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宁玛派主要修什么?

66 2025-03-28 09:57 admin

一、宁玛派主要修什么?

宁玛派主修《大圆满》,大圆满妥噶观光,是通过心眼相连的晶管脉观察自己肉团心光,不是冥想,是实地观光。《大圆满》妥噶观光依次观察到金刚链,五方佛半身像,五方佛,十方刹土,文武百尊坛城。

二、佛教宁玛派的来源?

宁玛派的教法传承是与前弘时期【1】的法统一脉相承的。在禁佛【2】时期是采取极为隐蔽的方式进行传授。吐蕃王朝崩溃后,很长时间无寺庙、无僧团,只有一批在家俗人咒师维护法统,有的则采取在家庭中父子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法,法脉因而赖以不断(《青史》【3】上84页)。《青史》说,这些在家庭或居山岩的俗人对佛法非常敬重,也重修持。安达·热巴坚王【4】以前所有的《甘珠尔》、《丹珠尔》【5】他们都保持得很完整。过去吐蕃时期所译经典,大部分到今天我们都能看得到(《青史》上84页)。为什么这些俗人没有遭到灭法厄运?由于当时达磨赞普【6】破坏的对象是寺庙和僧团,还未来得及对付这些在家的信徒。《西藏王臣记》【7】说,有些外表是在家的俗人,实际是在家修持密咒金刚乘【8】的人士,他们没有露出出家人相,当时藏王和他的左右大臣都未注意到,故未遭到迫害。像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一切智者·耶桑孜巴【9】说,那时律乘教法【10】虽然衰落了,但大密咒金刚乘教法方面直到如今都未衰落过(《西藏王臣记》76页)。公元10-11世纪时期即后弘初期,就有人或自费或被派到印度、尼婆罗等地去学习经教;有些是把印、尼高僧迎请入藏传法,新翻译了大量密乘典籍。由于师承不同,所传教法不同,遂产生了派别,总称为新译密咒派或新派。如噶当、萨迦、噶举等派均属之。宁玛派的出现也在这一时期,开创人是素·释迦炯乃,他得到许多从公元8、9世纪时传下的密经传承,他将这些密经加以整理,组织成为体系,建邬巴隆寺,招聚门徒,公开传播,构成素氏的一大传承系统。当时除素氏外,尚有绒宋的传承系统、若氏家传系统以及后来隆钦宁提的传承系统。由于这些传承系统都是弘扬前弘时期的经典法要,遂逐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历史学家便称他们这派为前译密咒派,简称“旧派”。

  旧派的传承总分为两大传承系统,有直接传授经典的,称为经典传承;有发掘埋藏的经典进而传播的,则称为伏藏传承。

  除这两种传承外,还有其它方式的传承,如诸佛心传等等。不过上面所说两种传承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它则多不详了。第一、经典传承

  本派的传承最早应追溯到公元8、9世纪赤松德赞王【11】至赤热巴坚王之间,他们先后迎请了莲花生、法称、无垢友、佛密等天竺大师多人来藏,传出了宁玛派的九乘中最后三乘,即《摩诃、阿鲁、阿底三大瑜伽》【12】,并由白若咱那、玛·仁钦乔等人将这些密乘典籍译成藏文,总括为《经》、《幻》、《心》三大部,习惯称《经·幻·心》【13】,若按九乘次序应该是《幻·经·心》。现将三部大密乘的传法世系分述如下:

  1、幻《幻变网》的传承。《幻变密藏续》等是无垢友传玛·仁钦乔。玛传祖茹·仁钦迅鲁及吉热·乔炯。二师又传达吉·白季扎巴。达吉所传的称为钦浦派或要门派。达吉在藏卫弘传教授,后又发展到朵康,遂产生了“卫派”和“康派”。

