拳?
回答如下:1. 找一位合适的太极拳教练。最好是在正规的太极拳学校或太极拳协会里找到一位有资质的教练,或者是在朋友或家人的介绍下找到一位信誉良好的教练。
2. 先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姿势。这些包括站姿、起势、单鞭、云手、搂膝拗步等。
3. 注意太极拳的呼吸技巧。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使呼吸与动作相协调。
4. 练习太极拳时,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太极拳的灵魂在于“以柔克刚”,要保持身体的柔软和放松,以便更好地体验太极拳的内在力量。
5. 多加练习和反复练习。太极拳是一门需要长期练习的技艺,需要不断地反复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其中的奥妙。
6. 学会太极拳需要耐心和恒心。不要急于求成,需要保持耐心和恒心,不断地练习和完善自己的技能。
七、怎样教太极拳?
教学太极拳一般都采用分解教学法,先从站桩入门,把基本的身体姿势要求讲清楚,叫学员背熟,好比中国传统经文懂不懂不重要,先背熟再慢慢理解。接下来就是教学了,先教步法,再教学手法,这种方式常用;如果你动作厉害也可以先打一遍,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印象,哈哈,也起一个技压群雄的目的。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这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简述一些武术教学中常用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讲解示范法 (-)讲解 讲解要做到用语简练,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讲解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采用不同的方法,富于趣味性和启发性,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 1.讲解的主要内容 (1)动作规格:讲解动作规格使学生明确具体动作的规格要求,有助于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2)攻防含义:讲解攻防含义使学生明确动作的实质,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和使用方法。 (3)基本技法:基本技法是指武术动作中经常出现的带有一般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向前冲拳定势时总是拳背(平拳)或拳眼(立拳)朝上;又如,冲拳、推掌总是要求拧腰、顺肩;再如,拳收到腰际时总是拳心朝上。 (4)关键环节:讲解掌握动作的关键,能帮助学生较快地学会动作。 (5)易犯错误:对易犯错误的动作进行讲解,可以提醒学生防止这类错误的发生。 2.讲解的方法 (1)顺序化讲解:武术动作的讲解,一般先讲下肢步型、步法,再讲上肢手型手法,然后讲上下肢配合方法。 (2)术语化讲解:武术动作名称是按照动作结构、形象和运动方法而取名,一般能表达动作的全貌,如“弓步冲拳”、“马步架打”等。讲解时,把动作规格和动作术语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记忆动作和正确理解动作要领。 (3)形象化讲解:指以常用的自然现象比喻动作形象,如讲“提膝亮掌”犹如金鸡独立,将“仆步穿掌”比喻为燕子抄水一般。 (4)单字化讲解:指把动作过程归纳为简明、扼要的几个字进行讲解,如“腾空飞脚”,可把蹬地起跳、摆腿、提腰提气、拍手拍脚击响的过程归纳为“蹬、摆、提、拍”四个字讲解。 (5)口诀化讲解:指把动作要领或动作顺序编成顺口溜进行讲解,如讲解弓步,口诀为:“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莫晃动”。讲冲拳、推掌的高度,口诀为:“冲拳不过肩,掌指齐眉尖”。 (二)示范 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示范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优美,并突出武术特点。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是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获得动作概貌的主要手段。 1.完整示范 完整示范能使学生了解动作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 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完整示范。 (1)对新授教学内容的武术动作,可采用完整示范,能帮助学生建立第一印象。 (2)对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可采用完整示范。 (3)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采用完整示范。 2.分解示范 分解示范是针对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动作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它便于学生了解动作的细节,更好地掌握动作的完整性。 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示范。 (1)动作结构和方法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可分为上下肢两部分或几个小节来进行示范教学。 (2)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按攻防含义的顺序进行示范教学。 (3)富于顿挫的动作,可按动作结构的顺序进行示范教学。武术套路中顿挫性的动作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着节奏的鲜明。这类动作必须具备如下基本特征:①在一个动作里含有轻重之分的特征,可按轻重对比因素划分细节进行教学;②在一个动作里含有突然改变方向的特征,可按突然变向的部分划分出细节进行教学;③在一个动作里含有擒纵或拿打的特征,可按一擒一纵或一拿一打之分进行教学。 分解示范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因此不宜将动作分解过细,应尽快地向完整动作过渡。分解示范与完整示范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一般应遵循完整一分解一再完整的原则。 3.示范面与位置 示范是为了要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示范面、示范位置和示范速度的选择与运用。 (1)示范面: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这四种方法。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一般情况下,单个动作可采用正面或侧面示范;组合动作和套路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领做武术操或准备活动时可采用镜面示范。如马步动作,为了使学生弄清两脚开立的宽度和脚尖正对的方向,可采用正面示范;要看清挺胸、塌腰、膝盖不能超过脚尖的规格,可采用侧面示范。 (2)示范位置: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来确定,要有利于学生观察为原则。一般可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如四列横队,可以让前面两列学生坐下或蹲下,使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示范动作;也可以采用二列横队相对站立,教师站在中间示范。示范时尽量使学生避免面向阳光或迎风。 (3)示范速度:示范速度可分为慢速和正常速度两种。示范速度应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而定。一般较易掌握的动作可采用正常速度进行完整示范;对于较难掌握的动作可采用慢速示范。示范与讲解应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武术教学中,有时可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解,还可边讲解边示范。一般来说,对于新的教材内容和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以示范为主;对于复杂教材内容和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以讲解为主。 (三)领做与口令 在教学中,领做与口令指挥是教师示范和讲解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武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动作,也便于学生统一行动。 1.领做 领做是教师做动作来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通过领做使学生初步掌握套路动作的方向和路线。领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领做位置要恰当:教师领做的位置一般应站在套路运动方向的斜前方,要与学生的运动方向一致。当动作方向发生改变时,教师的领做位置也要随着学生运动的方向而转换,同时应利用学生重做或口令提示要领的方法,使教师有时间走向所变换的位置上继续领做。这样,不仅能避免学生的记忆发生混乱,而且有利于掌握套路动作。 (2)领做与口令指挥相结合:教师的领做应稍慢一点,便于学生观察与模仿,同时要用简明的语言提示与口令指挥有机结合起来。武术教学中,在传授新教材时应以身领为主,口令配合,使学生模仿动作更准确;复习教材时应以口令为主,身领为辅,有利于帮助学生熟记动作。 2.口令 当学生已基本学会动作后,教师可用口令指挥学生练习。正确地运用口令,能统一学生的行动,达到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 (1)常用的口令:即一动一个呼号,这种口令适用于简单的动作和基本功练习,如有些动作需要分解成若干个动作的连贯练习,可在原一动一拍的基础上附加口令。一般是发力的动作口令要短促、宏亮有力,过渡性的动作口令可适当放慢。口令的高低、长短、快慢一定要符合套路的演练韵律。 (2)提示性口令:指在发出口令之前,加上动作名称或简明术语作为预令进行启发提示,如“搂手弓步冲拳——1”。这对初学者或容易遗忘的动作可用提示性口令。 (3)单字口令:根据动作结构特点,选择既能提示,又能强调动作要领的单字口令,如“提膝点剑”动作的“提膝”可用“提”字,“点剑”动作可强调“点”字。 二、练习法 (-)练习方法 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实践掌握和提高武术技术技能的主要方法。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有模仿练习、重复练习、默想练习等。 1.模仿练习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主要是为了弄清和记住动作的运动路线、方向及方法,并能初步学会动作。因此,在模仿练习时教师不要随意更换动作练习的方向,同时将课前培养的学生骨干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安排在队形的四周,有利于提高模仿练习的效果。 2.重复练习 学生初步学会动作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重复练习,以使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教师对重复练习的形式、时间、次数要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来确定。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各种练习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3.默想练习 默想是学生通过意念活动,重现大脑获得的动作表象,达到强化动作和技术的练习方法。默想练习一般在新学动作之后或复习动作之前进行采用,能帮助学生加深动作印象,同时也是有利于学生消除疲劳、调节运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课上采用默想练习的时间一般不宜太长,每次约1—3分钟。 (二)练习形式 武术课组织练习的形式一般有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和单人练习等。 1.集体练习 集体练习是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共同练习的形式。它主要由教师用身领或口令来指导学生练习,便于统一行动要求。在口令指导集体练习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错误动作,以便及时纠正。 2.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是集中指导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的形式。分组练习一般在学生基本掌握本课内容后,由教师提出要求,各小组长或学生骨干带领本组同学进行练习。分组的形式有以下两种: (1)若干组按指定场地练习,教师轮流指导。 (2)一组练习,多组观摩,教师评议。 3.单人练习 单人练习是学生单独完成动作演练的形式。单人练习一般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后,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学生单独进行练习,有助于掌握和巩固动作,同时能消除学生对老师或同伴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的能力。在单人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指出错误,因人施教。 三、纠正错误法 纠正错误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一般常用的纠正方法有以下五种。 1.慢速分解领做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协调性较差而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要耐心地反复讲清动作技术要领,可采用动作分解、慢速示范、多领做等方法帮助纠正。 2.静耗体验 由于学生肌肉本体感觉差,不能有效地控制动作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强调其动作的规格和要求,可采用站桩的静耗、控腿等方式,使学生增强有关肌肉用力的感觉来帮助纠正错误动作。 