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南特色食物
1、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它和兴化炒米粉、炝肉、荔枝肉、海蛎煎、西天尾扁食、泗粉、菜头饼、焖豆腐、生煎包都是莆田知名的美食,莆田卤面更是莆田历来款待亲朋给好友。莆田卤面是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使得莆田也有了“卤面之城”的美誉。莆田卤面又以江口卤面最为出名,一般用于重要来宾接待,被称为地道的莆田卤面。
2、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是一道由精肉、淀粉等原料制成的菜品,是福建省福鼎市一种很有名的地方传统名吃,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来福鼎的做客的人都要尝一尝福鼎肉片。肉片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它取料精,工艺巧,味独特。深得人们称赞。福鼎肉片一定要加酸、辣才够味,福鼎肉片配上福鼎本地的米醋和辣椒才是非常完美的,还须加上些许香菜,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这才是人间美味,绝对让人流连忘返!
3、咸时
咸时也称为咸米时”(shi,音时) 米字旁加时字,平潭地方一著名风味小吃。咸时,美名“时来运转”,而在平潭除了“时来运转”还有一种叫做“天长地久”的食物,即平潭人称为“油煎”的甜品。油饺的原料有炒熟的花生、白糖、香葱、芝麻等,包成饺子后到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即可出锅了。制作油饺相对简单得多,只是用包咸米时的皮,把馅换成了甜的。
4、肉燕
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非常爽口。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
5、芋子包
芋子包是一种福建永定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属于客家菜。芋子包就是用芋子加适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种包子,制做方法简单,一般将个大、易烂的芋子洗净,连皮置锅内煮熟,然后取出剥去芋皮,置簸箕内捣(烂)成芋泥后,加入适量木薯粉和精盐,用手揉转成包子皮。当一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芋子包就大功告成时,趁热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馅香香的、美美的。
6、游浆豆腐
游浆豆腐是地方传统豆制品之一,历史悠久。将大豆浸泡、磨浆、滤净、煮浆后加入少量盐卤,使豆腐的蛋白质凝结成“花”后,再放入木框内,压去过剩的水份即成游浆豆腐。这种方法制作的豆腐比石膏制成的豆腐质嫩,无粗糙感。
7、厦门沙茶面
厦门沙茶面是厦门的著名小吃,属于闽菜小吃。沙茶面的美妙在于汤头,以沙茶酱熬成的沙茶汤浓稠香郁,面则选用闽南的油面,将油面与青菜于开水中烫熟捞入碗中,趁热浇入沙茶汤。最后可由自己喜好添加佐料,豆制品、大肠、米血、腰花等等,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来口味香辣扑鼻,痛快淋漓。厦门沙茶面汤色红亮,口味咸鲜香辣,营养搭配合理。
8、面煎粿
在漳州的小吃中,面煎粿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金黄色的油炸皮,深棕色的粿馅,最中间还夹着一层料。轻轻地咬一口,皮脆馅软,味道香甜,吃后口有余香。面煎粿的原料为地瓜粉、面粉、赤砂糖、桂花露、花生、黑芝麻、冬瓜条。以地瓜粉加水搅拌成浆料做皮,以面粉加赤砂糖水搅拌成浆料做馅,再配上佐料,口感也是相当令人难忘。
9、沙县扁肉
