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263 2024-09-02 23:43 admin

一、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首先对于消化道,可以治疗慢性胃肠炎、胃炎、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还可以治疗肾脏的相关疾病,比如肾绞痛,常见生殖方面的阳痿、遗精;女性子宫出血、盆腔炎。

二、按摩足三里的好处?

按摩足三里的作用是比较多的,首先是可以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其次还有止痛的效果,包括止泻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健脾和胃的效果,而且经常敲打和按摩足三里的话,也会产生一定的酸胀麻走窜等的感觉,反复进行按摩敲打都是可以适应的。

三、按摩人迎穴的作用与功效?

胃经气血经人迎穴输供头以下的身体各个部位,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瘀头晕。按摩人人迎穴可以治疗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等病症。但我们普通人是不能准确找到穴位的位置,即便能够找到对于按摩力度的掌握是不准确的,所以按摩穴位要找专业人员进行。

四、足三里穴位的作用:解读针灸对足三里的功效

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足三里,是人体上的一处重要穴位,位于膝盖下方,小腿前肌肉外侧,旁臂外膝眼下3寸。在中医学中,足三里被认为是一处十分重要的穴位,常用于针灸治疗中。那么,足三里穴位具体有哪些作用呢?接下来,我们将解读针灸对足三里的功效。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足三里穴位是在胃经上的重要穴位,通过针灸刺激足三里穴位,可以调整胃肠功能,改善消化系统的工作,缓解胃肠道的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此外,针灸足三里还可以帮助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提高免疫力

针灸足三里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经过针灸刺激足三里穴位,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加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患感冒、各类炎症等疾病的风险。

缓解疼痛

针灸足三里对缓解疼痛效果显著。针灸足三里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起到止痛、镇静、舒筋活络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头痛、腰痛、背痛以及其他部位的疼痛症状。

调节内分泌

足三里穴位的刺激也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多种激素的分泌平衡,帮助调节月经、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状,对女性朋友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针灸足三里的作用多方面,涉及消化、免疫、疼痛缓解、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针灸疗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您对针灸足三里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加深对针灸疗法的理解。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治疗艺术,通过研究和实践,它为我们的健康保健带来了许多益处。

五、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能有些够治疗胃部的疾病的作用,腹胀、腹痛通过艾灸足三里都可以得到缓解。建议患者应当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同时还是要注意适当的多锻炼一下身体。

六、艾灸按摩印堂的作用功效好处?

艾灸按摩印堂,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的,还可以改善人体的血脂异常,血压高,脾气大,易中风的情况,如果是印堂发黑,那就说明人体的心脏功能不是很好,脑部的供血也不足,可能还会有心肌坏死的情况,所以经常按摩印堂还是有好处的。

七、中脘的准确位置,按摩中脘的作用功效?

中脘穴是人脉穴。它位于上腹部,前中线。当肚脐上方4英寸时,仰卧位,沿前中线向下触摸,以发现胸骨和胸骨剑突交界处形成的凹陷。也就是说,胸剑组合。胸剑与肚脐结合的中点是中湾点。它是胃的穴位。八大会合点的脏腑。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瘀、益气消肿、减少不良反应、利水等作用。可治疗胃痛、腹胀、反酸、腹泻、呕吐等脾胃疾病

八、黄芪功效和作用葛根功效和作用杜仲有那些功效?

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作用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葛根的功效是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作用是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杜仲的功效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治疗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九、支正穴的准确位置和按摩支正穴的功效与作用?

支正穴位于前臂背面尺侧,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主要治疗头项疼痛,肘 臂 手指疼痛麻木,热病,癫狂,按摩的时候力度一定要均匀渗透,每次按揉100到200次,每天2次,若患者感受到疼痛难忍,应该停止按揉。

十、食盐的功效和作用?

食盐(NaCl)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但是,长期的高盐饮食摄入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号召实施合理膳食行动,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而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人均烹调盐摄入量高达10.5克。

盐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激肽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内皮功能和氧化还原平衡等[3]。近年来研究发现,盐的摄入不仅驱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还与免疫反应的变化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组成。免疫应答分为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研究表明,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都参与了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长期高盐饮食有可能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一个潜在因素,不过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证据积累。

“新冠肺炎(COVID-19)”发生后,各医疗专家团队均提出了机体免疫力在抗击新冠肺炎及阻断疾病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流行病学统计看,老年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成为感染风险较大的一类人群,其自身免疫系统比较脆弱,感染者发展成为重症及危重病人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那么,长期的高盐饮食与机体免疫系统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1高盐饮食与天然免疫系统