  无垢友传聂·奢那古玛热,聂传梭布·白季耶协,梭布传鲁·桑结耶协,桑结传库隆巴·云丹嘉措,他们都是前弘期和灭法时期传持宁玛派教法的主要人物。他们中尤以鲁·桑结耶协最为有名,他在藏已得到了《经·幻·心》密典的全部传授,尚不为足,又远赴印度、尼婆罗、勃律等国取回内外密法一切续经使之流传,对密乘贡献极大。有人说前弘密法有三大传承时期:初期为莲花生、中期为白若咱那、后期为鲁·桑结耶协(《汉藏史集》【14】446-447页),鲁是公元9世纪赤热巴坚王时人,他活到公元10世纪初赤扎喜孜巴王【15】时代,据说他活了113岁。在前弘后弘两个时期,他承先启后起了很大的作用。热巴坚王时他又得到大钵阐布【16】的称号,地位很高,所以旧派的许多重要经典才能够保存下来(《青史》上141页、《智者喜筵》【17】上614页)。桑结传法给他的儿子库隆巴,库隆巴四传至娘·耶协炯乃,耶协炯乃才传到了素·释迦炯乃。

  素·释迦炯乃(1002-1062),通称素布齐,又称他为拉结·邬巴隆巴【18】。他得到库隆巴传下来的《经·幻·心》全部传授和前弘时传下来的其它教授,进行整理。首先研究哪些是根本经典,哪些是解释经典。在经的正文上又配以注释;在续部和修部上配以实修方便;在修法中配合了仪轨念诵等,使宁玛派教法在理论和实修方面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他又修建了卓浦寺,一时法缘很盛。从此宁玛教派的派名才大大地显著起来(《青史》上143-144页)。这一派称为宁玛派之“素”派。

  又库隆巴父子将法传给娘·协饶乔,协饶乔传娘·耶协炯乃。耶协炯乃的法嗣后来又发展成绒派或称为娘派,成为经典传承的另一支系。素·释迦炯乃收素琼·协饶扎为养子,传法给他使其继承法位。素琼意为小素,别名德协甲沃巴。小素的儿子名卓浦巴·释迦僧格,他从其父的弟子四大柱大师听受了《经·幻·心》三部密经教授和修证要诀,又从论·释迦降曲学《大圆满法》【19】,从达玛索南学《心品》【20】,往北方绛地【21】大弘宁玛派教法。卓浦巴的弟子很多,开的支系也少。素氏三代到此为极盛时期(《智者喜筵》上615-617页)。

  卓浦巴的高足弟子拉帷そ诙丶啄?1126-1195),节敦先与卓浦巴辩论,辩后得胜,卓浦巴大喜,遂将教授全部传授给他。他又得塞觉尊多吉传给他根本续经的讲解和实修细节,所以他所得到的宁玛派法要较其他“素派”人所得尤为完备(《智者喜筵》618页)。

  节敦甲那弟子甚多,最优秀者是他的侄子大喇嘛云丹松(1126-1195)(《青史》上162页),或称节敦·觉松。曾从叔父节敦学《修部八教》以及《阿鲁、阿底瑜伽》的续经讲解及实修要门(《青史》上165、168)。

  云丹松的有名弟子是锡布杜滋(1149-1199),最初在舅父处听受了《大圆满》“绒派”传规。舅父死后,便亲近云丹松,学习《心品》各种教授,以后又听受了“果派”、“绒派”、“康派”等不同的传规教授(《青史》上168-169页、《智者喜筵》上618页)。

  锡布杜滋的弟子达敦觉耶(1163-1230),参拜锡布得到锡布的全部教授。达敦的弟子即达敦思吉(《智者喜筵》上619页)。

  卓浦巴的另一传承系统是在他的弟子藏巴·基敦时开始的。基敦传藏那畏巴,畏巴五传至素降巴僧格。素的弟子即雍孜巴和降仰桑珠多吉二人(《青史》上188-189页),成为一系。

  雍敦巴名多吉白,是一位有名的宁玛派大德。1298年曾应诏晋京,元世祖赏赐了他许多财物。他受比丘戒时的法名是多吉绷(《青史》上189-191页、《智者喜筵》620页)。

  雍敦巴的弟子名嘎挡巴德协。此人在金沙江东岸德格修建噶陀寺【22】,使宁玛派的教法遍及于朵康地区,成为“康派”。卓浦巴的传承还有许多小支,详见《青史》、《智者喜筵》等书,这野就不尽述了。又《幻变》传承除素氏而外尚有若氏家传及徒传,传出续经讲解和灌顶实修,得法之人为数不少,大多弘传于邓坝【23】、藏堆【24】、芒噶和南北拉堆【25】等地。以上是以《幻变》为主的传承。

