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念冥想有什么用?
正念冥想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情绪稳定性、促进身心健康等。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二、正念冥想正确做法?
1.明确结论:正念冥想的正确做法是集中注意力,以客观、不带有价值判断地观察内心和外在环境,认知自我和现实,去除杂念,让思想平静,从而达到安宁、专注和智慧的境界。
2.解释原因:忙碌的现代生活让人们经常陷入思想的干扰和杂念的纷扰,快节奏的生活和信息爆炸的社会让人们失去内在的平静和自我认知。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去除杂念,培养专注力和觉知能力,使人们更加自我掌控和情绪稳定。
3.内容延伸:
- 正念冥想的过程中,需要放松身体,舒展筋骨,保持正确的坐姿态;
- 在开始冥想前,可以先通过深呼吸或缩腹呼吸等方法,减少身体的紧张感和杂念;
- 冥想时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目标对象,如呼吸、身体感受、声音、思想等,然后观察内心活动,不加判断地接受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存在;
- 在观察其它内在或外在的对象时,需要摒弃批判、评价或分析的观点,一切皆可接受,一切皆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
- 对于出现的杂念和思维,需要以冷静的观照来认知、理解、接受并释放,而不是试图压抑或纠正,否则会增加负担;
- 需要坚持冥想练习,适应练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舒适或不愉悦的感觉,通过不断练习不断提高觉知力和耐受力。
4.具体步骤:
- 找到舒适的冥想环境,有静音和舒适的温度和光线;
- 选择舒适的坐姿或地面姿势;
- 然后慢慢闭上眼睛,开始目标对象的观察;
- 对于思维和杂念的出现,可以以“观照”和“让它走”两种方法来处理;
- 冥想结束后,可以慢慢睁开眼睛,保持身体舒适状态并且慢慢恢复笔记等重要工作。
三、提升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冥想和正念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进入冥想(说说自己冥想时的感受)?
提升注意力有以下五个方法,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1.静视,比如你房间里的一个东西,笔,台灯,水杯什么的,心平气和的看着它,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然后闭上眼睛,努力在脑中构想这个物品。
2.行视,边走边看。
走在路上用眼睛快速看身边的物品,例如汽车,陌生人,锻炼视觉灵敏度。
3.抛视,将散乱的物品抛起来然后快速在脑中记录这些信息。
4.速视,疏而不漏,这一点要结合行视。
5.统视,在高处,例如天台活着山顶。
睁大眼睛扫视一切。
晚上回想自己看到的画面。
正念是对当下的专注,思考。
而冥想则完全相反,是要把心中的念头全部去掉这就是冥想与正念的区别。
进入冥想其实是很简单的。
你可以躺在床上,四肢张开。
然后闭上眼睛,什么都别想,感受你身体的每一处,有节奏的调节呼吸。
也可以做自我暗示。
在脑中想我的身体开始放松,我的腿开始放松,我的手开始放松。
想完之后开始体会这一切。
其实冥想也可以称为自我催眠。
希望我的建议能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四、冥想时身体摇晃是什么原因?
是初期的一种身体自动调节。因为初学练习静坐,身体僵硬。随着练习,开始身体变软。
就会触发僵硬,紧张的部分。就如同摇摆一样。主要是前后晃动。
在尾椎骨下垫垫子,尽可能放松。一段时间后,就不会再出现了。
五、有人用过Now正念冥想APP吗?怎么样?
挺好用的。
Now正念冥想APP是一款专注睡眠、冥想、专注力、身心放松与情绪管理的健康应用。在Now冥想中提供个人定制的冥想练习计划、正念冥想指导、呼吸冥想训练、冥想睡眠音乐、睡眠监测、大自然声、白噪音、睡眠故事、助眠音乐等海量音频内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
六、正念冥想一天几次?
如果是冥想初学者,建议先从每天1次,每次5分钟开始,先让自己适应起来,总结发现自己在冥想中的不足,适时予以调整。有经验后,可以逐步尝试每次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循序渐进。
此外也建议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点冥想,比如早晨睡醒洗漱后,或者午休时间,或者晚上入睡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点后就固定下来,这样做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快地习惯冥想练习。
七、冥想看见画面正常吗?
冥想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意识专注在当在,在当下全然地觉知。
有些人冥想时候会被念头带走,某些人会进入画面式的故事中。
但只要你进入故事中就不是在当下了。
这个时候要把自己重新带回来。
觉知永远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有情绪或者能量出现,你就去觉知它。
随着你的觉知慢慢减少消失的能量,就是负面能量。
随着你的觉知而增加,并且可以让你融入其中的,就是正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