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肠道菌群是不是细菌(菌群指的是什么菌?)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4-29 10:56   点击:14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菌群指的是什么菌?

菌群一般是指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集合,菌群可以生活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有益菌、有害菌等,常见于肠道、皮肤、口腔等部位,还可见于生殖系统、呼吸道、胃部等部位。菌群具有数量大、种类多等特点,对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身体内的菌群相互制约,维持局部的生态平衡,发挥营养、拮抗、免疫等作用。

二、阅读题《肠道细菌知多少》答案?

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①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

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就会越胖。

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第四个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你的肠内细菌。

②它们的学名是: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③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节人的体重。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或苗条的关键。因此,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④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

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茵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人体内的茵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中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厚壁类群和拟杆菌。

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它们在向人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 ⑤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研究人员用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享用”西式大餐后的小老鼠们往往体重增加: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而另一组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拟杆菌较多,这些小老鼠大多体重下降。

⑥目前还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之间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的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你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

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

以小老鼠为例,把长期食用低脂的小老鼠食谱变成高脂的西式饮食,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数量会大幅增加。

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厚壁菌对肠道吸收的影响往往被科研人员所忽视。

⑦这个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最终对茵类进行标示,从而撰写出影响身体肥瘦类型的肠道菌类食谱。

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所摄取的卡路里进行检测或控制。(作者:林恩,摘自《青年丈摘》2010年第8期,有改动) 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A.身体肥瘦类型B.遗传基因C.肠道微生物群落D.日常食谱 10.对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分类别B.分类别作比较C.列数字下定义D.作比较打比方 1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导致人体肥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遗传基因的影响下,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人就容易肥胖。

B.肠道微生物的种类趋于平衡状态时,人就容易肥胖。

C.人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高得多时,人就容易肥胖。

D.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若长时间食用,人就容易肥胖。 12.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B.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

C.实验表明,体重增加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而拟杆菌较多。体重下降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D.研究结果已经能够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参考答案: 9、C10、A 11、B(肥胖者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并不平衡。) 12、A(B项原文为“作用之一”,表述不严谨。C项的内容颠倒了,导致结果错误。D项原文为“目前还不能肯定”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三、大肠菌群不合格的原因?

大肠菌群是一类生活在动物和人的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存在是肠道微生物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在食物或饮用水中发现大肠菌群超标,意味着这种细菌可能来自于人或动物的粪便或者其它有污染的环境,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容易引发食物中毒、肠胃炎等疾病。

大肠菌群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制作、加工、运输、保存等生产环节不合格,导致了大肠杆菌的污染。

2. 来自农田、污水处理厂、倾倒场、养殖场等环境的污染。

3. 食品不洁净、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滋生繁殖。

4. 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交叉污染。

5.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如不经常洗手、饮食偏好生食食品等,请勿忽视个人卫生。

为了避免大肠菌群不合格带来的卫生问题,我们平时不仅要加强个人卫生,还要选择合格、清洁的食品并注意食品储存、加工环节的安全卫生保障。

四、大肠菌群指的是什么?

大肠菌群是需氧或者兼性厌氧、在一定温度下能分解乳糖,并同时产生酸和气体的革兰阴性菌。大肠菌群主要包括长杆菌科中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魔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这些属的细菌均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条件下,48小时内能发酵乳糖声酸产气,革兰阴性。大肠菌群在人及动物的粪便中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而在其中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代表。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评价水源以及食品卫生情况。

五、人体菌群分为哪几类?

1、口腔细菌:齿垢密螺旋体2、口腔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3、口腔细菌:韦荣球菌4、胃部细菌:幽门螺杆菌5、肠道细菌:类细菌属细菌(Bacteroides fragilis)6、肠道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7、肠道细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8、皮肤细菌:马拉色菌属9、皮肤细菌:葡萄球菌属

六、何谓大肠菌群它包括哪些细菌属?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胚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主要包括肠杆菌科中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这些属的细菌均来自于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条件下,48 小时内能发酵乳糖声酸产气,革兰氏阴性。大肠菌群中以埃希氏菌属为主,埃希氏菌属俗称为典型大肠杆菌。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