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元申的个人生活?
1975年黄元申与台湾影星史倩予在香港注册,后到台湾公证结婚。(摘自1982年《星云》作者:孔昭)
1976年9月13日,黄元申的儿子出生,取名黄吉梁。
1980年9月16日,再度添丁,诞下女儿,取名黄吉莉。
1987年黄元申和妻子、儿女移居美国,与定居在美国的父母团聚。 在这期间,黄元申返学进修英文,被校方安排在三年级读起,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他便连跳三级,完成了学校六年制的课程。(摘自1988年《香港周刊》作者:彭玉棋) 尽管在电影情节中往往将半路出家的弟子,看为受到感情、事业或金钱的挫折才决心削发为僧。但黄元申却是因为1984年拍摄《边城龙虎斗》,认识了皈依佛门的林国雄,偶然间接触到佛门道理,对佛学有了认识,并在林国雄的引导下,领悟出佛学的理论真谛,才对整个世界和人生有了不同的观感。 从此,黄元申开始笃信佛教,奉行斋戒,并与妻儿一同食素。(摘自1990年《电影世界》作者:华剑)
黄元申移民美国返港拍戏,闲时便在寺庙小住,带发修行,继后正式剃度出家,皈依我佛,作终身修炼。他立志长伴我佛,遁迹空门住在荒山佛寺内过着六根清净、与世无争的生活。昔日的红小生,今日的出家人,黄元申把尘世繁华抛诸脑后,他凭着坚定的信仰,从佛道而行,享得福乐。(摘自1990年9月27日《头条周刊》第116期 作者:萧家慧) 1989年影视红星黄元申推掉了近十部电影、电视及录影带合约,毅然隐退影视业,抛弃繁华参佛道。并在与妻及子女的协商同意下,来到香港大屿山宝林寺皈依佛门,潜心修道,研学佛法,求索人生真谛。 (摘自1992年《艺人出家搜秘录》、1993年《东方新地》)
1990年农历7月29日黄元申拜东南亚一带德高望重的圣一法师为师,取法号衍申。同年到九华山驻足20天,受菩萨戒,从此他以“上弘佛道,下化众生”为己任。 黄元申出家为僧的事件,令世人及整个演艺圈为之震惊。 (亚洲电视评)
黄元申在谈到为什么出家时说:“出家全是佛缘所定。在剃度前我早已倦怠世相,厌弃虚荣,后逐渐染濡佛法,感到心中豁然开朗,令我充实平静,遂萌发了出家皈依佛祖的决心。”他还说:“由于我经常流露舍家事佛的心愿,家中亲人早有预感。出家时妻子还算能够理解,和其他出家人比较,我就很幸运了。但我的父母是不愿我出家的,母亲见这么久了我仍坚决,也就随我。只是父亲直到现在还想不通。 ”语罢目垂,为人子而不能尽孝的歉疚溢于言表。
“听闻佛法,缘分注定“,过去拍戏时有很多问题在他的脑子里弄不清楚,许多人生问题在书中也找不到答案。接触佛法后,他感到很多问题都能解释融通。 黄元申对人生哲学、宗教和科学等问题深有远见,见多识广,言谈中不时留露出与世无争的恬淡和看破红尘的清高。 他是一个学无止境的人,他喜欢看书,满屋子都是书;他喜欢书法,练得一手好字。
出家后,黄元申在佛门里潜修苦行,过着夜不倒单的苦行僧生活。他是一位苦行僧,也是一位弘法僧。在大屿山修桥筑路,耕田种菜,不辞辛劳之外,还要讲经说法,普渡众生。(摘自1990年《城市周刊》作者:汪明贵)他戒了烟酒肉食,每天只吃两顿,午间过后到第二天早上辟谷不进食。 每天三点半起床,四点做早课,五点多吃早饭,七点开始诵一个多小时经,然后在寺院里种种菜养养花,现在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动手。 他不再练武功了,练打坐。他深有体会地说:打坐比练武功的作用大。他最大的感觉是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对以前常患的失眠早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常感睡眠不够。过去上宝林寺要四十多分钟,现在只要一半时间, 他说,这些都是“吃素”、打坐的结果。
衍申法师(黄元申)多次往来于香港与大陆丛林,参禅悟道,朝师拜祖。九江云居山真如寺是其师祖虚云老和尚圆寂之处,他曾代师父参拜师公舍利塔并考察了多处佛教塔寺,旅途奔波,十分辛苦,仍滔滔不绝地向人们开示说法,那份虔诚和利他的心愿很是感人。
当有人问衍申法师(黄元申):“你现在还有烦恼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有,我也是凡人嘛。但我能化解。用‘心’来观察烦恼,看透烦恼,烦恼便消失了。须知烦恼不是物,本是虚幻的,是由心生出来的。”
当采访他的记者问:“衍申法师你当和尚,观众失去了一位好演员,这多遗憾。”他淡淡地回答:“人生就是在演戏,过去我演影视剧中人物,现在我演宝林寺里的和尚,将来年纪大了,就是演老和尚啦!”充满哲理的回答,令人回味无穷。黄元申对人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一首诗云:
生命托化三世通,
死神来去无影踪;
事主不论贫与富,
大限忽来戏即终。
每句句首四字连起来读就是“生死事大”。莫非他是在说“名利事小”吗?把万众仰首的荣耀抛在身后,于深山常伴清灯古佛,这不正是他遁入空门的客观心境么?它道出了他坎坷半世苦苦追寻的人生真谛,意即要推崇生与死,超脱名与利。修身养性,明心见性,把握自我。 摆脱世俗的恩恩怨怨,去寻觅那方“净土”。“绚丽至极,归于平淡”,这是后人用来概括弘一大师李叔同的话,用在黄元申身上,一样贴切。
黄元申出家后有许多演艺界的朋友劝他回归演艺界,有许多导演仍找来约他拍片,但是他的出家决心已定,谁也没办法改变他。 当年“大侠”看透红尘 遁入空门法号衍申 难了尘缘 重回凡世
当年,由黄元申主演的《大侠霍元甲》一度使内地电视观众为之痴迷。 2006年12月19日霍元甲25周年大聚首,媒体爆出消息称,曾经遁入空门的黄元申2005年还俗美国。 虽然离开了寺庙,但是黄元申依然保持了十几年的僧人习惯,很少抛头露面。 为了寻找黄元申,制片方几乎找遍了香港熟悉他的所有艺人和圈内朋友。最后还是在香港友人的帮助下,才终于寻觅到黄元申的行踪。 并多方联系黄元申,争取让他出席本次活动。 然而,那么多人来了,唯独人们翘首期盼、曾令亿万观众为之倾倒、为之振奋、为之热血沸腾的黄元申却无法来到现场,这让现场嘉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不感到遗憾。
2013年3月香港亚洲电视台在《星动亚洲——寻访黄元申》专题节目里,透露黄元申已由美国移居内地,和儿子黄吉梁过着安稳的生活。
二、如何练习气功?自学可以吗?
想自学气功,其实也可以,当初我就是自己完全自学的,没有人来教导我,只能一个人逐渐摸索,实践体会。 自学气功,最好先明理,搞清楚什么是气功,气感是什么,气功态又是指什么,练气功要注意什么方面,以及应该怎么去练,才能把气功练好。 比如气感是指修炼气功的时候,出现于局部,身体一部分的特殊感觉。这个感觉有“冷热酸麻涨跳颤痛”等等。有的人意守下丹田,会觉得腹部发热。有的人练气功,出现气冲病灶这种事,在患处会觉得疼痛,涨麻。 练气功的时候,是有感觉的,而且感觉也不单单是指觉得体内有气在运行。遇到腹部发热,背后火热,手掌有电麻感,就要明白,这些是练功时的正常反应,和感觉。不要因此大惊小怪,慌忙惊异。 气感只是很普通的东西,不是什么好像很厉害的玩意。有些人,就是把气感当做了什么好像很了不起的东西,又因此苦苦追求这么一个练功时出现的感觉,结果很多人因此出偏。 就像练气功得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修炼时得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不能老胡思乱想,也不能总是身体僵硬绷紧,那样就不对了。 又比如气功态,这是指修炼气功,进入的特殊状态,通常是发生在周身,或者十分玄妙的境界。 比如禅宗的八触,就是在打坐修炼过程中,比如突然全身火热,仿佛有火在燃烧一样,全身就会大汗淋漓,当初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练小周天的过程中,整个身体仿佛被火烧起来一样,汗水就像黄豆一样滚落。 事后等我停下,发现衣服都湿透了,不过精力旺盛,内气充沛,有不小的进步。 又比如入静,入定也是属于气功态,这些名词术语,是近现代才有的,最好是搞明白它们的意思和内容。 在对气功功理这些有初步的了解后,你可以找几种相对简单的功法来修炼。不要去学所谓的“神功”,“高功”。 真正厉害的功法,都是师传口授,或者家族传承,市面上那些所谓的神功,牛逼哄哄的功法,不是假的,杜撰的,就是极其残缺不全。 练这种,是会出问题的。我就遇到过不少,练所谓九阴真经,六脉神剑,中功之流的。 学这个,得稳扎稳打,不能追求一步登天,或者所谓的速成,拜网上一些所谓的大师,比如了空这种神棍,什么给你发功,几天让你打通大小周天,通中脉,都是扯淡,忽悠人的。 真功夫是练出来的,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不是坐上一个“窜天猴”,嗖的一下上天啦。 至于如何练气功,其实别看气功各种各样,看得人眼花缭乱。说来说去,气功就三个主要核心。 第一个是调身,也就是身体姿势。有的是站着练,有的是坐着练,有的是躺着练,都是有其姿势要求,就是行站坐卧皆随意,也是一种身体姿势要求。 第二个是调息,也就是呼吸方式。气功呼吸方式很多,像什么腹式呼吸,自然呼吸,吸长呼短,呼长吸短,体呼吸等等。不过其中有不少呼吸,都是在修炼过程中,自然出现的,也就是功夫的一种体现,你若刻意去追求修炼,比如胎息,不仅练不出来,甚至还会整出毛病。 