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冥想时脑子里想什么?
冥想的时候脑子里最好要放空,注意眼观鼻,鼻观心。不要刻意去想东西,也不要刻意去想放空,慢慢掌握呼吸的节奏,慢慢掌握冥想
二、冥想的时脑子里想些啥?
冥想的时候,大脑处于放松的状态,是在想当下发生的事情,例如呼吸的气息,以及整个身体的位置和感觉都有周到的不境和声音
三、有哪些与别人交谈时的说话技巧,不会被别人套话?
少说多听,多提问,让对方多说就好,保持微笑,认真听。这比什么都重要
四、别人说话时头疼怎么回复?
安慰确实没用,语言都是虚情假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是最实用的。有一种懒人就是不愿意解决问题,只想懒着等问题自动消失。这种人没资格求关心,别人给出了多种解决头疼的有效方法,然而头疼的人却还怪关心他的人让他干这干那,既然对方不接受关心,那干脆收回你的关心,让他继续头痛吧!
五、为什么有人讨厌别人说话时夹杂英文?
我爸有一个朋友,非常看不惯他们公司的人说话都是
“诶,Amanda,你帮我check一下这个文件好么”
“今天我schedule了一个appointment,我可能要晚一点,你不用等我”
“Eason,去楼下帮我print一下这个文件好么,还有,帮我拿一杯cappuccino·”
这种典型“外企语”
于是
他每一次打内线都会用央视翻译腔,一字一顿说
“喂?请问阿曼达女士在么?”
“(对方)……谁?”
“(一字一顿)阿曼达女士,”然后优雅轻吐,“Ms. Amanda”
……
……
平常见面当然也不可能放过
”早上好呀,伊森先生,”
“你好爱丽丝女士,罗伯特先生找你”
长此以往,几乎所有受到他“语言攻击”的人都不行了——“行了,大哥,我们错了,你继续叫我李狗蛋,成不?不装了,大哥,不玩儿洋调子了,自打脸成不成?”
(顺带一提,我把此事讲给我的高中小伙伴他们纷纷叫我吉尔伯特女士……真的是语言暴力大家可以回去自己试试)
我个人倒没有厌弃到这种地步,但也相当不提倡说中文时穿插英文的行为——至少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在发生在自己身上。
其实,好好说中文,好好说英文,并非难事。
“这个英文词在中文里没有确切的翻译,我只能这么说”的情况其实在日常对话中没有那么常见。
而且一般这种时候会说,“我不知道中文怎么说,但是英文词XXXX,你懂吧”
包括写文章的时候,为了文体严谨统一,谁会主动穿插英语词外与此?就算不得已穿插也要随后附上翻译。
再复述一遍
好好说中文,并非难事
“这个词在我脑海里第一蹦出来的就是英语词”都不是理由。
关注我的部分人可能知道我从小在日本长大,说实在话,我无法用中文表示的日语词语多了去了——难道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直接蹦日语?因为“没办法,脑子里第一蹦出来的就是日语词”么?
我总会寻找另一种表述方式,并且尽量避免将日语逻辑搬到中文来。
日语不应该成为我在中文表达上的一种阻碍。
英语同理。
很多人误以为英语词汇量,短语,句式的大储备,提供了表达语义的捷径
大错特错!
错的离谱!
什么“大多数人考过英语六级,这个词他按理懂”都不是理由。
依赖于对方的理解能力而不努力去尝试使用现用交流语去表述是一种懒惰,对于自身语言能力没有丝毫益处,甚至助长对语言的一知半解:要知道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就是混搅两套系统的背后逻辑,直接无视章法胡乱用,破坏两边句法结构——最可怕的是一圈下来还不自知。
这种残破不堪,三脚猫功夫,半瓶水晃荡的句子遭致反感竟然还装可怜哭诉,“怎么大家说我装逼,我并没有,唉,现在的卢瑟,怎么什么都看不惯”
……
……
我已吐槽无力。
——好好使用对话语言,这是一种礼貌。
其实这个题目底下那些学法语的,德语的人的答案说得还不够清楚么?
无论对话者英语水平如何,语境如何,理所当然地在中文中穿插英语,这一行为在姿态上,已经是一种傲慢。
“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词,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说出来了”
对于这样的人,我只能悲伤地问:
难道你母语表达能力,如此之弱鸡?