沙县扁肉是由馄饨演变而来的。是福建沙县传统的地方名点,属于闽菜系。各地对馄饨的叫法不尽相同,南北扁肉有很多,而大多数食客都觉得沙县小吃很有名,在沙县琳琅满目的美食中,扁肉是最有人气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它的最大特点是皮薄馅多,据说1斤面粉能够加工出400~500张皮坯,可想而知这皮有多薄。
10、崇武鱼卷
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传统的特色名吃,属于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主要原料为精选优质鱼,其中又以马鲛、鳗、鲨等最佳,高质量的鱼卷,入口柔润清脆,咀嚼时齿颊留香,既没见鱼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种特有的清鲜滋味。崇武人出外探亲访友,喜欢带上他们的特产鱼卷,表达心意。
二、闽南吃的
闽南正月十五吃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闽南人一般都会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人民一样,在此时吃元宵或者汤圆来庆祝元宵节。食用的元宵或者汤圆各式各样,馅料分为花生馅、芝麻馅、水果馅等。人们会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口味。正月十五吃元宵意味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三、闽南有什么特色菜
闽南菜特色菜推荐一:剁椒鱼头
材料
主料:胖头鱼头1个(2斤),湖南特制剁椒,
调料:盐2克,味精3.5克,糖1克,色拉油60克,红油10克,姜10克,葱8克
做法
1、将鱼头洗净切成两半,鱼头背相连,泡红椒剁碎,葱切碎,姜块切末,蒜半个剁细末。
2、然后将鱼头放在碗里,然后抹上油。
3、在鱼头上撒上剁椒、姜末、盐、豆豉、料酒。
4、锅中加水烧沸后,将鱼头连碗一同放入锅中蒸熟(约需10分钟)。
5、将蒜茸和葱碎铺在鱼头上,再蒸一分钟。
6、从锅中取出碗后,再将炒锅置火上放油烧至十成热,铲起淋在鱼头上即成。
闽南菜特色菜推荐二:香辣河鲫鱼
材料
河鲫鱼,香辣酱,料酒,胡椒粉,鲍鱼汁,糖,醋,味精,葱,姜,蒜
做法
1、首先清理鱼:洗干净,沥干水分,在鱼身上划几刀口子,这样更入味。
2、先用料酒、胡椒、鲍鱼汁腌制一下。
3、然后热油锅,放姜、蒜煸出香味后放鱼,煎至变色,捞起。
4、加入香辣酱煸炒。
5、放水,下鱼、糖、少许醋一起煮开,小火煨一下。
6、最后放味精,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即可。
闽南菜特色菜推荐三:酸菜鱼
材料
淡水鱼1条,酸菜1袋,泡椒6粒,大蒜3瓣,生姜1小块,八角1粒,花椒1小把,干辣椒10条,香菜1根,腌鱼材料:蛋清1粒,淀粉1汤匙,料酒1汤匙,白糖1/2汤匙,盐1/2茶匙,白胡椒粉1/3茶匙
做法
1、将鱼平放在案板上,取一把锋利的快刀平着从鱼尾处片入鱼肉,贴着中间的鱼骨将鱼肉片下来,然后翻面将另一边的鱼肉片下来;将片下来的大片鱼肉平放在案板上,刀与案板呈45度的角度下刀,将鱼肉切成薄片备用。
2、在切好的鱼肉内调入所以腌鱼材料,用手轻轻抓匀,腌制15分钟。
3、将酸菜洗净后切成小条、大蒜和生姜切成片,干辣椒切成段。
4、锅内倒入比炒菜稍多的油烧至7成热,然后放入1半的花椒和干辣椒段呛锅,待香味出来后再放入八角、大蒜、生姜和泡椒和切好的酸菜一起翻炒。
5、待酸菜的香味炒出来以后,加入约1升的清水然后放入之前剔下的鱼头鱼骨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转文火煮15分钟至汤变浓。
6、轻轻地倒下鱼片烫熟后即可熄火将煮好的酸菜鱼倒入一个大碗或砂锅内(建议使用砂锅,请注意附后的贴心建议)
7、将锅清洗干净,然后倒入少许油烧至7成热后放入另一半花椒和干辣椒爆香后倒在煮好的酸菜鱼上,最好放上2根香菜即可。
闽南菜特色菜推荐四:红烧鱼
材料
鱼一只,姜末,蒜末,葱花,香菜,老抽,醋,料酒,糖,盐
做法
1.将鱼去内脏、鱼鳃,剪掉鱼鳍,鱼尾,在鱼身两面各切一些斜刀口;然后用厨房纸尽量将鱼身上的水吸干
2.锅内放油约50g,待6层热时放入鱼,一面煎至金黄时翻面,待另一面也金黄时将鱼盛盘
