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使用滑漂钓鱼?
滑漂较定漂的优势:
1、抛得远,抛杆难度小于定漂(漂坠间距离近,重心集中于钓线前段)
2、在水底平坦或小斜坡的情况下到达钓点的准确度高于定漂(自动到位率高)
3、上顶漂像较多、易于识别4、抗风能力强(得益于重心靠前)
5、在提杆时反应迅速,漂随线下滑,避免漂受到提杆冲击滑漂较定漂的劣势:
1、滑漂到位时间长,中间易出现杂鱼劫口2、水底复杂情况下易于挂底3、漂信号比较单一,且漂动作较小4、滑漂受水深影响较大。
(在深水情况使用漂浮力大,坠重,灵敏度稍差)
5、对使用的钓线要求较高(线需切水度高,柔韧性好,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下水口如何选钓位?
一、选来水
来水指有水流入的地方,如岔河水头、山水沟口、城镇排水口等地。有水来就有鱼可食的饵料,水的含氧量也相对高一些,鱼们喜欢聚集在这些地方。
但是,寒冬和降温天气除城镇排水口外,其他来水处尽量不钓。因为来水水温低于大面积水体。如要钓这些地方,须离水口远一点并钓浅一点,因冷水质量大些,会流入大水体的底部。
二、选湾凼
从岸线看,向陆地凹进去的部位,我们称其为湾凼。尤其是呈半岛状伸出去的地方,两边会形成湾凼。有湾就有回流水,有回流水就会团聚漂浮物。一些鱼们可食的东西亦会聚集在这些水域。
湾凼处水体流动缓慢,水温相对稳定,有深有浅,鱼们根据水温调整体温只是小范围游上游下问题。在湾凼处寻钓位,应注意凹中找凸,湾中稍凸出的位置有利于窝饵香味快速传导,也是鱼游动最靠边之处。
三、选凸包
山体向水面伸延出去的部位,我们称其为凸包,或称铧尖。这些地方适宜秋冬气温相对较高的季节施钓。他们居无定所,到处流动觅食逐偶。较大的鱼流动的距离范围越大,他们游动时就如我们开车一样尽量走捷径直线。因此,逢包会靠近包游。
所以,这些地方常钓到大鱼。选凸包做窝要注意两点:一是掌握水流方向,水流向大湾时可作钓位,反之放弃,因鱼在大湾回水处停息逗留,游动时是逆流而行。判断流向不要以为风吹水面的方向就是底部水流方向,回流水是复杂的,往往会出现漂倒向一个方向而钩坠却向相反方向走动。
也往往出现近处水流向左稍远处水流向右。还会出现上半夜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下半夜却向相反方向流动,是否是因水体涨落所致还是月球引力所致还不清楚。掌握水流方向是关能否诱来鱼的问题,不能忽视。需要在定钓位之前抛竿试水摸准水流状况。
四、选复杂处
所谓复杂,就是不好施钓的地方,但这些地方不仅有鱼而且常有你喜欢的鱼类。如塌方乱石处,这里有鲶鱼黄颡;如深沟陡坎,这里常有意外收获;如水淹树丛倒伏死树处,这里藏有惊喜;如水草繁茂处,这里多有板板鲫;如懒湾缓包的陡坡处,这里不远的深处上来鱼。
五、选网厢附近
大水面一般有网厢养鱼,养鱼的网厢下是个巨大的鱼窝子。如离岸不远有网厢,岸边做窝晚上可诱来网下之鱼,因网厢白天投饵,厢下的鱼不会离开。当然你和网厢老板是朋友,你可直接上网厢从厢缝中浮钓。
水库钓鱼钓具选择技巧
1、鱼竿
宜用海竿、两用竿。3米左右的海竿最合手,可远可近。抛竿(海竿)爆炸钩上槽食效果很好。如果使用手竿,则最好选长、硬的竿子,这样控鱼能力较好,并且拴超长的失手绳。
2、钓线
要粗大,主线用2.5~3.0号,子线用1.5~2.0号。子线长度为30厘米以上。钓10斤以上的鱼时,主线用5号以上的,子线用3号以上。
3、鱼钩
钓底多用炸弹钩或串钩。不过,水底要相对干净才不容易挂底。能用单钩就用单钩,因为钩子越多,挂底的几率就越大。
4、漂坠
坠子要重、浮漂要大。
5、铅坠挂底解决办法
可以使用钩前坠(即坠在下,钩在上,为避免挂底损失,坠可用小石子代替),坠钩之间用一段鱼线连接,线的拉力要低于子线拉力,一旦小石坠被卡住,可用力将坠钩连线拉断,保住主线和钩子。
三、怎么配置鱼漂与铅坠?
找出浮标的精准浮力点的方法: A.找浮力点的前一天,也就是钓鱼前的一天,先将浮标浸入水中,使它第二天在水面所产生的浮力接近稳定和不变的状态。 B.双钩不挂饵,用铅片卷在铅片座上,将浮标调整到与水面平齐(“调平水")。 C.然后将铅片折开,用尺精确地分成六个大小相等的小片,用针尖在铅片上划成六格,卷回铅片座上。 D.先把第一格剪掉,抛竿入水,此时浮标应浮出水面一目。为了精确起见,第一格应半格半格剪掉,直调到剪至一格漂尾浮出水面一目为标准。若第一格一次就剪掉,超过了一目,还要重新调整,就比较麻烦了。 E.按照第一片的大小,剪掉第二格,此时浮漂应上升至二目。依次类推,剪去第三格,浮漂露出水面三目。当剪掉第四格时,浮漂此时浮出水面的不是四目而是五目时,那么,五目的位置就是这支浮漂灵敏度最好的地方-浮力中心点(“归零点“);如果剪掉第四格时浮出水面的也是四目,剪去第五格时浮出的是六目,那么这支浮漂的第六目即是它的浮力中心点。 采取寻找浮漂浮力中心点的方法,不但能精确地测试浮漂的灵敏程度,而且还可鉴定这支浮漂的使用效果。 找到浮漂浮力中心点调试得精确的漂坠钓组结构(此时以所找到的中心浮力点为调目,钓目自已定,一到五目都可以,当然一目是最灵的),不仅鱼在吃饵时漂的反映极明显,而且浮漂上下沉浮的幅度因浮力和沉力相等,一触即发,浮漂升降的程度是夸张的。即使提竿稍慢,鱼也很难将钩吐出,只是含钩随浮漂的沉浮而潜升。
四、钓鱼浮漂与坠怎样调配?