  2、经《集经》的传承。开始由印度大德达耶若期达以《遍集明了经》和《集密意经》传司陀热玛地拉,司陀传尼婆罗达磨菩提与婆复多罗二人。二师又传勃律的齐赞吉译成藏文,由他们三人又传鲁·桑结耶协(《青史》上201页)。&127;桑结传其子云丹嘉措,四传至素·释迦炯乃。释迦炯乃以下与《幻变经》的传承相同。总之《幻变》和《集经》的传承以后均汇聚于素氏之门(《青史》上201-202页)。以上是以《集经》为主的传承。

  在《经·幻·心》的经典派中,另一传承系统是以绒宋·却季桑布为主的。他与素·释迦炯乃约略同时,他不仅博通经典,还擅长五明,懂梵文,在西藏有班智达之称。绒宋大师得到有《经·幻·心》三部传承绒宋系统传持的密法以心品为主。

  3、关于《心品》的传承是起自莲花生大师,师以教授传拉朗·多吉杜炯,依次传至绒本·仁钦楚逞之间,成为一支。又前弘时期,由白若咱那传玉扎宁布,玉传至绒宋大师,此为《心品》传承的另一支。

  又邓隆塘卓玛【26】地方有一名为阿若·耶协炯乃的修道士,据说此人得有天竺七传、中土和尚七传的教授,他将教授传觉若·桑噶佐库和亚司本敦,此二人又将教授传与绒宋大师,这派传承称为《大圆满》“康派”(《青史》上211页)。

  又前弘时期,毗玛拉以教授传娘·丁增桑布、玛·仁钦乔和聂·奢那古玛热三人,后均由觉若·桑噶佐库继承。觉若又传于库·降曲畏,畏传琼传布·依畏,渐次传给绒宋大师,故绒宋大师拥有《心品》各派的教授,传法事业颇为兴盛。他的法嗣大多向朵康发展,以后的传承则不详了(《青史》上211页)。以上是《集经》传承和《心品》的一部分的传承。

  《心品》的传承并入《大圆满》后称为心部,又分为三部:心部、界部、要门部。

  心部的传承。心部共有十八经,前五经是白若咱那所译传,后十三经是无垢友所传授。或称心二十经(《西藏王臣记》82页)。

  心部的传承亦来源于印度,传入西藏后分为数支。先由印僧喜饶僧诃传佛密,佛密传无垢友,无垢友入藏传西藏大泽师聂·奢那古玛热。又佛密传白若咱那,白若先以教授传藏王赤松德赞。后来白若三赴朵康,又分为三次传授教授。首次传玉扎宁布,由此次第传授于梭布·桑结耶协,梭布传鲁·桑结耶协,成为心部传承中之一派;第二次白若咱那以教授传邦·桑结贡布,四传至玛尔巴·协饶畏,成为一支;第三次白若咱那回藏后又传觉摩哲莫和玛尔巴·协饶畏,六传至素2氏的卓浦巴等,此又为一支(《青史》上216页)。

  界部的传承。界部先是由印僧佛密传无垢友,无垢友传白若咱那,白若咱那传邦·木庞贡布,七传至郑达摩菩提(1052-1168),达磨把《金刚桥》【27】教授传给素穹巴(《青史》上215-236页)。以后广传弟子,各出传承,支系颇繁详见《青史》。

  要门部的传承。要门部分为两个传承系统:《甚深大圆满宁提》【28】的传承和《空行宁提》【29】的传承。这两系传持之法又多是伏藏法门。

  《甚深大圆满宁提》的传承。先由印僧喜饶僧诃传大善巧耶协多。喜饶僧诃以上的传承与《心品》相同。耶协多传无垢友,无垢友传藏王赤热巴坚和娘·丁增桑布,丁增桑布建伍茹的夏拉康庙【30】,将《宁提》等法埋藏庙中(《青史》上239页)。约在后弘初期,由邓玛·伦珠坚赞掘出伏藏,传出节准·僧格旺秋。节准又将《宁提》单传娘·噶当巴,娘将其分三处埋藏。30年后,绒那达的节贡·那波将一部分伏藏取出自己精修,并广传他人。约在公元1076年,朗仲伽巴达的香巴热巴又继续取出伏藏,在节贡取出伏藏约十年后,羊卓的向·扎西多吉也开发了伏藏,将这些伏藏经典向大众普遍讲说,并传其子尼邦(1158-1213),尼邦传觉白(《青史》上238-242页)。

