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的人并不建议刮痧。先来讲一下什么是气血两虚,气虚两虚是指气虚证和血虚证同时存在所表现的证候。
1、气血两虚的病机
多因久病气血耗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血,血液生化障碍而日渐衰少而形成的气血两虚。气血两虚,是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功能衰退,脏腑组织不荣的病变。
2、气虚两虚的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心悸失眠,形体消瘦,舌淡而嫩,脉细弱。
再来讲讲什么是刮痧,刮痧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
刮痧是使用刮痧板等工具,在皮肤边表面反复摩擦、刮拭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在作用部位出现红色小点、暗红色出血点等情况时,即可停止继续刮痧。
刮痧除了要求相应的手法和使用刮痧板外,在进行刮痧治疗时,还要求一定要在作用皮肤处涂抹刮痧油,以保证刮痧过程的顺畅,同时也是为了减轻患者在过程中的疼痛,以及避免损伤皮肤。
但因为刮痧后皮肤处于充血状态,毛孔会扩张。而气血两虚的人本身,就会出现一个因卫气不固导致的自汗现象,这是会让外邪更易进入体内,导致感冒。
还有如果刮痧者手法不对或用力过猛,可能会使气虚两虚的人受不了这种强刺激,导致短暂的晕厥。
不适合
脚背怎么刮痧?
脚背可以刮督脉,从大椎穴到长强穴。督脉沿脊柱后部运行,刮削方法是从头部到尾部垂直刮削。分散刮痧,先刮痧中央督脉,然后刮痧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刮痧方法能使身体穴位得到足够的刺激和按摩。背部刮痧有很多好处,可以止痛,排毒,疏通经络,辅助治疗相关疾病。
人中部位刮痧有何功效?
人中,又名水沟,在鼻下唇上,人口沟内,上1/3与下2/3分点处。
问题一:为什么叫人中
鼻呼吸天之清气,口纳地之谷气,人中位于鼻口之间,符合天人地三才思想,又因此穴针之有醒神之功,昏仆倒地者可令苏醒,再通天地之气,故名。
问题二:为什么不是中点
这就关于此穴的刺激方法了。民间方法里多用掐的方法,为什么是掐呢,不是摩、按、揉?是因为要用指甲尖的细小力点,强刺激此穴,唯有强刺激才能醒神开窍。为什么要强刺激呢。因为此穴穴下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如同十宣刺血醒神一样,越疼的地方,对大脑的刺激越强。所以决定了此穴如果针刺,一定用毫针斜向上刺,即向鼻中隔根部的方向点刺,出现明显放射状针感为佳。如果是神志清醒之人,针之可令其流涕流泪,如服芥末。
所以,刮痧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穴位,首先要了解其下其周的解剖结构,了解这些相关结构受到刺激后引起的反应,才能了解其穴性,才会明白其刺激方法的原理,并掌握其技巧。
欢迎关注我,参加程门解经、程门解穴、三才针法等程莘农院士系列学术思想课程。
“人中沟”奇经八脉里面的督脉经过此处,其有一个相当重要穴位,叫“水沟穴”也叫“人中穴”。
1、普及一下:督脉从长强穴起至印堂穴止,共29个穴位。往年常说的人体常规穴位是361个,但前几年加了一个印堂穴,所以目前应是362个穴位。
2、“水沟穴”位于人中沟的上1/3以中1/3交点处,它有镇痉醒脑、止痛的作用。是:中暑、癫痫、小儿惊厥、痉挛、昏迷、头痛首选主穴位(常与涌泉穴、合谷穴、百会穴等配合使用效果好。配方附后)。
3、另外对督脉损伤引起的疼痛或不能做前俯后仰的动作时,它也有不错的效果。
4、但在临床上基本以针刺、点按为主,很少用到刮痧,如果单纯刮痧人中汮,效果可能要弱一点或者无效,所以很少有人会这样操作。
5、在此分享一下运用“水沟(人中)穴”为主的急救配方,来治疗几个常见的急性病症:
一、中暑(夏季在烈日下工作,突然晕倒):人中穴、少商穴放血,先刺人中临后次少商放血,轻者仅刺人中一穴,呼吸改变者刺少商。
二、痉挛(多由脑脊髓病引起的):
人中穴、合谷穴。配穴,后溪、太冲、风池、中冲、少商。先用主穴,效不佳时加用配穴。
三、小儿惊厥(多因高热引起的):
人中穴、百会穴。配穴:内关、中冲。
四、癫痫(突然发作昏倒、人事不省):
人中穴、涌泉穴。配穴:内关穴、足三里。发作时先针人中,后针涌泉,一般片刻即可苏醒。有恶心,全身无力者,次日可针内关,足三里。
6、治疗以上疾病时当然还有别的方法,这里仅针对“人中穴“做一个分享与普及。
如何正确点按“人中穴”,笔者之前有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如果有兴趣者可以前往参阅。
以上仅供大家参考!
备注:笔者所写的文章大多都是原创,为多年来的经验,请大家珍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