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善若水是佛家思想吗?
上善若水不是佛家思想,而是道家思想。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水能够成就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经常处在众人所不觉察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无为”,其经典中经常用“水”来表达柔弱胜刚强、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要想长久,就必须善于处无为之地、守无为之时。这句话也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精髓的形象化表述。
二、佛家思想是哪国的?
佛教早在旧石器时代,印度已有人类居住。
公元前2500一1500年,在印度河流域形成了哈拉帕文化。当时人们建造城市,使用石器、铜器、青铜器等生产工具,从事农耕及放牧,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一定发展。公元前2000年中叶,居住在东欧和中亚一带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使原来的文化遭到破坏,印度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三、天道轮回是佛家思想吗?
不是,天道轮回和佛家思想不是一回事。天道轮回意思,是世事是按一定规律和时间轮回的,善恶终有報,无论你做了什么好事坏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终究会有报。
四、佛家思想的利与弊?
佛家的思想是让人一心向善,与人为善。但同时又让人缺少了竞争的意识。
五、苏轼的佛家思想?
苏轼年青时候所住的地方就是眉州,离佛教胜地峨眉山不远,离眉山大佛更近。他小的时候不可能不受佛教的影响。
在一次经过忠州时,看到一座屈原塔,为此写下了一段文字:“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因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这首诗虽然是歌颂屈原,但也表白了他的心迹。 苏东坡一生被贬多次,可以说是痛苦坎坷陪伴他一辈子,但他为什么还是那么平静、乐观和旷达呢?究其原因,这与他中年之后学禅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经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信佛学禅,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即由一个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到佛教无物无我心性明静的人生观蜕变,用禅学理念来观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使他得到极大解脱。
禅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禅不仅来自印度达摩大师的传播,还来自老子庄子的道家文化传统。它的精义就是“无我”、“无为”的理念。禅给苏轼另外一种看待世间万事万物的思维方式,使他的思想进入那种自由忘我的境界
六、佛家核心思想?
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鸟巢禅师把这三个字通俗易懂地表达成十六个字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说、八正道和十二因缘。
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把社会人生的一切判定为苦,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原因,灭谛就是要人们消灭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谛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脱的途径,可概括为八正道。
扩展资料:
佛教观点:
1、否定宿命论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2、缘起论
《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
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七、什么是禅道?
禅道,一般指僧侣所修之道。
亦特指禅定之道。
佛家证入"定"的方法之一就是禅。
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八、佛家禅和道家禅一样吗?
佛家儒家道家都属于传统文化,佛家禅和道家禅本是一家只不过分门别派罢了。一个是唯物主义一个是唯心主义。
九、天人合一是道家思想,还是佛家思想,儒家思想?
我觉得不同的地方在于,道家天人合一的天指的是自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求回归自然并在精神和行为上与自然保持一致。
所以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以天为主体,强调的是天地自然的生态和平衡。
儒家天人合一的天则是指的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发展,认为人在行为上只有暗合天地法理才能无往不利,所以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以人为主体,通过对天地认识的加深,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使一举一动莫不浑然天成,强调的是和谐与统一。
从境界上来说道家的天人合一更加深远玄妙,以天地自然为主立意更大眼界更开阔。但从现实来说,儒家的天人合一则更让人能够接受,毕竟规律和法理是可以总结的,一代传承一代总是能有实现的那么一天。道家阐述天之道,儒家阐述人之道,这就是道儒天人合一的区别了。
十、佛家的新思想有哪些?
答:与人为善,放下得乐及好心态,得失有因乐观面对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