1、正确的漂坠调配方法是坠的重量要比浮漂的浮力小一点,且上饵入水的时候,加上饵团的重量钩至水底,铅坠呈现半浮半沉的状态。
2、漂坠配比调配好后要根据钓点水深来调校水线,也就是鱼钩到水底后,鱼钩到浮漂的鱼线就是水线,它的长度能直观的反应出水的深度。
3、 水线调整好之后要记住没有上饵的时候浮漂漏出水面的高度,例如漏出1目的话,可以将浮漂向上撸一些,这时候将鱼钩抛入钓点,如果浮漂还是只漏出1目的话,说明水线比较短,钩子没有到底。反复多次后直到浮漂漏出水面多于1目的时候则说明鱼钩已经到底。同理如果浮漂露出过多的话需要向下撸一点,否则会降低浮漂的灵敏度。
五、黑坑青鱼空军的原因是什么?
天气不好,或缺氧,或陡然降温,或还没有上鱼就突降持续暴雨等。
有人习惯一组钓饵打四季,或一组钓饵钓遍江河湖库塘,总认为自己的饵料是万能的,还有总喜欢在任何水域都用自己认为是秘方,偏方的小药,并且觉得剂量大一些效果更好,其实多数时候都会适得其反,无鱼问钩,通常我们出钓应该带2-3组饵料配方,尤其商品饵。并且注意不一定任何商品饵都需要复方组合,有时用单一的一种饵料就能够有不错的鱼获,可是有人却画蛇添足了,让原本味型够鲜的饵料变得平淡无奇,激不起鱼的摄食欲望,有时反而惹得小杂鱼或虾蟹围攻,偶尔还会损失钓组。
线粗钩大钓鲫鱼,线细钩小钓鲢鳙,草鱼,大鲤鱼,结果大鱼来了却爱莫能助,徒留遗憾。漂坠不匹配,尤其新手很多见。但老手也会出现,就是在水库里用的重型装备拿到小河小塘去钓鱼,出钓前嫌麻烦,没有更换钓组,通常当空军的几率也很大。所以我们的钓组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钓鱼也要讲“因势利导”。
水深在2米至3米的深水区更适合垂钓青鱼,这是因为青鱼的体型较大,越大的鱼就越喜欢待在深水区,但是如果黑坑的水深超过3米,垂钓青鱼也会变得很有难度。
六、铅块和浮标怎么配?
1、正确的漂坠调配方法是坠的重量要比浮漂的浮力小一点,且上饵入水的时候,加上饵团的重量钩至水底,铅坠呈现半浮半沉的状态。
2、漂坠配比调配好后要根据钓点水深来调校水线,也就是鱼钩到水底后,鱼钩到浮漂的鱼线就是水线,它的长度能直观的反应出水的深度。
3、 水线调整好之后要记住没有上饵的时候浮漂漏出水面的高度,例如漏出1目的话,可以将浮漂向上撸一些,这时候将鱼钩抛入钓点,如果浮漂还是只漏出1目的话,说明水线比较短,钩子没有到底。反复多次后直到浮漂漏出水面多于1目的时候则说明鱼钩已经到底。同理如果浮漂露出过多的话需要向下撸一点,否则会降低浮漂的灵敏度。
七、鱼漂跟铅坠克重一样?
不一样 鱼漂与铅坠的搭配是至关重要的 搭配合适的漂坠,浮漂灵敏度高,因而上钩率也高,初学钓鱼的人往往不注意这点,导致漂坠搭配不当。
一种是漂大坠轻,鱼钩不能沉底,随着水流或风飘动,钩在水中不能固定。
另一种是漂小坠重,鱼儿咬钩时浮漂不能反应或反应迟钝,影响钓效。
八、矶竿的使用方法及钓鱼技巧?
1、矶竿的远投是无法和抛杆的远投相比的,矶竿的远投只是相对于手杆而言,对矶竿来说能抛出50米左右就算是远投了,再远就难以办到且也难以看清浮漂,也就失去意义了。
2、因此,下面讲的“远投”仅是针对矶竿而言的,距离也就在三、五十米左右,使用矶竿的钓友完全没有必要将钓组抛到七、八十米甚至百米开外的,要抛那么远还是使用抛杆为宜,特此说明一下。
3、要想让矶竿的抛投做到即远又准,是不能一味的靠加大铅坠来做到的,关键是线组漂坠的合理组合。
4、一般的钓友都是在测定好水深后就将浮漂固定在钓线上,这样在远投时,浮漂、铅坠、饵料三者会形成三个分开较远的不同的力点。
5、在抛投的飞行过程中,风阻很大,不同的力点会在空中相互牵制而旋转打圈,极易缠绕,是无法抛远的,更别提抛准了。要想投得远而准则需要在线组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