3.锅内留少许油,放入葱花、姜末、蒜末爆香,倒入1/2汤匙醋,1/2汤匙料酒、2汤匙老抽、1/4汤匙糖、少许盐、一碗水
4.待锅内水烧开时放入煎好的鱼,小火慢炖半小时,然后大火收汤装盘,撒上香菜
闽南菜特色菜推荐五:糖醋鱼
材料
主料:黄鱼(也可用草鱼,鲤鱼等)1尾(重约750克),白糖125克,醋50克
辅料:金糕,青梅各5克,葱10克,姜10克
调料:盐3克,料酒15克,酱油10克,油,淀粉,姜汁各适量
做法
1、将鱼去鳞、鳍、腮,内脏洗净,鱼身两侧每隔2厘米切一刀至鱼骨,然后顺骨切1.5厘米,使鱼肉翻起;
2、金糕、青梅切小丁用开水略烫;起锅放油烧7-8成热,投入挂淀粉的鱼微火炸透,捞厨房盘中;
3、锅留底油烧热,加入葱、姜末爆香,葱、姜末捞出,放入酱油、白糖,盐,料酒,醋,姜汁,烧开淋水淀粉制成糖醋汁,浇在炸好的鱼上,在撒青梅,金糕丁即可。
闽南菜特色菜推荐六:水煮鱼材料
鱼,水煮鱼调料,豆芽,小白菜,盐,料酒,生粉,蛋白,花椒,辣椒
做法
1.豆芽,小白菜,这两盘已经用水焯过了!放入大盆中
2.将鱼洗净,片成鱼片,并把剩下的鱼排剁成几块。将鱼片用少许盐、料酒、生粉和一个蛋白抓匀,腌15分钟。
3.在干净的炒锅中,放入调料包,加一些热水,加入鱼排,转大火,待水开,保持大火,一片片将鱼片放入,用筷子拨散,3~5分钟即可关火。把煮好的鱼及全部汤汁倒入刚才盛豆芽和小白菜的大盆中。
4.另取一干净锅,倒入半斤油(具体油量要看准备的容器大小,以倒入大盆中时,把鱼和豆芽全部淹没为准)。然后加入装有花椒及干辣椒调料包,用小火慢慢炒出花椒和辣椒的香味。注重火不可太大,以免炒糊。 辣椒颜色快变时,立即关火,把锅中的油及花椒辣椒一起倒入盛鱼的大盆中。香喷喷的水煮鱼好了!
四、闽南最好吃的10道菜
1、大黄鱼吐银丝
大黄鱼,是我国海洋的重要经济鱼种,曾和小黄鱼、带鱼、墨鱼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位于福建东北部的宁德市,素有“中国大黄鱼之乡”的美誉。宁德一带的自然海域,海水温度常年保持在10-30度之间,非常适宜大黄鱼的生长。大黄鱼也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
大黄鱼吐银丝,是一道源自福建宁德地区的传统名菜。取大黄鱼的两尾,一尾以一字花刀炸成龙形,浇古早味酸甜汁,另一尾取肉制茸,挤成鱼丝状滑炒,拼成金龙吐丝造型。整道菜外形美观,吃起来也是脆嫩爽口。
2、白斩河田鸡
在南方菜中,白斩鸡颇为常见,不同地方的白斩鸡,选用的鸡的品种和做法各有不同。其中福建菜里的白斩河田鸡,选用的是福建长汀的特产河田鸡,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有“世界五大名鸡”之称。
河田鸡主要在果园、竹山、松林等纯天然环境中长大,吃的是稻谷等粗粮食物,因此肉质较为紧实细嫩,炖出来的鸡汤也是清香甘甜,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在烹制白斩河田鸡时,还会用到长汀产的客家米酒料酒。咬一口鸡肉,香滑不腻,十分诱人。
3、半月沉江
“半月沉江”这道菜,菜名乍一听上去,十分有诗意,但让人不知所以然,其实,它是源自福建厦门南普陀寺素菜馆的一道传统名菜。这道菜原先的名字叫“当归面筋汤”,是以水面筋为主料,香菇、冬笋、当归等为辅料制作而成,属于酸辣口的汤菜。
1962年,郭沫若老先生到南普陀寺素菜馆用餐时,恰好点了这道当归面筋汤。菜肴端上桌时,浮出汤面的一半为白色的面筋,一半为黑色的香菇,整体成圆形,好似半轮月影沉在江底。郭老品尝后赞不绝口,并即兴给这道菜起了个具有文学气息的名字,“半月沉江”。这也是这道菜名字的由来。
4、竹香南日鲍
南日鲍,是产自福建莆田第一大岛—南日岛的一种鲍鱼,是以九孔鲍为母本、日本盘鲍为父本杂交得到的皱纹盘鲍品种。南日鲍生长在南日岛的海域里,吃的是新鲜的海带和紫菜,加上环境水温适中,水质污染较少,也就成就了南日鲍独特的口感。
整道菜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取高汤下锅烧开,加蚝油、蛤晶、老抽搅匀后,加入南日鲍,再将鲍汁装在竹筒里,放入卤好的鲍鱼,放蒸笼蒸3分钟,配上米饭即可。鲜嫩的鲍鱼肉,夹杂着竹子的清香,吃起来味道是无比鲜美。
5、佛跳墙
