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坐冥想是采用顺腹式呼吸还是用逆腹式呼吸好呢?
打坐冥想是采用顺腹式呼吸还是逆腹式呼吸好,完全取决于习练者的习惯,最好是自然呼吸,刚开始一定要是自然呼吸,除非你的师父有自己传的专门法门对呼吸有要求。打坐也好冥想也罢,都是自然呼吸的好,有时候为了入静有的人会数吸,自觉不自觉的采用了一些顺腹式呼吸,或是逆腹式呼吸而已!
二、冥想和打坐有什么区别和相同之处?
打坐是我国古代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冥想(meditation)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在冥想期间,人们也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节呼吸,采取某些身体姿势(瑜伽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
三、冥想频率是啥?
人脑的脑波的频率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β波(Beta),大约在13赫兹以上。α波(Alpha),大约在8-12赫兹以上。θ波 (Theta),大约在4-7赫兹以上。δ波(Delta),大约在0.5-3赫兹以上。
最后两项人已经进度了睡眠状态,只有θ波还有再做梦,而δ波是整个进去深层睡眠了。
第一种β波则是再最亢奋,最清醒的状态,如果过高就会产生很大压力,且容易失眠,也是现代人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冥想、静坐、打坐、静心,都可以让我们脑部的皮质有效释放“低频波”,也就是θ波和δ波,配合特定的振动音频,来平衡脑部的高波频。
因此常常做冥想或者打坐的人,身心会比较放松,也可训练到我们的专注力,进而真正改变脑的结构,变得更为豁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