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
1
互相尊重
尊重是亲子沟通建立的开始,家长不仅要学会尊重孩子,还要学会自我尊重。孩子尽管年龄小于我们,但是人格上仍然是独立的。我们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进行对话,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孩子的选择和需要,尊重孩子的感觉和感受,用爱接纳孩子。除此之外,还应正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懂得尊重自己,做一个身教甚于言教的父母,在沟通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2
解决情绪
觉察动态的情绪
在亲子沟通的冲突处理上,我们先要放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先解决情绪。首先,要观察表情,从孩子的表情看孩子是喜,是怒,是哀,还是惧。然后,从观察身体动作看出情绪,情绪会在不同的姿态和动作中折射出来。
识别自己的情绪
父母先正确觉察自己的情绪,明确地知道自己是不是带着情绪在和孩子沟通。看孩子的情绪有多少是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再处理处理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最后,等待沟通的时机,而不是急于一时进行沟通。
3
换位思考
用心倾听,引导孩子多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沟通。要善于换位思考,用同理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并接纳、认可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哪怕是负面的感受,也要无条件接纳。同时,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传达给孩子,这样孩子才更容易和我们形成有效沟通。
4
合适时间场合
1、沟通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掌握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发展特点。聊天不是随时随地就能聊的,在不一样的情况下,采用不一样的环境跟孩子进行沟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聊天开始前和聊天的过程中,父母要心平气和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2、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研究表明,家庭情绪表露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每个成员的心理状态,夫妻之间的和睦状态是影响家庭氛围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注的,从而可以安全地表露情绪和得到参与感。
二、父母应该和孩子聊些什么?
两个儿子他爸,我来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俩儿子。大的6周,上中班,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大班了,小的才一周六。小的刚开始牙牙学语,但是在老大的成长过程中,感觉在跟老大的聊天,或者说交流方面确实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作为父母,都想参与到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想陪在孩子身边陪伴他健康成长。我也不例外。但是老大6周了,发现老大的成长轨迹正在慢慢偏离自己预设的轨道。仔细想来,原因很多,但是作为父亲,其实我承认自己做的还是很不够的。因为本人工作在乡镇,基本一周回家一趟,特殊原因可能两三周才能回家一趟;老婆孩子跟父母在城里工作生活,而且父母、老婆都有自己的工作,也都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特意去陪伴孩子,或者特别关注孩子的成长,与老大的对话,聊天自然是少之又少。在这里想说,这种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对孩子人格的全面发展是很不利的:孩子怕生,不敢主动跟陌生人说话,其实也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当然原因有很多,但是围绕我们今天的问题,想想跟我们大人(父母,爷爷奶奶)缺乏跟孩子的有效交流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这边想说的第一个观点就是,不论聊什么,多聊总比不聊好,不要在纠结聊什么话题,该怎么跟孩子聊天这个问题上纠结太多,作为大人,或者说父母,特别是像我们家这样平时忙于工作跟孩子独处机会少的家庭,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次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主动跟孩子多说话,哪怕只是顺着孩子的话题说下去都行!而且也不用担心孩子会没话讲,小孩的脑瓜里装着的为什么远远不止十万个。为什么我这边会说要多跟孩子说话呢?就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及所看到的各种育儿知识得出的结论,为什么孩子会跟主动跟你讲话,却不主动跟陌生人讲话呢,就是因为孩子相信自你,你是孩子最亲的人!孩子需要同父母的聊天确认自己是受父母关注的,确认爸爸妈妈是爱他的,也因此让宝宝获得安全感,只有爸爸妈妈的爱,还有爸爸妈妈给的安全感才能让孩子喜笑颜开,全面展示小朋友天真无邪天马行空的一面,人格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上面,凭着自己的一些体会说了父母,家里的大人多跟孩子交流,聊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下面也要跟大家聊聊跟孩子们聊天的有效性了。
因为自己跟老大的交流,聊天的机会不多(实在惭愧,这边当反面教材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