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族舞蹈风格?
藏族舞特点
藏族舞的主要特点有五个,分别是颤、开、顺、左、绕,又被称为是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通其它舞蹈形式区分开来。藏族舞总体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种,风格明显,因在发展过程中和其它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
藏族舞有什么特点
藏族舞的主要特点是,颤、开、顺、左、绕,它们又被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区别于其他的舞蹈形式。藏族舞蹈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时自由奔放,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藏族舞总体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同样都舞姿蹁跹,舞蹈风格和形式独具特色,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
藏族舞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称,发源由来已久,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和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和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
二、藏族舞蹈介绍?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具有着别样的特点,藏族有着自己本族的优美舞蹈,十分漂亮。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藏族主要有以下几种舞蹈:
1、果谐:果谐是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索”,工布地区称“波”或“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卓”或“果卓”(俗称锅庄)。
2、堆谐:
堆谐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最初只用札木聂伴奏,后发展为小型乐队伴奏。
3、弦子:
藏语称“页”、“伊”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三、藏族舞蹈文化?
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和众多舞蹈论述中,都出现了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这些文化遗产中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藏族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藏族人民在萃取历史文化的精髓时时非常重视古今的文化意识相结合,以民族思想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文化特征的舞蹈理论。
藏族人民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顺应自然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藏民族地方特色风格的“藏舞”。
四、藏族舞蹈文案?
关于藏族舞蹈文案有:在藏族舞蹈方面,小洛是全班女生中最出色的一个。
微风吹来,杨柳树跳起了藏族舞蹈,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好看极了。
一阵春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那样尽情地跳舞嬉戏。我们班表演的藏族舞蹈,在晚会上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五、藏族舞蹈元素?
关于这个问题,藏族舞蹈元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量的手势动作:藏族舞蹈中的手势动作非常丰富,包括指尖、手掌、手臂等各种部位的动作,这些动作在表现舞蹈情感、祈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特殊的服饰和饰品:藏族舞蹈中的服饰和饰品非常讲究,常常使用独特的藏式袍、帽子和鞋子等,同时还会佩戴各种银饰、宝石和珠串等。
3. 独特的舞步和节奏:藏族舞蹈的舞步和节奏非常独特,常常带有一种慢节奏、缓慢起伏的特点,同时还会加入一些跳跃、旋转和转圈等动作。
4. 丰富的音乐元素:藏族舞蹈的音乐元素非常丰富多样,包括使用传统的藏式乐器如拉琴、笛子、青铜铃等,还有声音模仿、口哨等多种方式。
5. 民族文化表现:藏族舞蹈在表现民族文化方面也非常突出,常常通过舞蹈来表达对自然、信仰和祖先等方面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六、藏族舞蹈有哪些经典舞蹈?
藏族有很多经典的舞蹈,不知道你问的是独舞还是群舞?群舞《酥油飘香》、《溜溜的康定》等等;
独舞《乳香飘》等,你最好能在提问的清楚点!
七、藏族舞蹈有什么特点?
巧了,
最近正在整理相关资料
藏族舞蹈风格特点
一、体态风格
1.静态
头部在自然状态下,下巴略含;上身自然松弛,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腿部膝盖自然松弛,不僵直,双脚自然外开。
