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铜锣峡原文?

176 2023-12-22 20:13 admin

一、铜锣峡原文?

七绝 . 过铜锣峡

(常将三侠)

铜锣峡口漫尘埃,末世何期旷世才。

雄略偏安图一隅,锁江难阻寇东来。

注:铜锣锁江,是重庆铁山坪森林公园的一个历史遗迹景点。元末红巾军将领明玉珍据重庆称帝建大夏国,其守将在此地方以大铁索锁江面抗拒来犯的敌人。

二、铜锣峡景点推荐?

铜锣峡温泉景区已开发建有温泉娱乐城、度假村、宾馆等旅游设施两处,建有温泉室外浴池4个,室内浴池100余间,有平坦的水泥公路直通各景点、水陆交通方便快捷,水电通讯基础设施完备,已开通市网电话20多门。

峡口景区不仅可以洗浴疗养,而且还是集饮食住宿,品茶、观景、歌舞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三、重庆铜锣峡宽度?

锣峡

铜锣峡宽约200多米,全长53公里,壁高513米,悬崖峭壁,夹江对峙,是溯江进入重庆城区的水路门户,战时素有“东陲屏障”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四、铜锣峡的诗?

七绝 . 过铜锣峡

(常将三侠)

铜锣峡口漫尘埃,末世何期旷世才。

雄略偏安图一隅,锁江难阻寇东来。

注:铜锣锁江,是重庆铁山坪森林公园的一个历史遗迹景点。元末红巾军将领明玉珍据重庆称帝建大夏国,其守将在此地方以大铁索锁江面抗拒来犯的敌人。

五、铜锣峡温泉门票?

10元/人。

铜锣峡温泉景区已开发建有温泉娱乐城、度假村、宾馆等旅游设施两处,建有温泉室外浴池4个,室内浴池100余间,有平坦的水泥公路直通各景点、水陆交通方便快捷,水电通讯基础设施完备,已开通市网电话20多门。峡口景区不仅可以洗浴疗养,而且还是集饮食住宿,品茶、观景、歌舞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六、铜锣峡形成原因?

铜锣峡位于铁山坪山脊南端。

据《巴县志》卷一,第17页记载:“该峡悬崖临江下,有园石如铜锣状,故此得名。”

另据《华阳国志》载:当初大禹疏通九河,见一山拦住长江去路,即挥开山斧辟之,山裂处即为铜锣峡。

《巴县志》卷一下,第3页记载:明朝进士曹学铨名胜记中写道,铜锣峡以水声响似之,故名。

历史故事

南宋赵暹铜锣峡大败蒙古军

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蒙古军计划经重庆以达夔州(今重庆奉节),从万州湖滩突破长江,取道施州(今湖北恩施),打通沿长江东下消灭南宋的战略通道,军情十分紧迫。

蒙古达罕率兵大举攻川东,欲渡长江,驻重庆下流之铜锣峡,播州(今贵州遵义)安抚使杨价受命屯兵重庆长江南岸一带,进行声援,派其裨将赵暹率万兵迎战蒙古军于铜锣峡,大败蒙古军,阻止了蒙古军南进步伐。

明玉珍大夏国:成也铜锣峡 败也铜锣峡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明玉珍还未称帝时,奉命西征,溯江而上。四月,兵至铜锣峡,行省右丞相连夜逃离,参政出战被擒,明玉珍占领重庆。明玉珍占领重庆6年后,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4年后,明玉珍病逝,由其10岁的儿子明升继位。

明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欲征服四川,向明升借道为由,反目大夏国,并命汤和、廖永忠率兵伐大夏。明升命大夏丞相戴寿率兵在瞿塘峡及铜锣峡等处凿崖壁、牵铁索、垒石置炮以阻明军。《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夏人守瞿唐,以铁索断关口。北倚羊角口,南倚南城寨,凿两岸壁,引绳为飞桥。”

正面无法突破飞桥防线,廖永忠便带领一支奇兵,抬着小船,从南岸白盐山顶密林中伐木开道,绕到敌后出其不意从上下游同时夹击,才突破了这道飞桥防线。明升见状,急令人向廖送去金帛,求和不成,只好令兵固守。

七、铜锣峡的形成?