3.保护帮助 由于学生怕出危险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可采用一些有效的保护和帮助的方法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并让学生放心地体会动作要领,逐步克服动作中的错误。 4.语言提示 由于学生遗忘动作或对动作要领不清楚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采用提示动作名称或动作要领来启发、诱导学生完成正确动作的运动过程。 5.对比分析 由于学生不理解动作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根据动作的攻防性质找出差异,并通过正误对比示范法,使学生弄清动作的不同之处,达到帮助纠正错误的目的。 教师在纠正错误时,如属于共性错误的应采用集体纠正,特殊的错误应采用个别纠正。同时要启发学生分析错误动作的因果关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评价法 (-)观察与提问 1.观察 观察是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程度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在观察中,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要及时反馈指导。例如: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后,及时评议练习中的长处,同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及时知道每次练习的效果,以利自我调整。 2.提问 提问是教师随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扼要说明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情况的主要方法。提问的内容要简明,要与讲解的内容相一致,如分析动作的规格与要求、劲力与协调、精神与节奏等。同时,教师要掌握好提问的时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二)抽查与测验 1.抽查 抽查是教师随堂让单个同学或二、三个同学进行演练,检查武术动作是否正确、协调,套路动作是否连贯熟练的一种方法。抽查时,对于接受能力快、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和接受能力慢、技术动作掌握较差的学生均要重点抽查,以使同学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测验 测验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的武术技术进行阶段性考查或学期考核的方法。测验是检查教与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来确定测验的内容,制定出评分方法和标准;测验中要以学生现场独立演练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并作出客观的评价;测验后要认真地加以教学总结,以便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与提高,争取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是调动学生学练武术积极性,培养他们习武热情,使他们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演练,互相取长补短,交流技艺的重要方法。教学比赛可采用班级、小组及个人这三种形式进行。比赛的内容可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比赛,套路比赛或攻防格斗比赛(攻防格斗比赛要保证安全)。评分可由教师评判或学生评议与教师评判相结合来予以评定。
八、怎样练好太极拳太极拳基本步法?
早晚每日坚持练习,先不要急、一步一个动作重复练习、熟了一个动作才去试第二个动作。
我曾经一个动作练了三天。
基本步法就是屈膝走步、走步的重心要领悟好就可以。
反正每一步都是要坚持!
九、下式太极拳怎样练?
真正的下式应该是下底后连续的后腿蹬力,迅速的传到前腿,这时前腿瞬间变为弓步,而整个人也是同时上来的,(下面接金鸡独立绝对爽利)你可以和人对练一下试试看。下式的妙用真的非常之好!
十、太极拳初学怎样学?
1、掌握拳理。
太极拳拳理细微,法则严密。从皮、毛、骨、肉、筋、络、气、血、五脏六腑处处有法则,有规矩。例如”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拳理是什么意思?要在明白的基础上来把握要领。各部位的拳理弄通后拳自然好练。自己就知道应怎么做,应怎么让身体的各部守法。
2、学会站桩。
站无极桩,调整自己的身体,把练太极的要求先练进体内。如神要守住,心要静,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到丹田。裹裆敛臀含胸实腹。舌顶上颚等要求,确实进体,把这些法则及要求都守住了,再进行下一步。
3、走太极步。
走太极步,也叫行桩。在练习太极步时,法则要求可能你又守不住了,但必须守住。它和站桩的要求是一样的,只是腿在走步在行。走时身体决对要平稳,不能忽高忽低,平视10米左右。当然,走行桩有走行桩的标准和尺寸,这些都要把握好。
4、盘架。
太极步练成后开始盘架。太极步练成给盘架和推手技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盘架时,式子不要贪多,应练好一个式子,没病式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式子。按顶、扁、丢、抗,四病去查找自己。然后再找放松、舒展、大方、自然。
5、懂劲。
要知道,劲是否来自腰,取劲是否取自脚。通过脚根送到腿,又送到腰。通过腰送到臂上。形于手指等要求要严格的检查自己。然后再检查自己有没有病式、病手,处处到位,事事得体。如果都做到了就会脱胎换骨、浑元一气、气敛入骨、三关起动、周身一家、内外合一、阴阳平合、开合自然得体。这就是就懂劲了,你要接近神明了。
6、推手。
懂劲后,再练习推手。推手过早会出现很多病手、病劲、病式,时间一长不好改正。通过推手硼、履、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来找劲,检查:是否做到”四两拨千斤”,是否劲由内换,舍己从人,是否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是否单重发力然后进入乱环。推手练习成熟后给技击打下了基础。
7、技击。
无论任何太极拳式,技击和养生都是最高的目标。两种缺一都是不理想的。在历史上,高手如云,现在为何练习者多,技击者少。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没达到。要知道推手不是目的,技击和养生才是最高的目标。应从每一式,每一手找变化找劲。硼、履、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太极无虚式,式式可打人,式式变化无穷刚柔相济。只要你找一个功夫好的的老师做指导,按拳理要求认真练,自然会成为太极技击和养生高手。
8、松紧转化技巧。
丹田内转—带动周身的核心劲:内外呼吸—相配合的内气鼓荡劲:阴阳相济—对称劲:顺逆缠丝—螺旋劲:欲左先右—折叠劲:左发右塌—平衡劲:节节贯穿—蛹动劲:首尾相合—三节劲:虚实互换—中定劲; 腰胯为轴—下塌外碾劲:松活弹抖——弹簧劲。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