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冥想者在冥想时,在想什么?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9-01 05:59   点击:8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冥想者在冥想时,在想什么?

首先要说明的是,冥想并没有一个单一的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冥想这一修行方式由来以久,在印度被认为有超过5000年(甚至8000年)的历史,其内涵也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变化的(其实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词汇都是这样的)

我们这里要说的冥想,是起源于古印度,随着佛教或瑜伽传入中国的一种修行实践,我们在一种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在佛教中,可能又被叫做打坐,坐禅。在当代的瑜伽课堂中通常使用"冥想"一词。这里我们把他们看成是同一类的。其修行的核心是通过一些实践,让我们的意念变得专注,进而更好的认识"我"是谁,或认识世界的本质,达到某种超越的状态。(尽管在佛教和瑜伽中认为的终极实在是不同的)

在世界其他的文化中,也有类似冥想的修行方式,例如在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可能都有在外在形式或内在原理层面与印度文化中的冥想相似的修行,这些不再本文的讨论之内。

本文不引经据典,也并不严密,姑且随意的聊聊冥想。

1.冥想的起源

中国的文化是深受印度影响的,自汉以来的佛教,近几十年的瑜伽,都来自印度,在中国又和中国文化深度的融合,最后你也说不清楚这个东西是印度的,还是中国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是无法,也没必要去争这个文化到底是谁的。

根据一些印度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在8000年前的浮雕上,就刻有人打坐的形象。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知识是口口相传的。祭司阶层认为祭祀的准确性和结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就注定要求他们的祭祀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必须保持准确性,而这个准确性的前提就是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在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需要有复杂的规则,时刻保持专注。为了训练专注力,他们尝试了打坐冥想。冥想在当时是有着它自己的现实意义的,那就是通过冥想提高专注力,进而确保祭祀的准确性来实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冥想就大概起源于此了。这个阶段,冥想只是很少数人的事。实际上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知识只是在占人口极少数的人口中传承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冥想这一意义也没有停止,反而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现在的冥想是为了弄清人生大问题的,或是引用佛家的话是为了开悟解脱的

在几千年的时间中,这个阶层逐渐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冥想方法。而学习冥想,可能需要若干年的时间。作为类比,现代大学学习一个专业的课程是4年时间。冥想作为那个时候的主要知识,也是需要跟随有实修的老师系统的学习的。

比如在中国,大众接受教育,也就最近100年内的事情,之前可能8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

2.冥想的形式

在大众文化中,其表现形式通常为安静的盘坐在某个地方,闭上眼睛,沉心静念。这只是冥想的某一方面的表象。是大众对于一个颇具历史传承的修行方法的粗陋模仿。

如上一节所述,大众接受教育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情,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文化,可以读书了,就会按照自己习得的知识结构去尝试理解一些东西。而文字本身其实是非常有误导性的,是不全面的。当我们尝试用自己既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另外一个领域的知识,就不可避免的会以为自己理解了,去实际上和这种知识原本的样子相去甚远。"冥想"就是这样的例子。笔者在刚刚开始接触冥想的时候对它的理解和现在也是非常不一样的。

冥想的外在形式有多种,通常看到的是盘坐,但也可以通过唱诵,书写等方式来冥想,就最常见的静坐来说不一定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或者想一个什么东西保持专注。

大脑时刻都是有意识波动的,即便睡觉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冥想训练,让大脑(意识)学习如何不受影响(内在和外在),或是即便说受了影响也能保持平静专注的能力

从广泛的意义来讲,唱诵,徒步,甚至做家务时都可以冥想,即动态冥想,所以冥想更多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向内的、深化的一种意识状态,不是你想了什么内容。

以上为本人的粗陋解答,我说过语言本身是有局限的,不详尽之处请谅解!

二、每天冥想的人的变化?