  觉白或称古汝觉白,是尼邦兄之子,他得其叔传授《宁提》法门,后又广从名师学习新派密法并注重显教学习(《青史》上242-243页、《智者喜筵》上576页)。

  觉白的弟子楚西·僧格郊巴(1223-1303),僧格郊巴弟子梅龙多吉(1243-1303),梅龙多吉的弟子仁增·鸠摩罗奢(1266-343),鸠摩罗奢的弟子隆钦然绛巴。

  隆钦然绛巴(1308-1364),本名智美沃色。他在鸠摩罗奢座前求得《大圆满宁提》的全部教授,又在邓坝从阿奢黎迅努邓朱学《经·幻·心》等教授,依照《宁提》的教授解释《秘密藏续》经义,著有《宁提》法类数十种,总名《喇嘛央提》【31】,还著有《七宝藏论》,分别阐发了大圆满的要义,成为宁玛派《宁提》法门中最重要的论典。他曾到过不丹,把宁玛派的教法首次弘传于不丹地区。晚年又累次讲《空行宁提》。这一派的弟子很多,称为隆钦宁提派(《青史》上248-250页、《智者喜筵》上576-578页)。

  《空行宁提》的传承。是由印僧噶饶多吉传仁增室利增诃,僧诃传莲花生,莲花生传佛母耶协措杰,耶协措杰为利益未来众生,将大法作为伏藏埋藏。在公元12世纪时由白玛勒哲则将伏藏取出传杰赛·勒巴坚赞和雍敦·多吉白等人(《土观宗派源流》66-67页)。以上是宁玛派的经典传承,也包括一小部分伏藏传承。

  自公元14世纪以后,很少有经典传承的情况记载,从公元13世纪起,伏藏法门极为流行,很多人转向学习伏藏,如经典传承人锡布杜滋之子木局多吉就传持伏藏法,14世纪时的雍敦·多吉白也是一位大掘藏师。此时的经典传持者大多转入伏藏的传承中去了。第二、伏藏传承

  伏藏的来源是:前弘时期由连花生大师、无垢友、赤松德赞王、耶协措杰、鲁·南喀宁布、白若咱那、鲁·桑结耶协等人,先后将密乘经典法门埋藏于山岩土石之间。到后弘期时,逐渐有人将这些经典发掘出来,弘传于人,这些经典便称为伏藏法。《集密意续》、《密集续》、《幻变网》、《修部八教》、《如来总汇》、《文武百圣》、《阎曼德迦》、《马头金刚》、《金刚橛》等经典讲解、教敕、灌顶以及修法的仪轨事相等,皆是伏藏法要。伏藏中最重要者为《大圆满》,伏藏中所发掘出来的经书与经典传承所传之经典大多相同。不过,有的经书中当然有伪造改篡之事。伏藏之法,天竺古来就有,藏地其他宗派是屡见不鲜的。宁玛派的伏藏法从根本续到实修事相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智者喜筵》上623-625页、《降央钦则文选》39-44页)。

  至公元11世纪时,扎巴恩谢坚将所掘出之伏藏收集在一起,修建了以扎塘为首的108处道场收藏之。当时最重要的发现是发掘了《医明四续论》。至于宁玛派最主要的密典发掘是公元12、13世纪之时,由有名的上下大掘藏师掘出的。上掘藏名安达娘,本名尼玛沃色,或称娘热巴。他在洛扎的昆庭、扎森摩八吉和马沃角【32】等处掘出密宗最重要的法典和法器。他把伏藏大法传给其子安达·卓衮南喀白,南喀白传子罗丹,罗丹传子兑杜(《智者喜筵》上627、630、631页)。下掘藏师名古汝却季旺秋。他曾在洛扎的喀曲和朗格扎等处掘出《修部八教》、《密集》、《金刚橛》、《马头明王》等重要密法。他的弟子白旺钦继承了他的事业(《智者喜筵》上634-639页、《降央钦则文选》41-42页)。伏藏中最大的发现是《宁提》四部:

  《毗玛宁提》:暗藏在桑耶秦浦,由掘藏师邓玛伦杰掘出;

  《堪卓宁提》:系佛母措杰独得莲花生大师传授,由掘藏师白玛勒哲则掘出;