就像胎息中的闭气法,很多人都不知道,学这个需要跟服气辟谷结合起来,否则息微注不了,难以伏气定息。不明白的人,很多都因此上火,头晕目眩了。 第三个是调心,也就是意识活动。比如一些气功里的观想,存思,意守之类的,就是意识作用。 这三个便是气功三调,任何气功都是由这三个主要核心组合起来,只要你熟记把握三调,自然知道怎么练这个功法,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有些人经常跟我说老是记不住功法,其实记功法并不难,只不过是他们复杂化了。只要把这三个整理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去记,会省力很多,总比一股脑的把这些都记住好吧。 练气功其实并不难,看似气功好像很高端,玄奥,给人一种云山雾里,朦胧神秘感。其实,有很多气功都挺简单的,比如像真气运行法,六字诀,五禽戏,意拳站桩功之类,都挺简单易上手。 像练气功,还有注意的事项,这个最好知道。比如有精神病,神经衰弱,臆想症患者这种,就不适合练自发动功。 绝对不要练这种,会事的! 还有像什么刮风下雨,就不要跑室外练。打雷的时候,最好不要修炼,因为容易受惊,心定不了。还有修炼的时候,最好穿宽松的衣服,首饰手表这些,最好取下来。 有些年轻人,就是喜欢穿紧绷的牛仔裤,戴皮带,这就不利于气血运行。还有最好在练气功前,大小便干净。 以及吃太饱或者肚子饿的时候,通常不适合练气功。 还有,必须强调一件事。 练气功虽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你禁欲,但也要节制有度,不能贪欢纵欲。 像手贱(手yin),看一些下流的片子,小说,都是要禁止的。以及男欢女爱这种事,也要有度,一周最多一次。 否则你练气功,不仅练不出来什么,甚至还会消耗增大。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练气功是把体内散乱的精气,聚集起来,然后凝练“提纯”增强。 寻常人的精气能量是散乱的,所以哪怕泄身一次,也往往消耗不大。但练气功,特别是前期的人就不是了。 精气能量聚集,一但泄身,就会觉得丹田空虚,练出来的内气就流失掉了。 这种情况,只能到你以后,更进一步,精气能量稳固才能减少危害,前期都避免不了。 所以练气功得节制,不能纵欲贪欢,手贱这些也要禁止,不能放纵自己。 讲了这些,我再推荐几种不错的气功吧。 比如《真气运行法》,简单易学,男女老少都适合。还有《内养功》也不错。以及不需要意守的《意拳站桩》,《空劲气功》,《一指禅站桩功》。 还有像什么《鹤翔庄》,《易筋经十二式》,《八段锦》,《五禽戏》,就属于动功了,适合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练这个,最好动多静少。 还有我推荐你可以看看《气功荟萃》《遵生八笺》,以及《图解千年导引术》,《健身气功二百问》,也是不错的书。 若是有兴趣,还可以去气功吧(虽然现在废了),去精品区,看看我的几篇帖子,都是讲基础知识常识的,可以用来了解一下,我的贴吧名是“小白一枚♂”。(气功吧现已退出,帖子什么的,也都被人删掉。如今的气功吧,早就不是以前的气功吧,一群神棍疯狗,太过虚伪了。)
三、北郊主题曲的电影?
《北郊1936年》是由法国、德国、捷克联合制片的120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科洛维斯·科尔尼拉、凯德·麦拉德、诺拉·阿娜泽德尔、皮埃尔·理查德等主演,于2008年9月24日在法国上映。该片讲述了1936年,法国陷入了绝望境地的一家剧院舞台经理辟谷,想要自己组织一场戏剧演出以此来振奋自己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35年至1937年的法国。法国人民阵线(popular front)运动高峰时期,法国国际工会第一次带领工人阶级取得了国家的合法政权。在一批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的领导下,法国社会上上下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人权益斗争运动。劳资关系变得空前的紧张。在普遍的罢工和呼吁改革的压力下,许多工人确实得到了福利及待遇的提高。但是,在很多地方,工人的待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因为工厂的倒闭以及当时的经济大萧条,而陷入了更加艰苦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