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老年人本来身体很健康,可一看到同龄好友生病或病逝后,也觉得自己身上这痛那痛,顽固地认为自己也患了某种疾病。虽经检查未发现异常,自己仍不能消除疑虑,由此产生恐惧、悲哀等消极情绪,给工作及家庭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这就是“恐病症”。
老年恐病症的产生有以下原因:(1)身体“自然滑坡”
我们到了老年,大部分人会出现“生物性衰老”现象,比如劲头不足、容易疲倦、胃口差、皮肤松弛、体重增加等。
(2)敏感多虑
我们老年人往往多思善虑,看了某篇医学科普文章,常会联想到自己,有时不免把自己身上的不适症状和书本上讲的来个对号入座。
(3)容易触景生情
老年人常去医院看望病人,总认为病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惶惶不可终日。例如一位年逾古稀的洪阿婆去医院探望一位年纪相仿的患肺病的老姐妹,紧接着又参加了一位同事的追悼会。这让她联系到自己近几月的身体不适,于是长吁短叹。
(4)心情不佳
有些因工作不顺利、子女不孝或不在身边、经济拮据等原因,心情不佳的老年人,看到同龄人生病、致残或死亡后,很有可能堵气地想干脆和他们一起生病、致残或死亡算了。这样,由环境影响心理,心理影响行为,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就仿佛真的成了“病人”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强迫症,恐病症怎么办?
下一篇:如何走出恐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