  《喇嘛央提》:此为隆钦然绛巴所掘,是广释《毗玛宁提》的书

  《堪卓央提》:亦是隆钦然绛巴所掘,是广释《堪卓宁提》的书

  上下掘藏大师等掘出之伏藏法是宁玛派根本典籍,作为讲解和实修的重要依据(《智者喜筵》上574、649页、《降央钦则文选》41、42页)。

  继上下掘藏大师之后,又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掘藏师,掘出了不少重要密典,尤其是还掘出了重要的历史文献。如公元14世纪邬坚林巴掘出的《五部遗教》等等。公元15世纪时,热特林巴将上下两大掘藏师等所掘出的伏藏汇集到一起,称为南藏。公元17世纪居美多吉在雅鲁藏布江南岸建敏珠林【33】寺,寺中讲修教典以南藏为主。公元16世纪仁增郭季定楚坚也掘出不少伏藏,并与前代所掘的汇集一起,称为北藏。公元16世纪北方绛地的扎西多吉在雅鲁藏布江北岸建艾旺噶巴却德道场,其子仁增阿格旺布始正式扩建为多吉扎【34】寺,寺中讲修教典则以北藏为主(《降央钦则文选》12、15页)。以上是伏藏传承情况,由于后期所有掘藏大师都各建寺庙,弘传自己所掘出的教法,遂以寺庙为单位,形成了各自的传承系统。

三、宁玛派与格鲁派谁厉害?

就目前而言,藏传佛教中最大教派应该是格鲁派。不过,在汉族地区,藏传佛教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宁玛派。

宁玛派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部分。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而代之。伏藏为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发掘出来弘传于世。

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但以宁玛派最为重视,有南藏、北藏之分,《大圆满法》即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

格鲁派

噶当派本是西藏最早出现的教派。噶当,意为佛的教诲或教诫,即用佛语来教导人们接受佛教道理。它的创始人是仲敦·加唯琼乃。1045年,仲敦从阿里迎来高僧阿底峡,并拜他为师。

阿底峡死后,仲敦于一O五六年倡建热振寺,以该寺为基础逐渐形成噶当派。该派的特点是强调戒律,教法以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为基础。到了十五世纪,宗喀巴以该派教义为基础,创立格鲁派。

四、宁玛派与格鲁派的区别?

区别:

1.分类不一样

宁玛派是面包,格鲁派是蒸蛋糕

2.原材料不一样

宁玛派是面粉制作的,格鲁派是鸡蛋制作的

3.口味不一样

宁玛派是酸甜口味,格鲁派是甜口味

五、宁玛派和格鲁派哪个古老?

藏传佛教的宁玛派比格鲁派更古老。

六、红教宁玛派六大寺院?

噶托寺和白玉寺位於甘孜州白玉县,

七、辟谷的英文,辟谷的翻译,怎么用英语翻译辟谷,辟谷用?

辟谷(inedia、英文辟谷的另一词为breatharianism,意为「吸食空气」。辟谷者称作inediate或breatharian)是用来修身的一种方法,通常在辟谷期间,不吃用火烹制的食物,只喝水和吃一些天然的食物,如桑椹,黄精等。

八、喝辟谷餐算辟谷么?

喝辟谷餐不算辟谷。因为辟谷是指尽量少或不进食固体食物,只摄入液体或低热量的食物,让身体得到净化、修复和休息。而辟谷餐虽然是低热量的食物,但仍然是固体食物,无法完全实现辟谷的效果。另外,辟谷需要经过一定的准备和调整,不能一时半会就进行。要想达到辟谷的效果,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延伸内容:喝辟谷餐虽然不算完全的辟谷,但对身体的调理和减肥仍然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为减肥或排毒的辅助措施。不过需要注意,喝辟谷餐不能替代正常的饮食,也不适合长期实行,应慎重选择和使用。

九、宁玛派的创始人是谁?

是索波切释迦琼乃。

宁玛派的创始人是索波切释迦琼乃。宁玛派的出现大约在10-11世纪时期即后宏初,创始人释迦迥乃,他首先整理旧密宗典籍,建乌巴龙寺,找聚门徒,公开传播,构成素氏一大传承系统。

十、格鲁派与宁玛派谁的势力大?

格鲁派的势力最大

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

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年)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它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也是最大的一个教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