提到福建最出名的菜,对于我来说,要属佛跳墙了。还记得第一次吃这道菜时,我着实是惊呆了。因为在一个金黄色精致的汤碗里,竟然装着鲍鱼、海参、花胶等名贵海鲜,还有猪肉、猪蹄筋、鸡肉、笋尖等食材,吃起来既有海鲜的鲜味,又有肉香味,属实是一道人间美味。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满坛香,民间还习惯称其为“世界上最贵的汤”。相传在清朝时期,有一位福建官员到福州的官钱局考察,为了讨好这位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厨师们用所有珍贵食材共同做出了一道菜,这也是佛跳墙这道福建名菜的由来。
6、鸡汤汆海蚌
提到福建的福州菜,最出名的要属佛跳墙。其实,还有一道福州菜,也非常考验制汤的技术,可以跟川菜里的开水白菜媲美,它就是福建的经典名菜—鸡汤汆海蚌。这道菜里用到的食材海蚌,必须是产自福州长乐的漳港海蚌,其个头较大,肉质细嫩,是非常名贵的一种贝类。
鸡汤汆海蚌的口味,主要来自于鸡汤。需要先将母鸡的鸡脯肉单独取出,剁成茸,捏成球状,其余的鸡肉跟牛肉、猪里脊肉一起加清水炖成高汤,然后将鸡茸球下锅煮几分钟后取出,滤去杂质,做成精美鸡汤,再将汆烫过的海蚌装碗,淋上鸡汤即可。整道菜对时间和火候的要求非常高,菜色洁白透明,肉嫩味鲜。
7、武夷熏鹅
从“武夷熏鹅”这个菜名里,大家就知道,这道菜是源自福建武夷山地区的特色菜。当地人办酒席时,武夷熏鹅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在烹制过程中,需要先将鹅肉煮熟,然后涂抹各种香料后,架在放着糯米、桂叶、茶叶等香料的锅中,用火熏制而成。
经过长时间加工熏制出来的鹅肉,融合了糯米、桂叶和茶叶的香味,外观色泽金黄诱人,肉香味十足,通常还有微辣、中辣、麻辣等口味可选。大家如果去福建武夷山游玩,一定记得品尝这道武夷名菜。
8、客家生鱼片
提到生鱼片,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日料。其实,咱们中国人吃生鱼片的历史,并不输于日本人。在清朝时期李调元的著作《南越笔记》中,就有提到“粤俗嗜鱼生”。时至今日,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依旧有吃鱼生的习惯。客家生鱼片,就属于一道鱼生菜肴。
福建名菜客家生鱼片,选用的是四大家鱼中草鱼的肉,需要将草鱼剔骨切片,切功十分讲究,要切成透明的薄片状,这样吃起来口感才会更好。端上桌的客家生鱼片,配上用姜汁、酱油、芥末调成的酱汁,入口清爽无比,能瞬间俘获食客的味蕾。
9、海蛎煎(蠔仔煎)
海蛎煎,又叫蠔仔煎、蚵仔煎,是源自福建闽南地区的一道特色小吃。这道菜用到的食材海蛎,是产自当地的石海蛎,个头较小,颜色呈淡绿色,味道鲜而不腥,非常适合拿来制作海蛎煎。
将新鲜的海蛎放入锅中煎至半熟,再倒入调好的红薯淀粉、蔬菜糊糊,煎至凝固状后,倒入打散的鸡蛋,两面煎至金黄即可。吃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上沙茶酱、鱼露或辣椒酱。鲜嫩的海蛎肉,和鸡蛋的香味融合在一起,吃起来是嫩而不腥。
10、涮九门头
涮九门头,又叫涮九品、一盘九脆,是源自福建龙岩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这道菜选用的是牛身上最精华的9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脊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再辅以佐料制成。
这道菜对刀功要求很高,不同部位的牛肉,要切成不同的形状,如条状、块状、片状、花状等等,然后还会加上米酒和数味中草药一起烹制,可以说是药膳兼济。不同部位的牛肉,吃起来口感也各不相同。因为囊括牛肉中主要精华的原因,民间还有“一餐吃了一头牛”的说法。
五、闽南超级食物有哪些图片
1. 卤面
卤面是漳州最有名也最受欢迎的早餐,看似简单实则在细处下了很对功夫。
漳州卤面和其他地区卤面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面是加了碱的粗面,闽南的面条食物基本都以碱面做底。用碱水做出来面饼清爽弹牙,稍带一点涩味,不宜吃水,味道特别。
漳州卤面的汤底一般用风干鱿鱼加猪骨熬制的高汤加水淀粉,鸡蛋,香菇,虾皮,五花肉勾芡成羹,也存在用鸡汤底和胡椒猪肚汤底的部分店家。