每天冥想的人可能会经历以下变化:

1. 减轻压力和焦虑: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感,使人们更加平静和放松。

2. 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通过冥想,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更好地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3. 增强自我意识: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4. 提高情绪稳定性: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稳定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5. 改善睡眠质量: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感,改善睡眠质量,使人们更加健康和精力充沛。

总之,每天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提高自我意识和专注力,改善睡眠质量,使人们更加平静、放松和健康。

三、长期冥想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最近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要学会和身体沟通,要听她想要对你说什么,特别是身体和大脑发生冲突时,一定选择身体的声音。早上可以选择徒步和瑜伽,听从身体的召唤,于是选择了瑜伽,然后一天都好精神。

今天的冥想很快进入状态,每一个想法的出现都能很快捕捉到并且打标签。惊叹于大脑运作的随机性,这些想法有未来计划,有记忆,有分析,有恐惧之后产生的分析和计划,它们来来去去,完全不受我的控制。那么又何谈它们是“我”的想法呢?

冥想之初,我野心勃勃,总想要专注在呼吸上,甚至认为冥想的过程就是一种练习,练习自己去专注,这也是现代人基本的思维模式,把一切都作为达成某个目标的手段,只有结果重要。然而正念冥想时什么呢,觉察到当下正在发生什么,如果当下焦虑,那么就是焦虑,如果当下有杂念,那就是杂念,就是“哦,我看到了”的那么一刻。

那为什么要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来呢?是要找一个锚,一个可以固定觉察的对象,冥想中出现的杂念则是海浪,意识每次到被浪带走后,你有可以游回的方向。

当没有了结果,没有了手段,冥想也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刻的“哦,我看到了”就是它的全部,也既是过程又是终点,是一条连续的线。随之而来的,当然也是,看见接受自己每一刻的存在,不管是暴力,愤怒,受伤,开心,还是善良。

四、快走一小时后血压有什么变化?

如果快走一小时后马上测血压,血压肯定是上升的要比平时高,正确的测血压的方法是,快走完以后休息大约十五分钟左右,这时候测血压才是准确的。

五、冥想时听到歌声?

作为一个我并没有能够亲身体验到冥想时听到歌声的感觉。然而,有些人在冥想时会选择听一些轻柔的音乐,这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使他们更容易进入冥想状态。

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屏蔽外界事物的干扰,尤其是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下进行冥想时,这样的音乐可以将人们带到一个更加安静和平静的地方,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于那些不习惯在静默中冥想的人来说,听音乐的方式可能会更加适合他们。

六、冥想时要想什么?

1 冥想不一定需要想什么具体的事情,可以让思维随意流淌,或者只关注呼吸等自身感受。

2 然而,一些人会选择用冥想来放松情绪、调整状态,也有些人会通过冥想来达到一些目标,比如提升专注力、培养智慧等。

3 因此,在冥想时,可以尝试集中注意力到自己想要调整的领域,如情绪、心态、工作生活等,或者关注身体感觉、呼吸节奏等自身体验,让思维逐渐平静和深入。

七、心肌缺血血压的变化?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脉的狭窄或者痉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产生一系列的症状,比如心绞痛以胸骨后、后背的紧缩压等,患者会有左肩、左臂的放射痛。而心肌缺血会导致血压降低,因为心肌缺血会造成心肌的供血、供氧不足,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的能力,会造成脑部以及其他脏器的灌注不足,引起血压降低

八、冥想时情绪起伏吗?

冥想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起伏,要随时让自己保持冷静冷静静下心来

九、冥想时大脑想些什么?

冥想的时候,大脑处于放松的状态,是在想当下发生的事情,例如呼吸的气息,以及整个身体的位置和感觉都有周到的不境和声音

十、冥想时能看到什么?

1 冥想时不一定能看到什么,因为冥想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不是外界的观察。2 冥想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和自我意识,有时候也可以带来一些启示或灵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看到具体的东西。3 一些人在冥想时可能会看到一些图像、颜色或符号等,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状态和意识流动所产生的现象,而非外界的真实存在。延伸:冥想是一种古老的修行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探索内心世界和提升个人修养。不同的冥想方式和技巧可以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效果,需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