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泉州古城理念?

130 2024-01-04 05:35 admin

一、泉州古城理念?

泉州古城的地方建筑特色与城市风貌,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建筑 理念和风格,又融汇了多种宗教和外域文化,直到今日,仍然以其独特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泉州的城市名片。

二、泉州古城文案?

泉州是世界各种宗教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的典范。

历史文化古城,海上丝绸之路。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出发点,遥远东方的明珠在世界闪烁。

三、泉州古城范围?

第一、泉州南少林:泉州南少林寺位于泉州母亲山——清源山北郊,正名称镇国东禅寺,故俗称北山;峰峦之间经常有云霞围绕。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主景区距离泉州城市区有三公里。清源山位于福建省四大名山的尤溪县,千奇百怪,素有“海滨邹鲁”、“闽中明珠”之美称,是一座满载历史积淀的千年古县。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三十六洞天,十八景胜闻名于世,其中特别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最为闻名。

泉州的崇武古城

第二、崇武古城:我国目前仅存比较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岛之上。是我国古代东南海域的一座抵抗倭寇的名城。崇武半岛在我国古代的海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范海盗倭寇,江夏侯周德兴在崇武建立城池。初筑时,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天六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非常严重的损失,借此教训,劝募大修。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总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在这里,兴修城防,演武练兵,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以及城防设施。清代又进行了比较大范围的整修,这个时候全城的周长是两千五百六十七米,南北长五百米,东西宽三百米,基宽五米,墙高七米,有窝铺二十六座,城堞一千三百零四个,箭窗一千三百个。四边设门,东西二个门建有月城,城墙上建有烽火台、了望台和放铳炮的虚台。

泉州的开元寺

第三、开元寺是黄守恭献地所建立的,尊奉黄守恭和他的子孙为檀樾主。该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开元寺。该寺名僧辈出,寺内有名闻中的东西二塔等景观。目前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一、建寺传说泉州开元寺的檀樾主黄守恭,为轩辕黄帝子有熊氏之后。泉州开元寺风景照(16张)据《江夏紫云黄氏大成宗谱》记载,黄守恭为黄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孙,生于公元629年,卒于公元712年。黄守恭为官泉州(另说,黄守恭家中种桑养蚕,为泉州最早的桑蚕业开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庄。有僧名匡护禅师,向黄守恭求地建寺,黄不给。匡护禅师遂朝来暮往,殷勤日久。黄守恭对匡护禅师说:“若欲吾地,待吾后园桑树开莲花。吾将舍地给你。”匡护禅师欢喜而去。第二天,匡护禅师又来,对黄守恭说,你后园的桑树开了莲花,请去欣赏。

四、古城泉州介绍?

泉州古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泉州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在宋、元、明、清等朝代,泉州古城也是商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中心之一。现在,泉州古城已经成为了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旅游、商业等多种元素的城市。

五、泉州古城景点?

答:泉州古城景点必看的7大古迹如下:

1)泉州开元寺

该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开元寺。该寺名僧辈出,寺内有名闻中的东西二塔等景观。目前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2)泉州府文庙

  该庙位于泉州市鲤城区中山中路泮宫内。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七年(982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大观三年(1109年)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

3)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为了奉祀海神妈祖而建造的。根据《莆田县志·泥州志》的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生,自幼聪颖,能踩浪渡海,救过许多遇难的渔民。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在湄州岛湄屿峰上羽化升天。人们为了纪念她,当年就在湄屿峰立庙祭祀,故这里的妈祖庙是世界各地妈祖庙的祖庙。

4)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也叫麒麟寺。创建于伊斯兰历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积约二千五佰平方米。主要建筑分为大门、奉天坛、明善堂等部分。

5)通淮关岳庙

  通淮关岳庙位于鲤城区涂门街,是泉州古城祭祀文(孔子)武(关羽)圣著名古迹之一,主殿奉祀关汉亭侯、岳忠武王,配祀历代著名忠武将士24位,左为三义庙,奉祀刘、关、张、配祀孔明、赵云,右为崇光先殿,奉祀关羽三代祖先。庙存宋朱熹《正气》、明张瑞图《充塞天地》古匾等重要文物。

6)泉州承天寺

  泉州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一度改称“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宋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有榕径午阴、偃松清风、塔无禽栖、瑶台明月、卷帘朝日、推蓬晚雨、方池梅影、啸庵竹声、鹦山暮云、石如鹦鹉十景。

7)泉州府城隍庙

  泉州城隍庙为泉州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历来庙内常常举行降雨、祈晴等斋醮法事,清代官方增加春、秋两祭,城隍信仰深入民间。此外,泉州府属各县城隍庙,每年均要到泉州府城隍庙内谒祖请香。

六、泉州古城标志?

对于这道题而言,我们要先明白一个概念,什么叫古城的标志?也就是说,一种事物,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这座城池,这也就是这座城的标志。那泉州古城的标志是什么呢?

首先,泉州古城我们又叫它刺桐城,刺桐花也是泉州市的市花,所以刺桐花就是古城的标志之一。当然,外地朋友们对于泉州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清源山的老君岩和开元寺的双塔,他们也标志着泉州古城,标志着一段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

七、泉州古城保护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重点保护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名城中涉及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沟河、鲤城区中山路骑楼建筑、古树名木等的保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八、泉州古城的由来?

 

一、泉州古城(温陵、刺桐城、鲤城)

 

泉州别称温陵、刺桐、鲤城。

泉州唐时原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丰州属内陆港口,交通不便,地面狭窄,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因地理形势变化,今泉州城区处陆地升高,清源山下水流冲积,水泽变为陆地,交通方便,范围宽广。因此,唐·久视元年(700年)及景云二年(711年),州治向东南南移5公里,即今泉州城区。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罗城,有翼城。”至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已有夯土版筑的城墙。随着泉州社会、经济、人口等繁荣发展,自唐初筑城后,经唐·天佑三年(906年)王审知筑子城,唐·天佑间(904~907年)王延彬拓城西地至至清·道光的九百多年间,罗城先后修筑27次。泉州古城从无到有,“屡广而大,屡增而高,屡培而厚,屡易而坚”,从3平方华里,扩至20平方华里,最终达到30平方华里。

泉州城有护城河、外濠七条,城内河支沟(今称“八卦沟”)五条,构成密如蛛网的排水、交通系统。古城内外,大小桥梁不下百座。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一·地理八》:“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故称刺桐城。

清·顺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年),福建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依关东式改造泉州府城,古城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

九、泉州有哪些古城?

泉州的古城有。泉州市区本身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市区内有很多的历史古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还有惠安的崇武古城。

十、泉州崇武古城还有什么古城?

石狮永宁古城,晋江福全古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牯牛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