面饼用热水焯开之后沥干加入汤底内,然后由食客自选后续添加的辅料。辅料有:猪皮,猪大肠,猪肺,壳子肉(横膈肌),笋干,豆干等。
2. 干拌面
漳州干拌面以猪蹄肉和花生酱为主料,又称猪蹄拌面,但猪蹄并非必须。
干拌面店家多有自己的花生酱配方(水和油的用量,其他香料等等),基底仍为碱面。同样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各种卤味辅料。因为花生酱的原因,干拌面的果腹程度非常高,常常一碗就撑的吃货动不了。
另外一般吃干拌面的时候会配上一碗汤,汤底一般是骨头汤再加上一点豆干、丸子、笋、鸭血等。
3. 生烫
漳州的小吃体现在街上24小时都有得吃,生烫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既可以当早餐也可以做夜宵。
什么叫生烫,外地人肯定听了摸不着头脑。生烫,就是生食烫熟嘛,烫的料有很多,比如肉筋、鸭胗、鸭心、猪肝、猪心(主要是内脏类和肉类,菇类、青菜类),同时可以配上面条,米粉,粉丝等。烫这个一点也不难,火侯很重要,这个决定生烫的口感。
4. 手抓面
手抓面可以说是碱面的最原始,以碱面饼裹着豆干和五香卷以及腌制萝卜酸,抓握食用而得名。
古时为农民以竹编挑入田内当作午餐,乡野吃法,不入厅堂,但后来经过发展也成为能在正式场合出场的一道特色菜,食用方法也不再限于手抓,餐馆内倾向于把面饼切成方便筷夹的小份。
手抓面可佐芥辣,蒜蓉酱,沙茶酱,花生酱,甜辣酱多种调味酱料。
六、闽南富有特色的美食
1、蚵仔煎
蚵仔煎,(闽南语读做ě-ā-jiā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起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台湾,潮汕等地区经典的传统小吃之一。
2、深沪水丸
深沪水丸又名鱼丸,其形状有圆状的、块状的或鱼形的。它具有色泽雪的白晶亮、下锅膨胀力强、质地坚韧、入口鲜美细腻等特点。系选用鳗鱼、“嘉腊”鱼等上等鱼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制成的。
3、土笋冻
土笋冻是起源于福建泉州,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长二、三寸。
4、碗仔粿
碗仔粿俗名油葱粿,是福建翔安马巷传统的地方小吃。吃起来清凉爽口,亦甜亦咸,别具风味,吃的时候如果浇上一点调好的酱,味道会更加鲜美。粿质不粘不结,软滑有弹性。
5、马蹄酥
马蹄酥,雅名“香饼”,是福建同安的著名传统小吃。马蹄酥是由面粉揉合各种材料烘烤而成的酥饼,原为唐代的宫廷食品,后流传入民间,随着岁月流转,各个地方的马蹄酥也演变出不同的馅料,形状和名称。
6、润饼
润饼,是中国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及台湾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有春笋丝、胡萝卜丝、高丽菜(卷心菜、包菜)丝、韭黄、绿豆芽、香菇、酥海苔、猪肉腿、虾仁、蛋皮丝等。
7、枕头饼
枕头饼是福建漳州平和县南胜地方名点,属于茶料甜点。长条状外形,长约一寸八分,大小与小指头相近,形似枕头,故而得名,它新颖别致,小巧芳香,常被用来做赠品。原来自福建漳州,是百姓逢年过节的必备茶点和馈赠远方亲友的特色礼品,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朝廷贡品。
七、闽南好吃的
1蚵仔煎
蚵仔煎也叫海蛎煎,起源于福建泉州,是一道常见的闽菜家常菜,也是福建沿海部分地区经典的传统小吃之一。海蛎煎做法特别简单,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海蛎、鸡蛋、葱、香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不仅营养价值极高,味道也是极好,口感香脆、内馅香滑,深受许多食客们喜爱,现已成为福建的经典名菜之一。
2荔枝肉
