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请问哪种英文字体书写快速,好看适合考试呢?

121 2025-04-01 07:21 admin

一、请问哪种英文字体书写快速,好看适合考试呢?

这是答主高中的某作文,现在我已经是北京大学大二的一名学生啦。

答主高一高二的时候画风还是那种比较草书很快很连的,直到后来提分瓶颈,开始钻研英文作文怎么再提高,于是便下载了衡水体作为手机屏幕每天看着 ,但也没有刻板去临摹,而是根据他的大概样子自己慢慢发掘,大概高三下刚刚开学就彻底成型了,(当时每天都积累好词好句好文章,甚至用这种字体誊写美国宪章那种)。其实真正考试写作文的字数不多120词,即使认真写也不会花费很长时间,何况平时多练习形成习惯,会无形中为你助力很多~

另外答主有自己除数学外全科的笔记pdf版本(答主全国二卷文科),主要是个人对每科高考题的套路总结和各科最精华的知识点 易错点总结,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想应战高考备战全科可以买的哦,因为是非常个人化的笔记,凝结了三年全部心血 而且样数多 价值大(我高考前只看那些笔记哦)!想要的小伙伴可以邮箱联系我geerge1228@163.com ,也可以搜索微信加我个人Yanna920200026 ,备注“笔记小伙伴”哦,因为是真的个人号,希望不被打扰~也希望可以为高中学弟学妹们提供我所能提供的帮助哈

另附英语秘籍开头的样子(英语笔记包含各类作文的套路写法,全篇的套路,高级各类替换词汇,好词好句好段好文素材积累,语法总结积累和考点,等等)

二、做PPT时,中文用哪种字体会比较好看?英文呢?

PPT的标题建议使用黑体字;内容建议使用适用楷体;西文使用无修饰字体,如幼圆、黑体在正文里;标题使用 亚洲黑体。这样的建议主要是从通用性上考虑de。

三、本人机车小白,想入手一辆250cc的摩托车,以后会换大排,所以想打好基础,适合哪种摩托车呢?

还可以考虑雅马哈r15,二手价格合适,也花不了太多钱,动力操控方面完全够玩的,而且熟练之后直接换大排不成问题。250国内没有特别好的选择,川崎还是一个阉割版本的。

四、在 E-ink 电纸书设备上(如 Kindle),哪种字体(中文和英文) 更适合阅读,或者说阅读效率更高呢?

和阅读效率有关的有字体、字号、字距、行距、每行字数、每页行数,以及其他一些排版设计的细节。由于题目问的是字体,我就主要谈谈字体,其他的简要带过。

对于要适合长时间的流畅阅读来说,中文的话宋体优于黑体,英文的话衬线体优于无衬线体。但在小字号下以及设备分辨率不高的情况下黑体和无衬线体的可识别性更有优势。

这里说的分辨率不是指长宽比,而是指像素(或点)的密度,也就是ppi或者dpi(dots per inch)。

一般电脑的显示屏的dpi大约在100左右(虽然通常说是72dpi,但如果你拿一把尺量一下显示屏的物理长度或宽度,再和像素数计算一下,会发现dpi一般比72要高。),印刷出版物应达到300dpi,手机普遍能达到300dpi,现在有些已能超过400dpi。

dpi决定了清晰度,但清晰度和观看距离也有关。巨幅墙面广告的dpi极低,甚至都不超过10,但看起来依旧很清晰,因为观看距离远。阅读电纸书的观看距离和阅读印刷出版物和看手机差不多,可以此为参照。

如果你的阅读器的分辨率能达到300dpi,那建议选择宋体和衬线体。300dpi就是和一般的印刷出版物分辨率一样了,一般的报纸、书籍、字典和以文字为主的杂志都会选择宋体作为正文字体,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你的阅读器分辨率只有150dpi左右,那宋体的显示效果可能不很理想,建议选择黑体和无衬线体。当然想尝试宋体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的阅读器分辨率介于两者之间,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宋体优先。

不建议用宋体搭配无衬线体,或者黑体搭配衬线体。因为字形风格差异太大,放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不和谐。

看到上面你可能有个疑问,手机的分辨率不也超过300dpi了吗,但手机上用的都是黑体啊。没错,但这主要是因为:1.手机上的文本极少需要长时间的连续阅读。(用手机看电子书的我很佩服他们的眼睛)2.手机界面为了显示更多的内容,字号往往很小。这就是上面说的小字号下黑体的辨识度有优势。3.这个原因可能有些争议,就是黑体可能给人更现代的感觉,手机、电脑这些现代科技的产物,或许不愿意让自己和传统有太多的联系。

我的电纸书设备是ireader t6(从不看网文,不要以物取人),我用的中文字体是汉仪书宋二,英文是Bembo

前前后后尝试了很多字体,不仅要考虑字体本身的效果,还要考虑中英文字体混搭的效果,也就是中英文混合的文本中两种字体的字形、粗细等相互间要和谐。当然如果你阅读的文本都是纯中文和纯英文的话那这个不是很重要。

一些常见的字体,比如中易宋体、微软雅黑、方正兰亭黑、Times New Roman、Helvetica、Arial等它们本身都是很优秀的字体,但是这些字体都太常见了,用它们怎么能凸显出你的*格呢?(^_^)所以下面我来推荐一些比较小众但质量也同样出色(甚至更出色)的字体。(有些字体,在我这个阅读器上,加粗效果更好)