造型姿态:曲背哈腰,手臂位置随着身体幅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腿部膝盖弯曲。
2.动态
流动姿态:手臂,上身和腿部呈现“一边顺”的流动姿态,流动时上头部随着重心变化略微摆动,手臂保持长弧线运动,胯部与重心转移一致的出胯。
步伐:由于藏族穿着长靴,所以慢板步伐较为沉稳大方,多以拖步为主。
二、动律风格
1、动作运动方式和内容
藏族舞蹈腿部膝盖的“屈伸”“颤”动律。屈伸要求膝盖在节奏中保持连绵不断的曲和直。“颤”则要求膝盖进行小而快,有弹性,重拍向下的颤动。
藏族的上身与腿部转移重心胯部摆动随动,上身运动有拧身、拧腰、前倾等。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步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撩”“扭”等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臂运动可概括成“拉”“悠”“甩”“绕”“推”“”升“”“扬”等变化。
虽然藏族舞蹈有不同的分类,但是体态、动律上有着共通性,在运动规律上有比如“三步一变”“后撤前踏”等共同规律。
2、动作运动质感
藏族舞蹈慢版动作要求步伐沉稳,胯部随着重心转移自然的上下摆动,头部随重心转移呈长弧线左右摆动,上身柔软随动,手臂较松弛附随而动,整体呈现自如悠然的状态;快板动作主要要求步伐轻快,膝盖颤动平稳,松弛。
三、性格与审美风格
1、性格特点
其一、由于高原缺氧,无论男女走路、行动都很迟缓。由于长年生活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西藏人首先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吃苦耐劳,西藏人活得单纯,是因为艰苦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无法让他们复杂起来。的确,他们的喜怒哀乐界限分明,没有什么过渡,微笑在这里被省略,这是外地人时常感到他们冷峻的原因;其二,藏族人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还有众多的民族节日,充分体现了藏族这一天性。不论什么年龄,也不分什么场合,他们都是张口就唱,抬腿就跳。西藏的歌声是动听的,犹如天籁之音,浸人肺腑。高音处如珠穆朗玛峰,低音处则像雅鲁藏布 江大峡谷。西藏的舞蹈是最美的舞蹈,宽衣长袖,飘若天仙,盛装登场,雍容华贵珠光宝气,耀人眼目;其三,西藏人的脸色一般都是纯真和宽容的,他们不重视现世、向往来世佛教,并由此而豁达开朗。他们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寺里、大路上到处可见手持转经轮的信徒,尤其是那些五体投地、一步一拜磕长头去进香的场面,令所有见到的人无不感佩万分。
2、 审美特点
其一、形体审美。在藏文古籍中对藏族舞蹈的形体美也有一定的规范。如“热巴”、“果卓”等舞蹈中,对男性舞蹈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无论其手中是否执有道具,“上身动作像雄狮”要求舞者威猛雄壮,将高原人身形彪壮的气质体现出来,形成豪放、粗犷之美,给人以一种无所不能、可以克服一切困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而对于女性舞蹈者则要求上身动作含蓄且典雅,给人以一种柔美舒适的感觉。藏族人民主张舞蹈要有高山般不可动摇的气势、天空般无边无际的意蕴,还要求在跳卓舞时节奏要快如闪电;跳舞时人们不仅要梳妆打扮,还要抹去悲伤,歌舞欢畅。藏族人民的这些舞蹈理念充分显示出他们乐观勇敢、坚毅豪迈的民族性格,这也正是藏族舞蹈的魅力所在。
其二、服饰审美。藏族精美的舞蹈服饰给藏族舞蹈增添了很多色彩。由于藏族民间舞蹈多以歌舞为主,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穿着的藏式长袍在舞蹈中更是添加了一种柔顺的美丽,也是藏族舞蹈中旋转、独特步伐产生的直接原因;藏区不同区域人们的穿着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来说,藏族服饰都有着腰肥、长袖、大襟、长裙、编发、金银珠玉饰品、色彩浓烈鲜艳等共同特征。广袍宽袖的服饰,不单单满足了草原牧民生产劳动、活动自由的需要,而且也给舞蹈动作的灵活、豪放、伸展自如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样的服饰特点,使得人民在舞蹈时能将藏族舞蹈的女性的柔美和汉子的潇洒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辛苦整理,希望给予鼓励,点个赞呀!
八、藏族舞蹈儿童发型?
1.先把头发分成两份,左侧或右侧看我们怎么顺手吧,把一侧的头发分出来有小部分,然后把剩下的头发梳成一个高马尾。
2.接着把侧边的头发分成几等分,亲们可以根据孩子头发的多少来决定,然后把分成的每个等分都用皮筋固定起来。我十分了四份的。
3.接着把第一等分和第二等分的一半梳理出来,用皮筋固定好,接着第二等分吃剩下的一半和第三等分的一半也是梳理出来用皮筋固定好,以此类推。
4.接着还是吧又重新梳理出来的几份头发按照之前的方法梳理出来,用皮筋固定好直到最后剩下的用一个皮筋固定
5.接着把梳成网格状的头发打理平衡,尽量让每个格子都差不多大小,然后把这个格子头发和一开始梳的高马尾帮到一起
6.接着把梳到一起的高辫成麻花辫。然后再把麻花辫卷起来,卷成一个小团子。这样,漂亮的马尾辫就算成功了
九、藏族舞蹈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十、藏族舞蹈垫步教学?
《垫步与切分垫步》
垫步:小腿灵活轻巧,在流动中膝上提,双膝始终保持靠拢、两腿部腕不间断地向内侧滚动、另一小腿部扣脚掌支撑地面一步紧跟一步 动身体的移动。保持上身立腰、挺拔、昂首为体态,手移横向流动的动感。
教学重点:横垫步的重心在俩脚之间 行进中舞姿平稳,胯部上提,切记颤与摆胯。
横垫步的要领:是靠大腿内侧肌肉加紧,才能平稳前进。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