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积水艾灸靠谱吗?
肺积水的患者不建议采取艾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为艾灸对于肺积水的治疗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如果患者长期的处于肺积水的情况之下,那么患者的肺部会出现加重感染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二次感染的情况。建议采取利尿治疗或者是手术引流,如果肺部是少量积水,也可以用中草药治疗。用中草药喝醉了,中草药主要是抗炎和利尿。
二、艾灸可以治疗慢阻肺吗?
艾灸主要是通过温络通络法改善患者的免疫力,改善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但艾灸不是对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都适用,因为艾灸会有一些特殊的烟雾,可能会导致一些急性加重期患者再次出现更严重的呼吸困难。艾灸与针灸不矛盾,可同时治疗。但是艾灸不宜用于热病、急性感染或发热。
三、腧怎么读?
腧【读音】:shù
部 首 :月
笔 画 :13
五 行 :金
繁 体 :腧
五 笔 :EWGJ
基本释义
腧穴:肺~。胃~。“俞”
详细释义
〈名〉
“腧穴”的省称 。如“肾腧”、“胃腧”——现常用俞 “俞”
另见 yú
组词
腧穴 、肺腧 、肝腧、 深刺腧髓 、以痛为腧。
基本字义
1、腧字从肉从俞。“肉”指身体、肌肉。“俞”意为“捷径”。“肉”和“俞”联合起来表示“身体内部的捷径、通道”。捷径或通道都有一个入口——“穴”。故腧与穴常连称为“腧穴”[acupoint;accupunctive point]。如“肾腧”、“胃腧”(现常以“俞”字代之) 。
2、yú 用同“腴”。
3、shù 中医名词。
①指身体内的针、灸刺激感的传递通道。《灵枢·九针十二原》:“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切独坚。”《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
②为“五腧穴”(即井、荥、腧、经、合“五输穴”)的简称。《灵枢·四时气》:“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各取井荥,必深以留之。”《灵枢·本输》:“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腧。”
四、腧穴读音?
腧穴 [ shù xué ]
人体上穴位的总称。 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气穴论》及《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肝腧 [ gān shù ]
见“ 肝俞 ”。
肺腧 [ fèi shù ]
见“ 肺俞 ”。
以痛为腧 [ yǐ tòng wéi shù ]
针灸取穴用语。出《灵枢·经筋》。指对于某些病症,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因这种穴位无定位,所以后世称为阿是穴或不定穴、天应穴。
深刺腧髓 [ shēn cì shù suǐ ]
穿穴入骨。 形容深透理解。腧,穴位。
五、左后背肺腧穴心俞穴一条按上去疼?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引起后背痛的原因包括:颈背部疼痛:与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打麻将时间过长等有关,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合理休息,必要时可给予药物、针灸、按摩等进行治疗;肩胛骨疼痛:包括胸椎棘突炎症、韧带损伤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六、肺气虚艾灸治疗行得通吗?
肺气虚艾灸治疗行得通。肺气虚指肺的生理功能减弱。不但影响呼吸系统,还可累及皮肤,导致皮肤病变。可采用中药进行调理。宜进食营养丰富、含糖量高的食物,忌辛辣、生冷性饮食,忌烟酒。
七、膈腧怎么念?
gé shù
“膈”,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gé,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膈”的基本含义为人或哺乳动物体腔中分隔胸腹两腔的膜状肌肉,如膈膜。膈的引申含义为隔膜,如膈言。
“腧”,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hù、yú,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腧”的基本含义为人体上的穴道,如腧穴、肺腧。
八、俞和腧区别?
俞穴和腧穴在临床中只是字体不同,意思相同。输穴就不一样了,中医理论中有五输穴之说,分别是:井(<黄帝内经--九针十二原》中所出为井)、荣(所留为荣)、输(所注为输)、经(所行为经)、合(所入为合)穴,是五种穴位!每条正经上都有五输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措。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九、脾腧穴在哪?
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个穴位,具体位置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具体取穴时,两侧上肢紧贴于胸腔,自然下垂,先确定肩胛下角。肩胛下角平第七胸椎,从其向下数四个胸椎,就是第十一胸椎。
十、俞是不是就是腧?
俞不是就是腧。
俞姓为中国第119位常见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12%,约150万人。约50%分布于浙江,江苏2省(其中浙江省最多,约占35%),30%分布于安徽,上海,江西,福建,山东,广东,广西等省市。望出河东郡、河间郡、吴兴郡、庐郡、江陵郡。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