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肝气乘脾犯胃是什么症状?
脾胃虚寒主要见轻度腹泻,胃脘有些冷痛,消化不良,食少,用手按时痛会减轻,得吃些温脾的药.而肝气乘脾主要是因为肝火太旺,抑制了脾的功能,表现为目赤红肿,头晕,面红,消化不良,用手按无效果,得吃平肝火的药.
你的症状是因为消化不良所至,从位置上看主要是脾不好,吃些健脾补胃的药,给个方子.
原料]获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用法]分3次佐餐食用。
另外可以加些补气的药:
补中益气汤,药物组成: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9克,陈皮6克,升麻6克,当归10克,柴胡6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一天两次
二、介绍一下苦荞茶和玄米茶
产自高寒山区的苦荞中含有“芦丁”等黄酮类成分,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平衡血糖,还具有扩张冠状血管及降低血管脆性等作用,可调节血压、血脂。
玄米茶是在日本蒸青茶中加入了玄米,使茶汤更香浓,而且不伤肠胃。目前在味千拉面、仙踪林、日本料理店中广泛使用。风行日本的抹茶入玄米茶是在玄米茶中加入了抹茶,使汤色更绿,茶味更可口!玄米茶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熟、滚炒等工艺制成的玄米与绿茶拼配而成的添香保健茶。外观匀整,黄绿相间,汤明亮,既保持有茶叶的自然香气,又增添了炒米的芳香,滋味鲜醇、适口,使茶叶中的苦涩大大降低。
茶香与米香完全融合,其中富含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有美颜的功效,特别适合女士,也适合肠胃不好者饮用.兼具茶叶的保健功能与大米的营养价值。当你觉得疲劳、倦怠时,玄米茶是能够帮助身心彻底放松的最佳选择! 此茶在韩国销售的非常好,韩国人每天都喝玄米茶,韩国MM的皮肤那么好,都和玄米茶有关
三、这个“藏香熬茶”的图片上的内容都是什么??觉得很有意思,想知道。请大家帮帮忙!
产品介绍
名称“藏香熬茶” “熬茶”是一种煮开的红茶(伏茶是捂过的红茶),这东西是用川湘茶区出产的砖茶加水煮开,再下上青盐、花椒,讲究点的还要加上姜皮、金芥(咱这里独有的草药),有句顺口溜“茶毛盐,水一般,人毛钱,鬼一般”,足见茶里青盐的重要性。熬茶不是精细的喝法,原料做法自然讲究,但饮法却无限制,更主要的是这东西有解油腻、助消化的功效。
设计
具有神秘感高原特色,突出民族化地域化特色,设计成藏族风格,包装整体效果要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图包含转经旦龚测夹爻蝗诧伟超连轮、布达拉宫、进藏铁路。
四、油炸串串刷上去的调料有哪些?
椒盐、孜然粉、酱油、柠檬汁、蜂蜜、辣椒粉、辣子面、白芝麻、味精、辣椒油、胡椒粉、蒜蓉辣酱等等。
1、椒盐
椒盐为中国各个地区常见的调味料。可以用小中火将花椒粒与盐炒约一两分钟至花椒香气溢出,盛起待凉即可。花椒粒炒香后磨成的粉末即为花椒粉,若加入炒黄的盐则成为花椒盐,常用于油炸食物沾食之用。是四川菜常用味道之一,香麻而咸,多用于热菜。
2、孜然粉
孜然粉主要由多种香料一起调配磨制而成的 。孜然粉是老百姓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料之一。常用于烹饪牛、羊肉,能够祛除其腥味,令其肉质更加鲜嫩。
3、辣椒粉
辣椒粉是红色或红黄色,油润而均匀的粉末,是由红辣椒,黄辣椒,辣椒籽及部分辣椒杆碾细而成的混合物,具有辣椒固有的辣香味,闻之刺鼻打喷嚏。 正宗的应该是用石臼捣出来的,也可以直接用干辣椒,放在太阳下爆晒或是用文火在锅里焙干后捣成粉状.
4、胡椒粉
胡椒粉,亦称古月粉,由热带植物胡椒树的果实碾压而成,食法主要有直接食用胡椒粉。胡椒粉又是世界上主要调味香料,还含有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可溶性氮等物质。胡椒粉含有的特殊成分使胡椒具有特有的芳香味道,还有苦辣味,成为百姓欢迎的具有辣味的调味品。
5、蒜蓉辣酱
蒜蓉辣酱是一种调味品,蒜蓉辣酱的蒜香浓郁,辣味十足。适用于各类佐餐、凉拌粉面,也可用来制作鱼肉佳肴。蒜蓉辣酱是天津的特产,畅销于国内外,深受人们喜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椒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孜然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辣椒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胡椒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蒜蓉辣酱
五、串串香的做法??
