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海雾措施?
预防海雾安全措施
随着雾季的临近,我们不得不做好雾航的一切防备措施及注意事项。据统计近几十年来发生数千次海上碰撞和海损事故中,大约70%以上发生在低能见度的雾天。雾是影响海面能见度的首要因素,船舶驾驶人员应该掌握雾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雾航中驾驶要点。
雾的种类及其特点
雾的种类主要有辐射雾、平流雾、锋面雾及蒸汽雾等等。海洋上的雾对航海影响最大、出现最多的是平流雾,我们又称其为海雾。当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海面时,受到冷面的影响,气温下降,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其中过剩的那部分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形成平流雾。平流雾具有浓度大和厚度大、水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主要特点。平流雾往往可形成大面积的雾区,雾的厚度可达几十甚至几百米以上,而且能持续几天甚至一周以上。
大雾对船舶驾驶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即使配备有雷达、GPS等现代化导航仪器,船舶仍常有触礁、碰撞等海事的发生。
事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事故的一般预防措施如下: (1) 物质技术措施。
(2) 教育措施。
其中,安全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思想教育。
(3) 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活.动,严格区分事故责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4)环境措施��
爆燃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2、严格控制火源
3、及时泄出爆燃开始时的压力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6、检测报警
预防高空触电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高空触电,首先要佩戴安全的防护用品,包括绝缘手套,佩戴安全绳,安全头盔,安全防护服和胶底鞋按照操作规程认真细致的完成工作,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有哪些?
对于一般焊接构件的变形是用不着矫正的,只有焊后产生的变形超出技术要求时,才要对其进行矫正;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焊接接头的收缩造成的;矫正的实质是制造出一个新的变形来抵消原来已发生的变形;矫正的方法主要是机械法和加热法。 机械矫正法
1,手锤锻(敲)打:利用铁锤手工敲打变形焊接工件,为防止敲坏工件,一般要垫铁(最好是软金属材料),这是最简单的矫正方法。
2,对于薄型焊件,可采用辗压设备,如擀平机等,对焊缝及周围进行辗压,达到矫正目的;没有设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场的大货车,铲车等重车进行轮压。
3,对于简单,中小型焊接构件,可利用千斤顶(液压的,螺杆的均可)进行矫正。
4,对于刚度大,强度大的焊接件,可用压机(油压机,水压机,气压机)进行矫正。
5,对于型材可用专门的矫正设备(如辊压机等)进行矫正。 加热矫正法
6,加热矫正法的热源主要是火焰加热,决定加热矫正效果主要因素为:加热位置,加热温度和加热区形状;其中成败的关键是加热位置的正确选择,一般简构件凭经验判断;对于复杂构件要反复测试才能找到最佳加热位置。加热温度的判断,一般目测,也可用市售的测温仪(计)进行测量,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800℃(樱红色)。
7,点状加热:就是在金属表面集中一个点加热,圆点直径约10-20mm,点距在50-150mm,常加热完一个点后,立即用软锤敲击加热点,薄板敲打时背应加垫铁,并加水冷却(湿抹布擦拭也可),主要适合薄板的波浪形变形的矫正。
8,条状加热:在工件表面加热成条状带,带宽及带密度根据变形量决定,适用于厚板,变形量大,刚性大的结构(如粱,柱等)。
9,三角形加热(楔形加热):加热区成三角形,三角形底边收缩量大于顶端收缩量,适用于刚度大,变形大的构件,比如弯曲变形。
10,点状加热,条状加热和三角形加热能够有机,灵活运用,对于矫正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整体加热:适用于数量大,焊件小的情况下,考虑采用整体加热,给以机械矫正(趁热打铁)缓冷,这对于淬火性较强的材料很实用。 其它热源加热矫正
12,对于表面没有要求的焊件可采用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保焊等在需要加热的部位施焊,进而矫正。
13,对于表面有要求的构件可采用钨极氩弧焊对需要加热的部位进行不添丝施焊(母材不熔化)的方式进行矫正。