相信不少人都吃过荔枝肉,该菜品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属闽菜系,是福建闽菜经典名菜,由于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家常菜了。荔枝肉其实没有荔枝,只是把荸荠和猪肉切成十字花刀,经过腌制、挂糊、炸制、挂上调味汁,最后出炉时口感酸酸甜甜的,外形卷缩成荔枝形,所以叫荔枝肉。喜欢吃酸甜口味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道菜。
3爆炒花蛤
花蛤有的地方也叫它“花甲”,在福建沿海花蛤是最便宜的贝类海鲜之一,人人都能吃得起,所以爆炒花蛤是福建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美味佳肴。不过爆炒之前要先让花蛤吐出沙粒,可以在水中加入盐、醋、酒、和香油一起浸泡20-30分钟,这样不但会让花蛤吐沙的速度加倍,还能去掉花蛤的腥味,炒出来的花蛤特别鲜美。
4红糟鱼
红糟也叫红曲,是闽菜中最重要的调料之一,它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及防癌等特殊功能,还是天然红色素。闽菜因为有了红糟的加入,出现了许多福建的经典名菜。其中流传最广,最为家常的当属红糟鱼了。红糟鱼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不仅做法简单,味道也十分鲜美,鱼肉鲜嫩、入口回香,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过因为红糟本身带咸味,所以在烹制时可以相应减少盐的用量。
5红焖猪蹄
红焖猪蹄是许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道家常菜,爱吃的人光听名字就有忍不住流口水的冲动。该菜品是一道独具福建地方风味的美味菜肴,也是美食闽菜家常菜单中的一道经典特色菜,其口感特别的美味,软糯可口、油而不腻,营养价值也极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美容养颜之功效,非常适合女性吃。
6醉排骨
醉排骨是福建省福州市特色传统名菜,也是闽菜系中比较具有突出代表,每逢过年过节,福州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福建特色菜,主要食材是猪肉和马蹄,做法简单,其香味浓郁、色呈桔红、酸甜微辣,外脆里鲜嫩,营养价值很高,深受许多人的喜爱,在餐桌上可以说是常被秒杀的一道特色家常菜了。
7爆炒双脆
猪腰在烹制的时候适合单独烹煮,因为它的味道重,容易夺走其他主料的味道,还会造成腥味,但是却被智慧的闽菜厨师制作出了这道爆炒双脆。爆炒双脆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传统地方名菜,以海蜇皮和猪腰为主料,其口感脆爽,造型美观,是福州宴席上的佳肴,也是一道可口的家常菜。这道福建特色菜不仅流传甚广,还深受广大食客们的欢迎。
8茄汁鸡肉
茄汁鸡肉属于闽菜系,是闽菜的特色菜品之一,也是最好吃的闽菜家常菜之一。其口味微甜,有养胃的功效,适合老年人食用,许多小孩子也喜欢吃。这道闽菜,做法其实很简单,哪怕是厨房小白也能轻松应对,喜欢微甜口味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尝试做下,保证绝对惊喜。
9花卷鱿鱼
鱿鱼为乌贼的一种,属于软体动物,是许多沿海地区常吃的海鲜,其营养价值不逊色于牛肉和金枪鱼。在闽菜系中,花卷鱿鱼是一道传统的特色名菜,也是餐桌上最为常见的一道菜。这道闽菜家常菜色泽腊黄、质地脆嫩、味道酸甜、气味鲜醇,是许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道菜品。
10走油田鸡
走油田鸡是由田鸡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主料是田鸡,配料是大蒜等,属于闽菜系。田鸡本身肉质轻弹,肉鲜味美,口感极好,加上蒜炒加爆,让人口齿留香。由于田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磷,具有延缓衰老调理、骨质疏松调理、消化不良、健脾开胃调理等功效,所以这道走油田鸡非常受欢迎,也是福建人非常喜欢吃的一道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