乐山大众串串香配方 1、将牛油放入镬中烧热,投入花椒15克、干辣椒25克、姜、蒜爆香,然后放入四川麻辣火锅底料炒香,倒入米酒略炒。 2、将其余材料同老汤放入镬中煲滚,再煮上自己喜欢的食物用火锅味碟佐食。 其实串串香做法还有很多种,只是锅底不同,示范举例自己调味的麻辣红汤锅的做法: 按5公斤骨头汤的比例 1、郫县豆瓣300克(这是最主要的原料),牛油200克,菜籽油100克 2、干红辣椒150克(剪成约2公分的小段);花椒50克 3、白糖3大勺;干姜(切片)和瓣蒜各150克;葱(两寸半长的节)250克;香料一袋(茴香、八角、山奈等)150克;盐适量(视你购买的豆瓣咸度定,因有些厂家生产的豆瓣过咸);鸡精一大勺 炒料火候很关键: 1、热锅下菜油,待菜油烧熟后再下牛油,牛油融化后(关火)将干辣椒和花椒略过油捞起,待用; 2、油锅内下白糖开小火慢炒,待白糖融化起泡时(注意融化了的糖开始浮到油上面来时即可,此时糖泡呈金黄色,若转为暗红色或黑色就炒糊了)立即下姜、葱、蒜及大料煸炒,再下郫县豆瓣腩出香味; 3、开大火,将骨头汤倒入,加盐(以汤料的咸度投放,略比平常的烧菜味重点即可)和鸡精,汤开后投入过油的干辣椒和花椒转小火慢熬10分钟后,便可按自己的喜好烫食菜品了。 按此比例可多炒些底料,每次味道不足时,往汤内加料即可(喜麻辣者还可在烫料中直接投入些未过油的干辣椒段和新花椒粒) 注意事项: 1、炒糖时,只能用小火,糖须炒至融化,并向油面上泛泡才行(泡为金黄色,若炒糊了就不能再用了,那样汤料是苦的),这样的汤色才会红亮而汤内并无甜味; 2、豆瓣最好用《鹃城牌》郫县豆瓣才是正宗的,别的有很多产品不合格或味道不正; 3、最好使用菜籽油(即非精炼油如色拉油),做出来的底料色香味均比精炼油效果好。 袁记串串香做法 做法: 一、熬汤:猪子骨两斤,洗净砸碎;老鸭一只,洗净,去内脏。放入锅内,冷水加至淹没(一切加足冷水,切忌中途添加冷水)。 二、备菜:菜洗净,去根、皮;肉类宜切大片、薄片;午餐肉、火腿肠等切厚片;土豆等切厚片,分别装盘。 三、备味碟:一般准备香油、蒜泥、川崎、酱油、醋等视各自味调用。 冷锅串串由火锅演变而来,但吃法却有着很大区别。火锅必须自己操作,自涮自烫,而冷锅串串则有专业的师傅烫制好后装在碗中供顾客使用,这使得冷锅串串的口味和品质上都有比较好的保证。 此外,吃冷锅串串必须配茶一杯,以开胃消食,解油去腻,换换口味,减轻麻辣之感,茶叶以绿茶为上。 制作过程 1、将牛油放入镬中烧热,投入花椒15克、干辣椒25克、姜、蒜爆香,然后放入四川麻辣火锅底料炒香,倒入米酒略炒。 2、将其余材料同老汤放入镬中煲滚,再煮上自己喜欢的食物用火锅味碟佐食。 巴适馆串串香做法 Ⅰ:调料: 牛油20斤;油5斤;郫县酱4斤;(朝天椒)辣椒2.5斤;花椒2斤;冰糖2两;姜1斤;葱0.5斤;八角0.1斤;甘草0.5两;山奈0.5两;桂皮1两;香叶1两;荜菝20克;白扣0.8两;香果0.5两;沙姜0.5两;紫草0.7两;丁香0.3两;栀子0.5两;草果0.6两;谬糟2瓶;豆豉1袋100克;胡椒0.5两。 制法: ①将郫县酱垛细,干辣椒去蒂切成节用清水洗干净并且用清水泡透,将姜去外皮拍松和干辣椒一起泡,然后用绞肉机绞成茸,铰时将姜加入绞成茸,冰糖拍碎备用。葱姜切块备用;紫草泡透切成小块备用;各种香料均清水泡透备用;两种油混合均匀烧至八成热时端离火口降至四成热时备用;豆豉剁成茸,将豆瓣酱,辣椒茸,豆豉茸调匀既成香辣酱备用。 ②净锅加油烧至四成热时放入泡好的紫草侵炸出色时捞出不用,加入葱姜块炸香并且发干时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加香辣酱用小火加热1.5~2小时左右,加香料继续加热0.5小时,加入花椒粉末加热15分钟,等麻辣味出来加谬糟推匀,水分将尽时端离火口,降至常温时既得底料。 ⑴原料:以穿上竹签的原料标准,也有不能穿上竹签的,如:粉丝,粉条,宽粉,海带丝等。 ⑵制法:采用兑锅形式:麻辣汤汁=白鲜汤+底料+红油+花椒油+调料=3:2:2:2:1 ⑶白鲜汤一般采用骨头少而糯米和淮山药较多的方法炖的色泽发白鲜味较足的鲜汤,在制作时鲜汤一般不加香料;底料:主要突出麻辣味而鲜香味较轻。 ⑷调料:常用的盐,味精,鸡精,葱花,姜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虾皮/海米;根据口味不同可以适当调节麻辣口味,若只加底料口味达不到可再加部分辣椒油和花椒油。 提醒:因吃麻辣烫的口味有的较轻,吃不了辣和麻口味的汤汁,故经营者又添加了咸鲜口味的白汤。既白汤=鲜汤+调料。鲜汤同麻辣口味的汤汁一样。调料:盐,味精,鸡精,葱花,姜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西红柿,香菜段,少许芝麻,鸡油,虾皮/海米。(成碗装的麻辣烫);麻辣汤汁:就是将骨头制净放于汤筒中加热,并且加入江米和淮山药粉末制成的药包,炖至汤汁发白时加入香料包炖至粘稠时调入盐,料酒,鸡粉,特制底料(可以将底料中的熟料加入汤汁中炖,在炖底料时只加豆瓣酱等原料制成红油,辣椒油;花椒油调匀炖至味较浓时,将火调至保持汤汁微开状态即可)。可烫的原料:粉丝,粉条,河粉,海带,油菜心,绿豆芽,白菜卷,鸡肉丝,净肉丝,豆腐泡等。客人吃得时侯先选料,烫熟后装于碗中,浇上麻辣汤汁,撒上油酥花生,榨菜丝或丁,葱丝,香菜段,淋上香油即可。 Ⅱ:原料:熟菜油5000g 猪油1000g 郫县豆瓣1250g 白酒 50g 豆豉20 滋粑辣椒2000g 花椒 200g 生姜100g 大蒜150g 大葱150g 冰糖100g 醪糟100g 八角50g 三奈30g 桂皮40g 小茴香100g 草果50g 香叶30g 香草15g 丁香5g 千里香50g 香茅草30g 制法:八角扳成小粒,三奈切片,桂皮切成小颗粒, 草果拍破剪成小块,香叶剪细,香茅草剪成小段。把全部香料和花椒分开用水浸泡。至止香料和花椒充分浸泡透滤去水分沥干。 准备2口炒锅,一个里面放(豆瓣,大葱 生姜 醪糟 白酒25克 大蒜 豆豉 冰糖)和匀。另一口锅内装熟菜油和猪油烧到7-8成油温,慢慢的淋到和匀的混合料上面,一边和以便不停的搅动,至止油淋完。然后把锅端到灶上用小火慢慢炒制,炒制时要不停的搅动锅底,以免粘锅,当6分干时下香料。继续炒制20分钟左右下泡涨的花椒,再炒5-10分钟,锅内原料香气四益时起锅即成麻辣烫底料。 吊汤:牛骨头15斤 猪筒子骨5斤 胡椒10克 料酒200克 大葱100克 生姜100克 把猪骨头和牛骨头敲破,放入冷水中烧开氽去血水,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 另置一大锅放入各原料,加水10KG,用小火熬制(用大火熬制的汤色乳白,容易引起酽汤)4个小时左右。捞出骨头不要,即成清汤。 熬制老汤:将4分底料和6分清汤的比列混合,加入胡椒50克 生姜200克 大蒜200克 一起熬制2个小时左右,捞出渣子即成老汤。 分锅:生姜50克 大蒜50克 盐15克 味精50克 鸡精50克 干辣椒25克 花椒15克 将老汤平均分到每口锅里,保持每口锅8分满,放入以上各料即可。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