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徒步明城墙花了我四个多小时的英语?
徒步明城墙花了我四个多小时英文:IttookmemorethanfourhourstowalkontheMingCityWall。
二、明城墙分布?
西安明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
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三、明城墙讲解?
明城墙是明朝时期北京城的城墙,是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也是北京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其简要讲解如下历史背景:
明城墙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约公元1406年),当时的皇帝朱棣命令建造北京城的新城墙,以保卫都城的安全,并巩固明朝的权威,北京城的城垣增加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规模和特色:
明城墙全城共有九门、二十四座角楼、仅剩五座完整的瓮城、两千七百多个敌楼、一百多条护城河,墙厚一丈多,布局严谨,构造恢宏,由于历经沧桑,现存的城墙不复当年辉煌,但仍然展现了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壮美和独特美学,被誉为我国古代城墙建筑的经典之作。
现状和保护:
如今,明城墙已经为了北京的文化遗产,从旅游角度来看,明城墙成为了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景点之一。此外,由于城墙的年代久远和历史价值极高,北京市着力加强对明城墙的保护工作,并通过修缮、复原和文化推广等手段,继承与发扬明城墙的文化精神。
总的来说,明城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的杰出成就。
四、明城墙门票?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是我国第一大城墙。
1、玄武湖段:30人民币;
城南段:50人民币;
城东段:1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2、半票: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持有效证件,60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老年人。
3、免票:城北段、石头城段、汉西门、光华门。
五、明城墙的故事?
关于这个问题,明城墙是明朝时期北京城的主要城墙,也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代表之一。明城墙的故事由来已久,其中最有名的故事是“千古一绝”的“单刀赴会”。
据传,明朝初年,北京城的城墙已经修建了一半,但因为资金短缺而停工。这时,有一位名叫辛汉的武将,自告奋勇地请缨修建城墙。他挑选了精干的工人,动员全城的百姓来协助修建,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将城墙修建完工。
然而,在修建城墙的过程中,辛汉与他的上司生了矛盾。一次,辛汉被上司召见,要求他交出城墙的修建图纸。辛汉知道上司是想拿走功劳,于是拔出了单刀,独自赴会,与上司进行了一场决斗。最终辛汉一刀斩杀了上司,将单刀插在桌子上,离开了会场。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除了这个故事,明城墙还有许多其他的传说和故事,例如曾经有一位名叫黄大仙的道士,在城墙上点燃了火把,用神秘的力量保佑北京城平安。此外,还有许多诸如“金钩银钩”、“九龙戏珠”等传说,使得明城墙成为了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建筑。
六、明城墙的文案?
1. 西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留存于XX市区的古城墙。雄厚方正,巍然耸立,给人以坚固持重和凛然难犯之感。
2. 西安古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古城墙是灰色的,有四层楼那么高!上面很宽,可以并排跑四辆汽车呢!
3.沿着城墙外面挂着一串又一串的红灯笼,非常好看也非常壮观!我们是从南城墙的“永宁门”上去的。我向天空望去隐隐约约看见许多风筝,十个小风筝排成一排,在空中翩翩起舞,像小鸽子一样上下翻飞。
七、南京明城墙现状?
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外廓城周长超60公里。现疫情防控期间,进入明城墙景区需实名登记工作。其中明城墙解放门至玄武门段,每年3月盛开的樱花、清澈的湖水,构成了一幅山水城林春日画卷。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是我国第一大城墙。
明城墙违背了古代的制做标准,主要建筑呈现的是不规则的形态,城墙是依山的形状与地势建立而成的。
明城墙南以外秦淮河为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纳山丘入城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
明城墙无论是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等诸方面,都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个宏伟构建。
八、明城墙筑特点?
明清城墙巍然耸立数百年不坍塌,墙体不开裂,砖块粘合剂强度甚至比现代水泥还牢固,这是先民的独特工艺。古代城墙通过城门沟通城内、乡下格局,关联设计也是城墙要素之一。“城墙上有美”,城楼、角楼、牌匾等设计,体现古人在城墙建造中独特审美理念。
九、明城墙有多长?
13.74千米。
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
十、西安明城墙来历?
西安明代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城堡。
西安城墙上碑文记载,西安城墙系明洪武三至十一年(公元1370—1378),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向北、东南面延伸扩建而成的,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墙高12米,基宽18米,顶宽14米;东、西各长2.65公里。南北各长4.2公里,周长13.7公里,呈长方形,鼓楼、钟楼耸立其中。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
登上古城墙,举目环视,建筑雄伟、气派卓然。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门。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还有通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旧的四城门及瓮城,是用青灰砖垒成的,城周有角台98座,上均筑有角楼;南门东侧有魁星楼一座;四周均有登马道;6千个垛口上面扦着黄色的印有飞龙、麒麟之类的三角旗。城外廓有条护城河,四门跨河处设有吊桥,是守城者一道有形的屏障。城墙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四周环绕着又宽又深的城河,正对城门处设有可以随时起落的吊桥。吊桥一升起,进出城的通路便被截断。
明代西安城垣曾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西安古城堡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为我们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追忆历史: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落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鲸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隋代。
● 特 点: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 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游览西安古城墙,对形象具体地了解古代战争、城市建设及建筑艺术都很有意义。城门名称由来: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