名称由来

铜锣峡位于铁山坪山脊南端。

据《巴县志》卷一,第17页记载:“该峡悬崖临江下,有园石如铜锣状,故此得名。”

另据《华阳国志》载:当初大禹疏通九河,见一山拦住长江去路,即挥开山斧辟之,山裂处即为铜锣峡。

《巴县志》卷一下,第3页记载:明朝进士曹学铨名胜记中写道,铜锣峡以水声响似之,故名。

历史故事

南宋赵暹铜锣峡大败蒙古军

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蒙古军计划经重庆以达夔州(今重庆奉节),从万州湖滩突破长江,取道施州(今湖北恩施),打通沿长江东下消灭南宋的战略通道,军情十分紧迫。

蒙古达罕率兵大举攻川东,欲渡长江,驻重庆下流之铜锣峡,播州(今贵州遵义)安抚使杨价受命屯兵重庆长江南岸一带,进行声援,派其裨将赵暹率万兵迎战蒙古军于铜锣峡,大败蒙古军,阻止了蒙古军南进步伐。

明玉珍大夏国:成也铜锣峡 败也铜锣峡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明玉珍还未称帝时,奉命西征,溯江而上。四月,兵至铜锣峡,行省右丞相连夜逃离,参政出战被擒,明玉珍占领重庆。明玉珍占领重庆6年后,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4年后,明玉珍病逝,由其10岁的儿子明升继位。

明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欲征服四川,向明升借道为由,反目大夏国,并命汤和、廖永忠率兵伐大夏。明升命大夏丞相戴寿率兵在瞿塘峡及铜锣峡等处凿崖壁、牵铁索、垒石置炮以阻明军。《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夏人守瞿唐,以铁索断关口。北倚羊角口,南倚南城寨,凿两岸壁,引绳为飞桥。”

正面无法突破飞桥防线,廖永忠便带领一支奇兵,抬着小船,从南岸白盐山顶密林中伐木开道,绕到敌后出其不意从上下游同时夹击,才突破了这道飞桥防线。明升见状,急令人向廖送去金帛,求和不成,只好令兵固守。

同年7月,陆路进攻的汤和抵重庆,廖永忠便在铜锣峡向大夏军发起猛攻,得手后便向重庆逼近。明升见兵临城下,率领大夏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大夏国宣告灭亡。

张献忠铜锣峡大胜 攻占重庆成定局

明崇祯十七年(1644)春,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30余万,集木船万余只,从湖北荆州第五次入川,二月攻下夔门,五月夺取涪陵,六月初抵铜锣峡口,企图一举夺占重庆。

此时,四川巡抚、重庆知府等早也在铜锣峡设重兵屯守,并备有大量火炮滚木檑石,设置铁索封锁峡口江面。

张献忠见铜锣峡口地势险峻,明军防守甚严,易守难攻,便将军队主力集于铜锣峡口,作出要与明军决一死战的假象,暗中却抽调数千人,从陆路攻占江津,夺舟顺江而下,占领重庆咽喉浮图关。

明军腹背受敌,调铜锣峡守军援渝保“帅”,留下部分固守峡口。张献忠乘机发起猛攻,很快突破通远门,拿下铜锣峡,然后上下夹击,不久占领重庆城。

八、重庆铜锣峡水深吗?

所谓“峡”,指水系的狭长地段。峡谷是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形谷的一种,一般发育一斤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峡各由峭壁所围住的山谷,一般由河流长时间侵蚀而形成。铜锣峡位于铁山坪山脊南端,全长53公里,壁帝513米,悬崖峭壁,夹江对崎,是长江溯水进入重庆城区的水路门户。从峡谷的成因看,铜锣峡的水应该比较深。

九、重庆铜锣峡景点介绍?

铜锣峡全长53公里,壁高513米,悬崖峭壁,夹江对峙,是溯江进入重庆城区的水路门户,战时素有“东陲屏障”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十、铜锣峡形成的原理?

北起达县雷音铺山北端,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跨达州、大竹县、邻水县和重庆市长寿县、渝北区、南岸区、巴南区、綦江县等县区,止于綦江北岸天台山。全长260公里,宽5公里一10公里,一般海拔600米~1000米,最高峰万峰山在邻水县龙安镇境内,海拔1054米。

因长江横切重庆市以东的山岭,形成铜锣峡,峡中江水击石,有如铜锣之声,故名铜锣山。 铜锣山由大竹县大安槽进入邻水县境内,经新镇、太和、冷家、长安、梁板、九峰、幺峰、幺滩等乡镇,长约65公里,其中万峰山至显应山一段,山势险峻,沟谷幽深,是铜锣山地势最高的地段。背斜轴部遭长期溶蚀,呈“一山二岭一槽”形态。

槽内残丘、溶蚀洼地、落水洞星罗棋布,具有典型的岩溶景观。大坪、贵人槽、梁板、昌家槽等谷地,地势平坦开阔,人烟密集,良田连片,物产富饶。槽谷两侧,溶洞遍布,尤以九峰至幺峰御临河小三峡一带最多。溶洞多达30余个,其中九龙洞、月亮洞、蓝家洞、何家洞、狮子洞、仙女洞景色最佳。御临河小三峡的小南海一带有7个温泉,内含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铜锣山有煤、铁、石灰石、硅石、石膏、白云石、石英砂、天然气、矿泉水和锂、铍等10余种矿藏。群山几乎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千峰披绿,遮天蔽日。盛产马尾松、杉木、柏树,是邻水县重要的用材林基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