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茯苓粥。用芡实30g,茯苓15g,同大米共同熬粥服用,有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作用。适合脾虚有湿,食少泄泻的人群服用。
可以调理脾胃又要祛湿的食物不外乎还是:薏苡仁.赤小豆.芡实.红枣,老办法,熬粥!要想祛湿更快就加点茯苓,对脾脏也有补益作用。还可加入山药,粥的主料还是用小米为好,不要用大米,小米性温.大米性凉,切记!切记!
第一类,土里的食物。脾胃属土,长在土下的块根植物如红薯、土豆、山药,都可以补养脾胃。
第二类,黄色的食物。脾色为黄,黄色的食物如小米、南瓜、黄豆,都可以益气健脾。
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第三类,干燥的食物。脾喜温燥,厌恶湿气。芳香干燥的食物如丁香、干姜、肉桂,都可以祛湿健脾。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化生的根源。脾胃虚弱,常表现为气短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肠鸣腹泻,身体好不好,脾胃说了算,只有脾胃真正强大起来,我们才能健康不生病。
有些人认为薏米吃起来不太好吃,但其实如果是能够放在粥里和其他食物熬成一锅的话,味道还是不错的。在炖汤的时候,也可以放入一些薏米,薏米和排骨一起炖是许多人家常排骨的其中一种做法。
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在正常情况下,脾能够把进入人体的水液和湿气布散到全身,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
所以南方空气湿润滋养人,很多人皮肤较细润,但如果湿气过重,超出了脾所能负担的限度,就会使水液在体内停滞,反过来影响脾功能,从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
可以多吃薏米,薏米汤可以有效地温暖身体,帮助排出积聚的湿热;另一种可以多吃荷叶和茯苓,它们性凉,可以缓解体内的干燥和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