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蜀道难中用哪些手法描写蜀道的危和高?

51 2024-01-02 17:16 admin

一、蜀道难中用哪些手法描写蜀道的危和高?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01 教材学习提示

唐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李白、杜甫是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伟大诗人。李白擅长古体诗;杜甫诸体皆擅,在律诗方面成就尤高。

《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这首诗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诵读时,一方面要感受杂言古体诗的参差错落之美,另一方面要想象作者笔下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02 具体授课过程

一、问题导入,初感文本。一开始我列举了其他诗人笔下关于蜀道难的一些诗句,然后转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出问题,蜀道难,难于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全诗,读完后回答问题。可以得出相应的难是,难于攀越,行走,开通……

二、问题追问,进入文本。基于上面的问题,追问学生,李白是写了什么内容来表现蜀道的这些难?于是学生回到文本定位内容,理解诗句后,得出答案,具体是蜀地的历史,山形,景物,行人感受……

三、出乎其外,整体联系。进入文本后,还要能从文本中出来,从整体的结构上观察特点。我问学生,这些内容的顺序是什么?李白是用什么将它们串联起来的呢?学生能够寻找到内容间的关系,是由高到险到祸,由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串联起来的,一唱三叹,叹高难行,叹险可畏,叹祸之烈。

四、鲜有体调,奇之又奇。以评价衔接过渡,引入诗歌赏析部分,让学生说出自己感知到的诗歌奇绝的地方。具体可以是丰富的想象,手法的多样,抒情的强烈……

五、笔势奇崛,词旨隐跃。沿着“奇”这一语境,引导学生探寻主旨。具体可以是对友人的关怀和劝慰,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最后以欧阳修的评价作结。

03 授课效果及反思修改

1.学生对李白的喜欢程度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我本来还以为《蜀道难》这一课学生没有那么喜欢,因为它不像《孔雀东南飞》那样有故事性,结果学生却反应激烈,积极回答问题。让我上课上得情绪高涨,对应地也碰撞出许多精彩的对话。

2.学生积极性最好的问题是奇在何处,以及主旨是何。当我说完问题后,学生就积极回答问题了,答到了夸张、传说、侧面、意象,而且还答出了句式,还有同学提出了视角的变化。而今天在理科班上,还有学生关注到了标点符号,关注到了押韵的情况,我也顺势引导她们关注到读这些韵时口腔的打开情况,并且和《蜀相》的韵做了一个小小的比较,学生立马感知到《蜀道难》的音韵流畅激昂。

3.问题的导向应该明确,必要时可以进行示范引导。昨天在文科班授课时,我是先问“蜀道难,难于什么?”,学生第一反应是难于高,难于险,在我引导过后才转换的思路。所以我想应该是我的问题,于是在理科班我就明确了问题,并做出了示范,在示范下学生就明白了是填什么内容。

4.问题设置上尽可能纵深进行,问题间要有关联。在文科班,我接着是问学生李白是如何体现的这些难的?并没有去抓到内容和“难于”之间的关系。于是今天在理科班我就做了调整,变成了“蜀道什么,难于什么?”先引导填写“难于”什么,然后再在前面提问,让学生对应去思考,针对性更强一些。

5.板书所写的内容,应进行斟酌筛选。昨天在文科班上课时,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三次重复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完整句子,说实话还是有点花时间的,我下来后思考,其实没有必要去在黑板上板书,或者只需要写“3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亦或者写“3次蜀道之难”,更多是要去强调一唱三叹的效果,这个内容让学生在书本上圈画出来即可。

6.平时还需要继续积累相应的语言素材,锻炼自己的语言描述能力。文科班讲述第二部分的景物内容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描述并不太满意,我觉得应该再讲场景描绘得更好,所以啊,我应该再多积累内容,这样上课才能从脑海里随取随用。所以我昨天结束课程后,自己下来又对这个场景进行了描绘,只有我讲得形象贴切了,学生才能更好地身临其境。虽然说这里面有学生自己的想象,但是老师的语言引导也是必要的。

04 一点小感受

这是我工作以来,在课文教学板块,第一次没有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我平时上课喜欢用课件辅助教学,因为问题打在屏幕上,会更加清晰,同时像背景材料这些内容也能比较清楚地呈现出来,所以课件的辅助教学是很好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容易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比如说有老师会在课件上打很多文字,然后照着课件念,这样的情况长久下去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基本功会退步,因为你不会再去花时间来整理你的思路,整理你的表达,你的课堂变成了以课件为中心了,老师的主动性在降低,这是一种不好的发展趋势。所以啊,并不是说老师不能用课件上课,而是要明白,课件是用来锦上添花的,不是用来喧宾夺主的。

一名老师,既要做到能用课件教学,更要能做到不用课件进行教学,当你没有课件的辅助后,你的问题要如何表述更清晰?你的板书要如何呈现你的教学思路?你的语言表达要如何去进行?这些都在倒逼老师去着眼于自己的专业能力。当没有课件时,如何避免让学生觉得这堂课会变得枯燥?如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是考验?

而这次的无课件教学,让我觉得体验感很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尝试在课文教学中用无课件来进行教学,来提醒自己修炼基本功,认真品读文本,认真思考如何引导教学,期待每一次课堂,每一次在课堂上和学生的对话,思维的碰撞。

二、蜀道难中蜀道的哪些句子特点表现了蜀道的难?

李白在蜀道难这首诗中,表现了蜀道的难的句子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意思是,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诗人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三、“蜀道”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古代叫“蜀道”,今天还叫“蜀道”吗?

应该是在四川西部一带,今天还叫蜀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和古代的判若两样了,现在的蜀道已不是难于上青天,而是天堑变通途了!

四、剑门关蜀道海拔?

剑门关海拔最高的地方是仙峰观,高为1315米。

剑门关风景区,地处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景区组成了剑门关风景区,总规划面积为84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姜公祠、姜维墓、剑阁道、七十二峰、小剑山、邓艾墓和钟会故垒等。

剑门关是由于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其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于一体。

剑门山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中,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龙门山麓的剑门洪积堆,所以形成了巨厚砾岩,露出于地表,称之为城墙岩群剑门关组,也称做剑门关砾岩。

五、蜀道集团前身?

前身是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省属国有企业,于2021年5月28日揭牌成立。

蜀道集团十四五发展目标是,到十四五末, 集团资产总额超 16000 亿元,年营业收入超 3000 亿元,年利润总额超 150 亿元,“世界 500 强”排名进一步提升,资产证券化率大幅提高,AAA 信用评级企业至少 5 户,高速公路、 铁路运营及在建里程分别超 12000 公里、8000 公里,从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企业。

六、蜀道的地形?

蜀道,一般指关中平原、秦巴山区、成都平原三大地形区。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七、李白蜀道原文?

蜀道难

李白 〔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八、蜀道路线?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诗仙李白曾作《蜀道难》一诗,具言蜀道之艰难。

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九、写蜀道+古文?

蜀道难

唐代 ·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十、蜀道有几条?

蜀道有一条。因为蜀道是指连接四川盆地和中原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只有一条,也就是通过川西北地区的山区,穿越峨眉山和青城山的那条。蜀道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路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在蜀道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项目,有很多游客前往游览蜀道的壮美风景和古代文化遗迹。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蜀道的交通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它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走廊之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