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茶避暑消热,清心明目。疏风清热、清肿解毒。用于夏季热疖皮肤湿疮溃烂也常用于预防感冒。野生菊产于江南山区,其形黄绿如米,故称野菊米。据《增广大草纲目》记载:“处州出野菊,土人采其芯而干之,如半粒绿豆大,甚香而轻,贺黄亮。对败毒、散疗、祛风、清火、明目为第一。”。
除野菊花外,还有几种很著名的药菊。滁菊属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名列全国四大药菊之首。属药、茶两用佳品。主要产于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而杭菊则主要产于浙江桐乡等地,朵大瓣宽,白色或黄白色,中心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特别适合泡茶饮用,与枸杞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
野生菊花的药用功效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 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02
菊花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也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03
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04
中医多用以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疮疗毒等病症。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
>05
现代临床医学也证明,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06
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
>07
睡前喝太多的水,第二天早晨起床眼睛就会浮肿得像熊猫一样,民间有一方法:用棉花沾上菊花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很快就能消除这种浮肿现象。此外平常还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野菊花有什么用途?
野菊花虽然没有其它花儿那么婀娜多姿、妩媚动人,但是它却能散发出淡淡的香昧,让人们感到香气四溢、心旷神怡。 野菊花的用途很多。如果你受伤了,只要把菊花洗干净,挤出汁,敷在伤口上,过几天,伤口就好了。原来,野菊花可以消毒止血呢! 野菊花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泡茶喝。将摘下的野菊苍洗干净,晒干,在你感到咽喉疼痛、口干舌燥时,只要泡上几朵,喝上几口,你就会立刻感到沁人心脾的清凉直入肺腑,疼痛很快就会消除。夏天天气炎热,喝了野菊花茶能清热解暑,顶得上一瓶上好的饮料。 野菊花虽然能傲霜斗寒,却不像腊梅那样孤芳自傲。它虽不华丽,却有一种朴实的美。它能与风霜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要学习它的品格,做一朵默默奉献的野菊花。 野菊花对心血管作用 野菊花用于热毒之证.药理作用有降压,抗病毒和抗菌。有报道,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是将野菊花制成流浸膏,每毫升含生药2克加单糖浆至5毫升。每服10毫升。一日3次,初步观察I、II、III期高血压病患者35例。总有效率达68.57%。对症状改善也有一定效果,半数以上病例的失眠、头痛、头胀、眩晕等症状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