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瑜珈里的冥想是不是随时都可以练习,饭后可以马上练冥想吗?
瑜伽冥想并不是随时都可以练习,太过嘈杂的环境不适合进行瑜伽冥想的训练,进行瑜伽冥想训练,首先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关闭手机、闹钟、电视等电子设备。尽量摒除外界干扰,儿童瑜伽里的冥想,通过调整呼吸,可以达到放松身体和心灵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孩子专注力。
二、做瑜伽冥想的最好时间是什么时候?
练习瑜伽最佳时间是清晨,特别是早饭之前的那段时间。傍晚或其他时间也可练习,但要保证空腹或完全消化以后再进行练习。
事实上严格的瑜伽是有非常具体的练习时间规定的,早晨在太阳出来以前要进行练习,中午在太阳到头顶时进行练习,晚上在日落以后练习,以及入夜12点练习。
不同练习可以配合不同的内容,例如早晨多练习体位法,中午多练习庞达,晚上多练习冥想等。
练习者应该选择对自己最为方便的时间,争取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内练习。练习瑜伽时,身体保持正常和安静状态,如果此时身体有不适的地方或是生病状态时,尽量不要练习过于强烈的动作,也可以完全不进行练习。
尽可能的多练习瑜伽,当然绝不可以超出身体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怎么达到冥想最高境界?
冥想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或想法上,在长时间反复练习下,使大脑进入更高的意识(类似禅的“入定”),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调息法”及“冥想”是较高层次的瑜伽术,并不适宜自学,初学者必须先练习各个瑜伽姿势,待充分掌握后才可学习它们。此外,患有任何情绪病或精神科疾病的人士,更不可练习“调息法”或“冥想”,以免造成危险。简单而言,胡乱练习“调息法”或冥想会对健康造成不少伤害。 所谓的冥想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简单的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这不是要消失意识,而是在意识在十分清醒的状态下,让潜在意识的活动更加敏锐与活跃,进而与另一次元的宇宙意识波动相连接。 宇宙本身充满著波动,波动即是资讯,充满著未知的构想。藉由冥想开启右脑的人,能够自由自在的使用宇宙的资讯与构想。人类的脑,受到天体星球运动的支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且具备著和所有波动同频道的机能。如同收音机一样,调对了频率,就能清晰的接收到讯息一般,冥想就是调整自己与宇宙波动的一个方式。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心行为,如禅修、瑜珈、气功等,但现今已广泛的被运用在许多心灵活动的课程中。以研究超导体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人布莱恩·佐瑟夫训逊,也是养成藉由冥想收取心灵讯息的人,他曾说过:「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 虽说是冥想,但其方法很多不胜枚举。有坐禅的冥想,也有站立姿势的冥想,甚或舞蹈式的冥想。还有,祈祷也是冥想、读经或念诵题目也是冥想的一种。如果采用不合乎自己的冥想法时,不但有痛苦,而且更是白费心力,最后只有带来身心的疲劳。凡是可以达到「无」心,也就是能够停止低我意识(左脑意识)的活动,任何一种冥想法都可以,也是对其人的最正确冥想法。不过,这种合乎自己的冥想法只能靠自己的感性来判断,别无它法。另外,《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认为,看部喜欢的电影、听听最喜欢的音乐(古典、爵士)或是兴奋的计划自己的未来,都可以算是冥想的方式。 冥想可使得新皮质熟睡,藉由旧皮质的功能,提高我们潜在意识的力量。为了进入冥想状态,我们必须使全身的肌肉、细胞、以及血液循环等作用都缓慢下来,只要是任何能使身心感觉舒适的方法都可以。 根据科学的实验证明,当你进入冥想状态时,大脑的活动会呈现出规律的脑波(参考α脑波说明),此时支配知性与理性思考的脑部新皮质作用就会受到抑制,而支配动物性本能和自我意志且无法加以控制的自律神经,以及负责调整荷尔蒙的脑干与脑丘下部的作用,都会变得活性化。 冥想可以让我们的左脑平静下来,让意识听听右脑的声音,这样我们的脑波会自然的转成α波。当脑波呈现为α脑波时(特别是中间α脑波),想像力、创造力与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此外对於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力都会大幅提升,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藉由冥想的方式来创造奇迹,不要把它认为是什么超能力,它是心理上本来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任何人都垂手可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