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朝最繁荣是在什么时期?
武丁(公元前1250-公元前1192年),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位君王。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具有雄才大略和远大的政治理想。
相传,武丁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与下层民众比较接近。武丁长期在外,不能不认为是小乙的有意安排。
公元前1250年,商王小乙去世,武丁继任商朝君主之位。武丁继位后,想要复兴商朝,但没有得力的大臣辅佐。武丁因此三年不说话,将一切政事交由冢宰决定,自己则观察国家风气。
他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武丁利用傅说进行强化王权的同时,也在理论和制度上对采取了集中权力的措施,集中王权的方法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的君臣秩序。
二是改革用人制度,加强商王对官员的任免权。
三是改革祭祀制度,把神权掌握到商王手中。商代前期与王权对立的贵族主要是依靠神权。
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特别是通过对土方、舌方和羌人等方国部落的一系列战争。并统兵南征,深入荆楚之地,击败荆楚军,俘获甚多。对周边方国、部族的战争,拓展了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
武丁在位时,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
武丁是历史上一名君,武丁之道指贤明的政治。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的国势就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到了武丁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发展,国力趋于鼎盛,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在位59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祀为高宗。由其子祖庚继位。
二、蕨类植物在什么时期最繁荣?
蕨类植物在地球地质年代中的古生代极为繁盛。其中最为繁盛的是古生代中的泥盆纪和石炭纪。
古生代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代,开始于约5.42亿年前,结束于2.51亿年前,包括早古生代的伊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和晚古生代的泥盆纪(距今4.05亿年前~3.55亿年前)、石炭纪(距今3.55亿年前~2.95亿年前)、二叠纪(距今约2.99亿年前~约2.5亿年前)。
一般认为,古代和现代生存的蕨类植物的共同祖先,都是距今4亿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末期和下泥盆纪时出现的裸蕨植物。裸蕨植物在下、中泥盆纪最为繁盛,在它们生存的时期里,衍生出来的种类很多,形式也复杂。裸蕨植物远在晚志留纪或泥盆纪已经登陆生活,由于陆地生活的生存条件是多种多样,这些植物为适应多变的生活环境,而不断向前分化和发展。
石松植物是蕨类植物中最古老的一个类群,在下泥盆纪就已出现,中泥盆纪时,木本类型已分布很广,到石炭纪为极盛时代,形成了几乎遍布全球的高大的蕨类森林。到二迭纪则逐渐衰退,而今只留下少数草本类型。石炭纪和二叠纪因有蕨类森林而成为地质历史上的重要成煤期。
真蕨植物最早出现在中泥盆纪,到二迭纪时,大多数随二迭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而灭绝。在中生代三迭纪和侏罗纪时,又演化发展了一系列的新类群,是恐龙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一些至今生存。
三、丝绸之路在什么时期最兴盛呢?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四、在幼儿园时期,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幼儿园,是孩子一生中步入社会环境的第一步。这里,每一个在家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小宝贝们都会平等地在一起学习和玩耍,他们会遇到许多在父母身边不可能遇到的问题,学到许多家里无法学到的知识或常识,在能力上得到许多或者是进一步的锻炼。这些,在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是受益终生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独立性的锻炼恐怕是小宝贝们在幼儿园要学习的最首要的一课。
在家里,父母们会没有什么意识地倾向于帮孩子做一些细小的生活琐事,比如扣扣子、系鞋带、梳头发,甚至爸爸妈妈们在送宝贝去幼儿园的时候,会帮他们把小书包一直背到教室。父母的关怀无可非议也自然而然,但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就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他们要学会渴了自己用杯子接水喝,午睡前自己脱衣脱鞋,睡醒自己穿戴好,他们要学会自己上厕所,并逐渐熟练饭前便后自己洗手,他们还会学着在每次玩具课后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位……
这些早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不仅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也能够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孩子在能力和心理上都更加坚强。
2.我们都是好朋友
怎样和小朋友们相处是现在独生子女社会宝贝们面临的艰巨现实。
或许在上幼儿园之前,孩子们也会通过一些机会或途径有过类似的和其他小伙伴儿接触的经历,比如和亲戚的小弟弟小妹妹,或者在小区里一起跑过跳过的小朋友,等等。而幼儿园能够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空间去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不同的小朋友建立友谊,怎样处理各种人生之初的简单人际关系。
孩子们会在集体中学着如何接近其他的小朋友,并找到可以开始谈话的话题。“我也由这样一个米老鼠的水杯。”“嗯,我的杯子是我舅舅给我买的。”“我也有舅舅……”……未来的亲密挚友也许就是这样相识的。孩子们也会从中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领悟一些社会交往的技巧,比如他会把关注点不只放在自己的身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别人,比如他会用“你如何如何……”来代替说“我如何如何……”来开始和别人的交谈。而在群体中,他们也会慢慢学着如何能够让自己和让别人都感到快乐,以至于大家都感觉舒服。这些与人相处的经历已经锻炼对于他将来上学乃至在集体中工作都会有着很大的帮助。而幼儿园里也必然会遇到不愉快,和小朋友争吵或打架了,他们也可以学着怎样自己解决问题,怎样和好,怎样继续一同玩耍和相处。
人与人的相处是人生中无可避免也充满艰难和困惑的一个境遇。孩子们能从小实习和适应这些人生难题,总是对他们有一些好处的。
3.老师,请你帮助我
学会寻求帮助,或者说出自己的困难;学会和老师相处,其实也是孩子们可以在幼儿园里获得的一大收获。
会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在集体中会过于羞涩和胆怯。想上厕所尿尿不敢说,摔了疼了跌破了也不知向老师求助。不会做的事情也不问。
固然这与孩子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但他们的确需要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尽管在那些比较外向又会要求关爱或关注的孩子中间,想得到更多的注意会比较不容易,但这些孩子在锻炼着寻求帮助、讲出自己的困难的同时,其实是在挖掘和发展着自己内心的强力和自信,这是有助于孩子的情商的发育的。有研究显示,孩子如果能与他的第一个老师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爱的以及互动的关系,有利于帮助孩子在日后和其他老师或成年人建立良好的、富于建设性的、能动的关系。如果孩子能够从家庭之外的长辈那里得到肯定、温暖和威信,那么,这种积极的经验会促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去面对和处理其他各种各样的关系。
五、打仗时期什么最保值?
