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中已得山林气,门外何妨市井喧,作者是谁?
张志永 笔名智永,号西山散人。1961年生于北京。自幼喜书画,初从吴悦石习画,继得刘宝柱、何海霞老先生指授。书法绘画俱得精进。 老张书房里有副对联:"胸中已得山林气,门外何妨市井喧",现 在能够有一种静居独处玩味于胸的心情已经显得。颇为难得了。每次到他家总能听到抑扬顿挫、时断时续的虫鸣。闭上眼睛倾听,恍如走进了一片空旷的原野,百籁俱寂,独有虫歌不绝于耳。这也许就是古人讲的"造境"吧!这也是老张的情趣使然。他的斋号是"秋韵斋",取意有三,其中之一就是他本人喜欢饲养鸣虫,一年四季秋声不断。秋天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而自然界的景象也是变化无常、别有韵致。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为了纪念他最喜欢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程砚秋先生。他兴趣广泛,涉猎戏曲、鉴赏、收藏诸方面,却尤衷情于丹青之道。可能在书画界里张志永这个名字会让人觉得陌生,但他认真治学的作风足可令当今许多所谓"名家"们汗颜。我们从他一些见解之中来了解一下他在无涯艺海之中的行走轨迹。
二、幽林归独卧译文?
感遇·幽林归独卧
幽林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译文:我归隐于幽静的山林,每日高卧在林泉之下,洗去心里郁积的尘俗杂念,感受内心的孤高与清净。天上高飞的鸟儿啊,拜托你把我的心意传达给远方的君主。日日夜夜地,我怀抱著高远的理想与至诚,可是又有谁能感受得到呢?鸟儿飞远了,我的心离开君主也越来越远了,我们远隔千里,鸟儿啊,你们又如何能抚慰我那颗忠城却破碎的心呢?
三、独居山中幽静的诗词?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代王维《鸟鸣涧》
译文: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代王维《鸟鸣涧》
译文: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代王维《鹿柴》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译文: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5、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唐代王维《过香积寺》
译文: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唐代杜牧《山行》
译文: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四、一个人独处的好处?
1,独处的第一大好处,是一个人的矛盾可以一个人自动消化,不会使矛盾激化,不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只会使矛盾自生自灭,伤害不到无辜的人。
2,独处的第二大好处,是减少对于外界的依赖性,降低对于别人的期待,免除对于别人的精神寄托,可以少去许多失望和失落。
3,独处的第三大好处,是可以激发出人的各项才华和潜能,可以督促自己进行独立的思考,可以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结论,不会人云亦云。
4,独处的第四大好处,是可以促使人自身产生必要的自我保护和免疫力,可以使自己从容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可以使自己冷静,理智地看待生活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