中文部分:

0.汉仪书宋二

与一般的宋体相比字形更流畅些,转折处和起收笔的地方造型更圆润一些,不像有些宋体有僵硬、干枯的感觉。

1.文鼎PL报宋二

其实一开始我一直使用这个字体的,相比于汉仪书宋二我更喜欢这个字体的字形,但后来发现它和英文搭配的时候一些标点符号会显得有些奇怪,于是就改用汉仪书宋二了。想起来这个字体即使是在中文中的标点符号也有点奇怪,简体中文的习惯是大部分标点符号在字框中要靠偏靠角的,而这个字体的标点比较靠字框的中心,可能会不太适应。

2.汉仪字典宋

读的时候有种看字典的感觉,蛮奇妙的。

3.方正悠黑

阅读器自带的字体(507字重),字形比常见的黑体更敦厚优雅一些,还有其他好多字重可以自行搜索下载。(字重就是粗细)

4.汉仪旗黑

感觉在小字号下比悠黑效果更好(大字号下还是悠黑更好看,不过读书也不会有多少人把字号放得老大老大吧),一共十几种字重,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英文部分:

0.Bembo

衬线体。非常经典的书籍正文字体,字形优雅、古典。我实在是挑不出缺点来。

1.Times New Roman

衬线体。很经典的字体,虽说它不小众但我还是把它推荐上来,因为它是(我所知的)质量不错的衬线体里唯一带有完整的国际音标符号和其他各种奇奇怪怪的符号的字体。如果你阅读的内容有大量国际音标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符号的话那建议选这个字体,否则这些生僻符号就会回退到默认字体,就显得不和谐、有碍观瞻。

2.Garamond

衬线体。另一个经典的书籍正文字体,装饰感更强一些。事实上有很多Garamond,这里推荐Adobe Garamond。另外还有一个和它很像的字体叫Sabon,Sabon也有很多种,可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

3.Segoe UI

无衬线体。相比于经典的Helvetica和Arial,这个字体感觉更优雅一些,同时也没有太夸张的个性。这个字体有多种字重可供选择,能满足喜欢各种粗细的人的需求。

中文中还有楷体和仿宋也是较为常见的正文字体。楷体通常作为低年级教科书和汉语学习教材的字体,仿宋一般用于政府文件。在一般的出版物中,楷体和仿宋通常只用于正文中的特殊文本(如:引用、注释)的字体,这里不推荐将它们设为电纸书的字体。(其实有些楷体看起来还行,如果实在喜欢也可以用)

以上说的都是印刷字,如果有特别偏好书法字的,请另行搜索资料,虽然我强烈不建议将书法字或者其他具有很强风格的字体用作需要大量文字阅读的场合的字体。


接下来谈谈字号、字距、行距、每行字数、每页行数和其他一些排版设计的细节。

在专业的文字排版中这些内容都是有数字依据和比例关系的,不过现在的电纸书似乎不能精确地调整排版,只能有几档选择,所以我推荐下面的方法。

怎样确定合适的字号?拿一本印刷的书籍,翻开来放在旁边,对照着书上的字体大小去调整电纸书上的字体大小,以此为基础再根据你的个人喜好适当放大或缩小一些。行距也是这么个调法。注意在选印刷出版物的时候要选一本质量高一点的,最好是比较有名的大的出版社的,实在不行可以多找几本比对一下。不要找字典和报纸,因为这些出版物为了在有限的版面内放入尽可能多的内容,会把字号和行距都设得比较小。

字距就是左右相邻的两个字间的间距,这个一般的阅读器没法调,通常也不需要调。

每行字数每页行数与阅读器的大小有关,常见的6英寸阅读器,调完了字号和行距,基本也就确定了每行字数和每页行数,一般无需再调整。大尺寸的阅读器,可以尝试调整边距。更改左右边距可以调整每行字数,更改上下边距可以调整每页行数。参考依据和上面一样,也是拿一本书来对照。

其他排版的细节,比如开头空两格,比如上下两段之间是否要插入额外的间距,比如标点符号是使用全角还是半角。这些现在的阅读器能提供的调整的余地不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吧。需要一说的是开头空格和插入额外的段间距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段落间的区分更明显,通常只需取其一(比如我现在正在写的这篇文章开头就没有空格,因为知乎帮我自动插入段间距了),当然两个都做也没问题。


要让阅读效率高,就是要减少疲劳,就是要增加阅读的流畅度。(假设阅读内容你是能都看得懂的,因为如果看不懂的话,就会要停下来反复思考,甚至倒回去再读一遍,这效率肯定就高不了了)会导致疲劳和不流畅的因素有

字号太小或字体辨识度低,需要费神凝视仔细分辨这是什么字。

字体单调,缺乏节奏感(通常的黑体和无衬线体的毛病,也是阅读长文本推荐用宋体和衬线体的原因)

每行字数太少,导致眼睛频繁地换行。

每行字数太多,导致一行很长,换行时眼睛要向前移动很长的距离,也容易错行。

行距太小,阅读时容易错行,要花额外的力气来确认自己没有读错行。

行距太大,读完一行后眼睛要向下移动一大段距离才能找到下一行。

每页字数太少,导致频繁地翻页。

分段不清晰,缺乏语义上的停顿和休息。

要使阅读更流畅,就可以从以上几点入手去操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