战争时期肯定是黄金和稀有金属最保值,而粮食、盐、水和钢铁及药品是最增值的。
有了粮食和水,就不至于在不能正常开火做饭、不能正常饮食起居的时候,可以保证肚子不饿、可以保证不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可以保证因为投入战斗、逃避战乱、躲避炮火有充足的能量,有维持生命和新城代谢的饮水和食物补充。
如果战争要到来了有钱人可以把房产、存款、债券、珠宝、首饰、古董、纸币什么的,兑换成黄金,黄金一般贬值的程度会相对小点,比钱值钱。
战争会让钞票迅速贬值,人们在黑市上的交易,便是一物换一物。黑市因为人们的需要而存在,所以黑市最不缺的就是食物,可它最缺的就是酒精,一是可酒精可长期保存,二来在战争中,医院,尤其是战地医院对酒精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三来酒精可被临时用作动力能源,抗战时,我国能源被日本封锁,为保证后方的交通运输,酒精就被用作汽油的替代品,整个抗战期间,我国的酒精业几乎处于爆发状态。
六、诺基亚什么时期最流行?
诺基亚最辉煌的时期是2006-2009年,尤其在中国市场,不管从市场份额和人均保有量都是顶流。诺基亚从1996年开始,手机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03年,诺基亚1100在全球已累计销售2亿台。2009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4.318亿部,2010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在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约为35.0%,领先当时三星和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20.6%、8.6%。
七、什么时期什么瓷器最值钱?
是元青花了! 大英博物馆里有一只至正元年的龙纹大瓶,价值2亿英镑!目前存世10多件!再着就是北宋五大名窑:官窑、哥窑、定窑、汝窑、钧窑。汝窑存世约70多件!~~ 明代以成化鸡缸杯为最,精品在宣德后的较好,洪武的釉里红也很不错, 清代是雍正乾隆时期的青花、粉彩为最佳!康熙的豇豆红 郎窑红都是精品啊!
八、西班牙在什么时期?
西班牙历史开始于伊比利亚史前期,其间经历了第一个全球性帝国——西班牙帝国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现今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及欧盟成员国的现状。
九、指鹿为马在什么时期?
指鹿为马是秦二世胡亥时期,赵高为测试朝中大臣,故意指鹿为马,颠倒是非,逼大臣站位。
十、吴国在什么时期?
建业 即南京.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建业,吴国都城。东汉建安十七年 (212),孙权在此筑石头城,改称建业。石头城,跨水而立,周围数十里里,设有子、罗城二重城,商业繁华,盛况非常。吴之名臣张纮以为此地有天子气,劝其主定都于此。 西周时期,建业为吴伯周章的封地。春秋时期,势力范围在江南地区的吴国,到第十九世吴王寿梦时变得日益强大,曾经联晋攻楚。公元前495年(东周敬二十五年),吴王夫差在朝天宫后山设立冶城,铸造兵器,此处便成为吴国的冶铸重镇。吴越之争以吴国灭亡告终。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令范蠡筑城以图消灭楚国,称霸江淮。这便是在建业建造的最早的一座城池,后人称它为"越城"。战国初年,越国本想征服楚国,结果反被楚国打败。楚国征服越国后"尽取吴故地,东至于浙江",置江东郡。楚威王熊商欲借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遂于公元前333年建城,置金陵邑。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 东汉末年,孙权在江东积极扩张势力,于建安十六年(211年)移治秣陵,并改秣陵为建业。次年,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城,"用储军粮、器械",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又称石首城)。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东吴最流行的民谣之一。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百姓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资,逆流而上供应定都武昌的东吴朝廷;所以孙权虽然于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决定建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并且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于武昌称帝,但在江东大族的强烈要求下仍旧还都建业。后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又一次执意迁意迁都武昌,结果也遭到举国上下强烈的反对,不得不再次还都建业。 孙权于黄龙元年秋,将都城从武昌搬回建业,住在原“讨逆将军”孙策的府第里,取名为“太初宫”。其后在周围筑起宫墙以加强防卫。直到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才在群臣的建议下改建太初宫,把旧的将军府全部拆掉。改建后的太初宫周围有500丈,南面开有5个宫门,其中正门叫做公车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分别叫做苍龙门、白虎门和玄武门。它的正殿称为“神龙殿”。 在太初宫的东面和北面,是东吴的皇家花园和皇宫卫队的营地,名叫“苑城”,可容纲3000多名贵族子弟同时在里面骑马操练。苑城的北部有一座苑仓,又称仓城,里面储藏着大量粮食和其它物资。在太初宫的西面,还有一座专供皇太子用的花园,叫做“西苑”。 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改称“建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