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租界和上海租界区别?
天津租界与上海租界的对比。
天津租界的数量很多,有八九个。上海只有两个。但是上海的两个都是庞然大物,按面积,每一个都相当于或超过天津租界的总和。按人口,更是远远超过。天津的租界,最多只有三四万人,总人口最多十几万。上海两租界人口约两百万人。
天津租界似乎影响的华人可能主要还是中上层,如英租界五大道那些,对于普通市民的影响似乎远不及上海。
天津租界的文化远不及上海是肯定的,但还是有的吧,可能大部分都迁走了。不像上海,再怎么迁,还是会剩下不少。
二、上海租界范围?
上海租界在当时主要划分为法租界、公共租界、公共租界日本区, 法租界位于曾经的卢湾区 , 目前已并入黄浦区 , 公共租界是现在上海市的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的部分区域 , 公共租界日本区主要位于苏州河以北的地区 。
三、上海租界人口?
1936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上海租界内的华人超过170万,外国侨民不过7万。且这仅是在册人口,即缴纳租界税赋的人口,不包含流动人口。
四、上海除了法租界还有什么租界?
有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美租界以及公共租界。
黄浦区,就是外滩一带一直到人民广场,是以前的英美公共租界,以外滩为代表。
虹口区,是以前的日租界。
卢湾区和徐汇区,是以前的法租界,那时候还属于郊区,留下了很多别墅和幽静的马路。如复兴路,衡山路,新华路等等。
杨浦区,是德租界。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称《上海租地章程》)设立上海英租界。此后,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辟设。1854年7月,英法美3国成立联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从联合租界中独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 在租界中,外国人投资公用事业,兴学办报。租界当局负责市政建设,颁布一系列租界管理的行政法规。租界也成了中国人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的制度的一个窗口。
五、上海租界与天津租界哪个面积大?
上海与天津相比,天津市的面积大一些。上海市,简称沪或申,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天津市,简称津,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总面积11966.45平方千米。
六、上海有多少租界?
解放前上海有3个租界,分别是:英租界、美租界、法租界。
1、英租界
上海英租界从1845年11月设立开始,至1943年8月结束,历时近百年。在近代中国史上,上海的外国租界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租界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美国领事向苏松道台要求划虹口一带为美国租界。次年,以口头协定,以苏州河北岸虹口地段为美租界。
3、法租界
1849年4月6日法国与上海道正式签字换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上海法租界是法国在旧中国四个租界中面积最大、发展最好的一个租界。法租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并在1943年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七、上海有哪些租界?
日租界英租界 法租界合称公共租界参考 上海历史书
租界分成2个部分,都是从小到大逐步扩大的:1. 上海公共租界(又名英美租界,含日租界):最大的时候面积扩展到33503亩(22平方千米),东面扩展至周家嘴(今平凉路军工路转角处);北面的边界到达上海、宝山2县的交界处;西面一直扩展到静安寺。整个租界划分为中、北、东、西4个区。2. 上海法租界:1914年法租界扩展至15150亩(约10平方米),主要位于上海市的卢湾区(已并入黄浦)和徐汇区两区内,东部狭长地带则伸入今黄浦区。其中著名的地段有霞飞路(淮海中路)、贝当路(衡山路)、福煦路(延安中路、金陵西路)、小东门(城隍庙一带)等
英租界:1845 年 11 月 29日,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 G.Balfour)与苏松太道员宫慕久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黄浦江以西地段为英租界,占地830亩。1848年11月27日, 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R.Alcock)与上海道(苏松太道此时自松江移驻上海, 一般人称之为上海道)道员麟桂商定,扩展地区西北至苏州河,西至洋泾浜,占地2820亩。美租界:1847年,美国代理领事文惠廉(W.J.Boone )向上海道员要求划虹口一带为美租界。1863年6月25日, 美国驻沪领事熙华德(G.F.Seward)与上海道员黄芳议定,自濠沟起,沿苏州至黄浦江,过杨树浦地段,划为美租界,占地7865亩。公共租界:1863年9月20日,英租界与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占地10685亩。1870年起, 公共租界越界筑路,经1898年以后的屡次扩展,1899年扩展至泥城桥、跑马场以西地带;至1930年,共扩展占地15893亩。法租界:1849年4月6日, 法国驻上海领事敏体尼(de M ontigny )与上海道员麟桂划定上海县城北门外地带为法租界,占地500亩;1861与1899年屡次扩展,至1914年,共扩展占地15150亩。
八、上海租界的历史?
解放前上海有三个租界.他们分别是1845年11份开始设计的英租界,直到1943年结束。
第二个是美租界:从清道光1847年美国领事馆向苏松道台要求划虹口一带为美租界;第三个是法租界:是1849 年法国与上海道正式签字换文,也是方式在上海最大的租界直到1943年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九、上海租界什么性质?
租界是指拥有行政及法律自治权的外国人居住区。
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土地国有化)。
在中国,租界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比如上海,天津,武汉等。
十、上海有几个租界?
五个。有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美租界以及公共租界。
黄浦区,就是外滩一带一直到人民广场,是以前的英美公共租界,以外滩为代表。 虹口区,是以前的日租界。 卢湾区和徐汇区,是以前的法租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