天然免疫系统主要由吞噬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补体系统、模式识别受体等组成。根据活化状态和发挥功能的不同,巨噬细胞主要可分为M1型和M2型。M1型的特点是高水平的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M2型表现出抗炎功能,参与组织修复。有研究表明,氯化钠有利于巨噬细胞M1表型活化,限制了巨噬细胞M2的活化,这表明高盐摄入可能通过左右巨噬细胞表型分布,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最近,Jobin等科学家们发现喂食高盐饮食的老鼠,尿路感染的愈合要慢得多,其抵抗李斯特菌感染的能力受到阻碍。而志愿者在每日膳食摄入的基础上补充6克高盐饮食,发现额外的盐会提高糖皮质激素的水平,粒细胞抵抗细菌的能力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被削弱。

2高盐饮食与获得性免疫系统

获得性免疫系统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介导。T细胞通过分化为效应细胞(Th1、Th2、Th17)和调节性细胞(Treg细胞)产生作用。Th17细胞主要通过产生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而Treg细胞起着免疫抑制作用,二者在机体正常状态下保持平衡。而这一平衡的破坏是许多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关键因素。Luo[7]等通过对15名健康男性进行短期高盐饮食干预,发现高盐饮食会导致Th17细胞减少和Treg细胞增加,使Th17/Treg比率下降,Th17相关通路下调,随后出现肾髓质缺氧、支气管动脉血管舒张增高等表现,提示短期内食盐摄入量的增加导致Th17/Treg比值变化,这可能是高盐饮食诱导的终末器官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的一个潜在机制。

3高盐饮食与肠道菌群

高盐饮食引起血压升高除已知机制外,还可能与高盐饮食影响肠道菌群的构成相关。有研究显示Th17细胞的产生与高盐环境下特定肠道菌群的调控有关,由高盐喂养的小鼠部分肠道菌群明显减少,其中一种鼠乳杆菌与高盐饮食关联最强。高盐喂养的小鼠补充这种菌会减少Th17细胞的产生,防止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脑炎小鼠模型)和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生恶化[8]。有研究表明,高盐摄入使肠道乳酸菌的连续检出率显著下降,而外周血CD4+、IL-17A+、TNF+、Th17细胞、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增加[9]。关于高盐摄入对人类肠道菌群、免疫反应及血压的影响目前还需要更多的人群研究加以验证。

4合理膳食、智慧控盐

免疫系统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外来病原微生物,保障身体健康。人的免疫力受诸多因素影响,良好的营养、运动、睡眠等是保证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作和有效发挥其功能的保障。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并且有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也有可能会促使免疫细胞的活动向促炎症反应发展,并成为引发自体免疫性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

如何做到日常饮食智慧控盐?

  • 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
  • 提倡在家吃饭,学习少盐烹饪知识和技能,培养全家清淡口味和习惯。
  • 小小盐勺用起来,家庭用盐要限量。
  • 不要忽视各种调味品、咸菜、腌制食品中的隐性盐。
  • 烹调方法多样化,优选原味蒸煮,巧用多种风味替代盐,菜肴快出锅时再放盐。
  • 从小培养儿童清淡口味,少吃高盐零食。
  • 家有老年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病的病人,更应提倡合理少盐膳食。
  • 在外就餐或点外卖主动要求低盐口味,优选低盐菜品,注意荤素搭配。
  • 购买加工食品查看营养标签,选择低钠食品,少买高油、高盐的加工食品。

减少食盐摄入是降低血压及相关慢性病发生风险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了家人健康,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合理膳食,兴新食尚,智慧控盐,幸福你我!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 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 2016: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2015: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Pilic, L., C.R. Pedlar and Y. Mavrommatis,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mechanisms and effects of dietary and other lifestyle factors. Nutr Rev, 2016. 74(10): p. 645-58.

[4]. Hucke, S., et al., Sodium chloride promotes pro-inflammatory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thereby aggravating CNS autoimmunity. Journal of autoimmunity, 2016. 67: p. 90-101.

[5]. Zhang, W.C., et al., High salt primes a specific activation state of macrophages, M(Na). Cell Res, 2015. 25(8): p. 893-910.

[6]. Jobin, K., et al., A high-salt diet compromises antibacterial neutrophil responses through hormonal perturbatio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12(536).

[7]. Luo, T., et al., Th17/Treg Imbalance Induced by Dietary Salt Variation Indicates Inflammation of Target Organs in Humans. Sci Rep, 2016. 6: p. 26767.

[8]. Wilck, N., et al., Salt-responsive gut commensal modulates TH 17 axis and disease. Nature, 2017. 551(7682): p. 585-589.

[9]. Vandeputte, D., et al., Quantitative microbiome profiling links gut community variation to microbial load. Nature, 2017. 551(7681): p. 507-511.

本文转自公众号:善哉安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