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禅修与冥想(冥想和坐禅区别?)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4-19 14:07   点击:5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冥想和坐禅区别?

一、含义不同

坐禅,意思是闭目端坐,凝志静修。用心看着头脑中纷飞的念头,念头会慢慢地静下来,静下来的头脑则会出现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就像摇动杯子里浑浊的水,不动杯子,杯子里的浑浊会沉淀到杯底,水则会清净无暇。坐禅的功用是能让坐禅的人,头脑清晰、思维有序、行动专一。

冥想(meditation)是国外翻译过来的一个单词,在英文里,它指的是禅修的意思,是瑜伽实现入定的一项技法和途径,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终目的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

二、作用不同

坐禅可以平心静气,修养身心,起到放松的作用。

通过冥想来制服心灵,并超脱物质欲念;感受到和原始动因直接沟通。通过简单练习冥想,即可帮助人们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控生活。

二、冥想是怎么回事?冥想能改变我们什么?

通俗讲冥想就是让意识照进自我,是一种开发智慧的方法,可以达到物无两忘的境界,进入少烦恼和无痛苦的一种逍遥的活法,在这充满着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冥想多少可以解决一点问题,对我们身心健康还是有利的。

冥想(又作瑜伽),为梵语的音译,常用的方法是:闭目,调整呼吸节奏,成为修道者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有后来禅修的内容,于是,冥想、禅是一种感知状态。是从古印度的修道者来说,瑜伽实现入定的一项技法和途径,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终目的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

古代印度的瑜伽者(入山进入森林修道的沙门)通过冥想来制服心灵,并超脱物质欲念;感受到和原始动因直接沟通。通过简单练习冥想,即可帮助人们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控生活,继续在呼吸冥想之中。

印度冥想(打破神权的垄断)修道者,他们每天在树下(空旷的山洞中)盘坐的时候,进行打坐冥想等,来开发出自己的智慧,追求一种“梵我合一”的境界。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冥想也来到了中国内地,并且与佛教相结合,印度这种冥想打坐就得到了发扬光大。真如中国佛教禅宗讲得的是:“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是谁?”这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的注解。

有些禅者(冥想者)就喜欢独处一处,进行冥想禅修的原因,他们希望自己冥想参禅问道,明白自己的生死问题,最后达到了脱生死,成为觉者的目的。如六祖慧能的禅宗之参话头,是参念头未起时,是在念头未起时做功夫。在中国佛教禅宗里,借指见月,明心见性,放下杂念,回归本真;佛禅合一,动静归无,刚柔结合,无心有意等,了就是冥想的最高境界。

冥想追求的是一个静(宁静),所谓的安静、平静、清净、寂静等等,这是一种进入安心宁静的过程,是通往和开发智慧(如佛教中的般若)的途径,它可以成就那天人合一(婆罗门教的梵我合一)的境界,当时印度具有睿智的哲人思想家等,他们往往都是这样的,佛教讲静能生慧,也就是这个道理。

三、禅定和冥想的区别?

第一点不同在于:冥想是需要一个具体的冥想对象,冥想时,冥想者和冥想对象是二,不是一。而禅定则不同,禅定要求修行者和观想的对象一定要高度地融合为一。

第二点不同在于:冥想必须要有一个冥想对象。而禅定中的观想只是禅定的初级阶段,当进行到高级阶段时,禅定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观想对象的。

第三点不同在于:冥想只能给修学者带来粗浅的宁静和放松,而禅定带给修学者的是身心深度的革命和飞跃,是生命全面的觉醒和解脱。故冥想只是正式禅定的准备阶段或初级阶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