14,感应加热矫正,适合焊件较小而数量较大工件,这种方法生产效率高。
15,远红外加热矫正,适合大型复杂的构件和野外作业使用。 焊接变形矫正时注意事项
16,焊接性好的材料一般都能采用加热法矫正,比如:低碳钢,塑性好的不锈钢,强度较低的低合金钢(14MnNb,Q345,Q390,Q420,14MnVTiXt,10MnpNb等)。
17,火焰矫正时采用水急冷,一般要等红色退去后再浇水,对于有淬火倾向或刚性很大构件不宜使用。
18,加热火焰一般中性焰,如果加热深度有要求时,可用氧化焰。
19,加热矫正时要考虑到下道工序的要求,若下道工序是热加工(焊接、热切割),可在加热矫正过程中作出后序所需的反变形量。
20,加热法可以用来矫正变形,使构建平直,反过来也可以把平直的构件弯曲成形。
21,火焰加热的燃料有多种:乙炔、丙烷、液化气、天燃气、汽油、煤油等;设备有氧焊枪、喷灯等。
22,对于大件、复杂构件,往往需
地震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室内的高柜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倒下时砸到人或者堵住逃生的路。
在较高的家具上面不要放置较重的物品,以防砸伤人。
室内房顶上的吊灯、挂件等物品要系牢,以防地震时脱落。
不要在室内安放易燃易爆的物品以及农药和有毒物,在正门外、走廊等通道不要堆放杂物。
家里应安装警报器,并且随时准备一个应急包,背包内准备好生活和急救物品。
温馨提示:地震是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所以在平日里一定要注意做好地震的预防工作。
扩展: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脑梗预防有什么措施?
一般来说脑梗的预防措施往往要分为两类,如果说是曾经患过脑梗的患者,那么则需要长期的口服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这些药物,来预防血栓的形成;没有得过脑梗的病人,先要明确其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高、尿酸高等高代谢综合征。一般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以预防脑梗的发生。如果是对于没有这些疾病的普通人群,需要了解其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喝酒、抽烟、熬夜,或者工作压力特别大等。
预防猪丹毒有何措施?
猪丹毒的治疗可采取以下方法:
(1)抗生素疗法
以青霉素疗效最好,每千克体重1万~2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4天。也可用链霉素、金霉素等。
(2)磺胺类药物
20%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10~30毫升,再结合内服,每千克体重0.1~0.2克,疗效更好,每隔6小时用药1次,连用2~3天。也可用增效磺胺嘧啶注射液,每千克体重20~2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
(3)血清疗法
早期使用抗猪丹毒血清治疗,效果较好,但因其价格昂贵和不易购买,一般很少使用。
预防:定期接种疫苗,每年春、秋季各注射1次,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办法;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提高猪体的抵抗力;不从疫区选购猪群,引进后应隔离饲养2~4周,确定无疫病者方可合群饲养;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病猪,并迅速治疗,污染的场所、用具等必须认真消毒,病猪尸体应深埋或焚烧。
预防冒顶的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1)支架架设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支护及时,不空顶作业;
(3)支柱初撑力达到要求,保证有足够支护强度; (4)放顶顺序符合要求;
(5)炮眼布置合理,装药量适当;
(6)特殊时期措施得力;
(7)坚持正规循环作业;
(8)抓好事故多发地点的管理工作。防止冒顶主要手段是提高支柱初撑力
预防绝缘事故的措施?
(1)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气产品。(2)按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正确选用电气设备。
(3)按规定正确安装电气设备或线路。(4)按技术参数使用电气设备,避免过电压和过负荷运行。
(5)正确选用绝缘材料。
(6)按规定的周期和项目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
(7)适当改善绝缘结构。
(8)在搬运、安装、运行和维护中避免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受机械损伤,受潮湿、污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