别自己骗自己了。
你会说中文。
——————————————————————————————————————
我并不是说以后说中文绝对不可以穿插任何英文,也不会看到有人回家招手说Byebye,就开始狂喷,“你这个懒惰胚子!抽你丫的!” 也不是强迫那些说“我用Chrome”的人一定要一字一顿说成“我在用谷歌浏览器”,
我提倡的是别动不动就把
“结论为”说成“我的conclusion是”,
“你懂的”说成“you know what I mean”,“
“我懂你想说什么了”说成“我get到你point了”
“我们的新项目”说成“我们的new project”
“正在下载”说成“正在downloading”
“真的是”说成“literally”
“我就算了”说成“我pass”
再说一遍,我想表达的是
好好说中文,并非难事。
穿插英文,并非必要。
用一门语言贯穿对话是种基本能力,更是种礼貌素质。
一门语言里过多穿插另一门语言并不值得提倡——这不是什么欢天喜地大好事,千万别有这种误会。
诚然,中英文穿插说并不被憎恶到需要唾弃的地步,但这完全不是什么值得赞扬的现象——别误会甚至洋洋得意了。
————————————
以及,有人提到了,按照这个逻辑,平时说话的时候插入然并卵的网络用语也是不好的么?
在我看来,就是不好的——并不提倡,这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事情,不值得得意。
当然,我个人也老是爱说话的时候蹦些英文和网络用语什么的,但是我有意识地减少这种状况。
再说一遍:这现象不至于被憎恶被唾弃被不耻,但完全不值得赞扬鼓励宣传。
六、抖音说话时怎么感谢别人?
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们的热情。
七、别人看电影时说话礼貌吗?
这是很失礼的一种行为。当别人看电影时,你在旁边叽叽喳喳的,不仅会打扰到别人,降低别人接收电影信息的质量,还会间接的影响别人的心情,从而导致对你产生恶感,严重的还会引起纠纷,实在有事的话,可以小小声地说几句,或者手机打字示意,不要做这种低素质的行为。
八、别人说话时盯着别人的眼睛,礼不礼貌?
这个不自在,要从两个方面观察:
1:你注视着对方,在跟她讲话。如果你不敢看她的眼睛,这是不够自信的表现;或者你说的这个话不完全是真的,可能是谎言,我们看很多说谎的人,他就不敢看对方眼睛,而是左右游离。
2:对方说话,你不敢或者不愿意注视着她。
这也涉及到自信方面。或者她说的话你不是很感兴趣。从这两个视角可以去分析,看看自己是哪方面。
正确的说话方式是要看对方眼睛的,这是一个礼貌礼节的问题,如果不注意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用心听她说话,引起对方的反感。
特别是领导在给你分享交流经验,虽然可能你是在听,但他会觉得你心不在焉,往往职场上很多误会就是在这些小细节上产生的。
都在学校里上过课,很多时候眼睛盯着老师,但其实已经神游天外,老师一看就知道,这个感受大家都有吧,如果你经常这样,那么对方就有这种感觉,虽然你可能没有神游。
不要造成这种不必要的误会。那么如何看对方眼睛,也可以很自在?
往往我们一直看对方的时候,出现尴尬,或者让对方不自在,很关键一点就是眼神里很直白,直勾勾的,没有意思的表达,有些女性一直看着男性眼睛听他说话,男性就会觉得是不是喜欢我?
这就是只有眼神,没有其他配合。
我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如果配合上点头,听到关键点可能会有思考,小皱眉,口里称:是,嗯,对。
听的认真时身体有时还会前倾,为了更仔细的听。
配合这些往往就少了尴尬不自在,反而让对方觉得你很用心在听她说话,因为你有身体反馈。这些我们需要去实践,俗云:冷暖自知,只有通过实践,得到他人给我们的反馈,然后不断调整,我们才能在行为上慢慢做到恰到好处,让自己落落大方,从容不迫,让对方舒服自在。一点浅见,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补充,我也是最近在这方面不断尝试,以前也是一个不敢看对方眼睛的自卑男孩。
九、我在做冥想时,冥想画面总是不清晰,有办法训练吗?
冥想本来就是一种观照,是一种意识活动, 是不实的。要的是感应。你看海市蜃楼清晰吗?
十、听别人说话时抿嘴是什么心理?
抿嘴,在心理学里分析是紧张的一种外在表现;低头,这个要根据语境来分析,一般常低头的人都有自卑心理,承认错误也会低头,我们平时说谦虚的人也会经常低头。
当然我们也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这两种情况
比方说 你在跟一个人谈合作事宜的话 对方抿嘴,那么表示对你说的话或者给出的提议不满意,基本抿嘴在很多时候都是表示不满。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想问题的时候,得不到最好的答案,而在深思的时候,也会有这个举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