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年人尿多是什么症状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2-07-29 13:53   点击:295  编辑:韩勤   手机版

您好,尿频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前者可由饮水过多、寒冷、精神紧张等引起。后者可由泌尿系统疾病和神经元性疾病引起,如膀胱疾病、糖尿病、尿崩症等引起。建议做尿常规、双肾B超、血糖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老年人常患的肾病有哪些?老年人日常该怎样养肾?

老年人常患肾病

1、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长期的高血糖、高血压,特别是未加积极控制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可造成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这类疾病早期多无明显表现,待出现浮肿、尿液泡沫增多、起夜次数增多等情况已并非早期。因此,患有长时间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千万不能对自己肾脏掉以轻心,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2、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尿路感染发病率很高。有研究显示,尿路感染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老年人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可使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严重的可影响肾功能甚至发展成尿毒症。

3、自身免疫疾病肾脏损害坏死性血管炎等也会影响肾脏,而这类疾病初发症状往往不典型,可以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血尿等,往往被误认为感冒或者呼吸道感染而耽搁治疗。因此,一旦出现类似症状,特别是经过正规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千万不能遗忘上述疾病。

4、肿瘤相关性肾病肿瘤相关性肾病日益多见,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等往往可造成肾脏损害,有时甚至以肾脏病变作为首发症状。此外,其他实体器官恶性肿瘤也会伴发肾脏病变。因此,老年人一旦发生肾脏病变需要注意排除肿瘤的可能。

老年人日常护肾方法

1、 足部保暖这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风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很多穴位,如涌泉穴等,可以每晚睡觉前按揉按揉。

2、饮水养肾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3、睡眠养肾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都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膀胱炎的病因以及症状?

膀胱炎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尤以女性多见,特别在生育年龄,某些妇女反复发生膀胱感染。男性膀胱感染较少见。可分为细菌性、无细菌性及结核性,细菌性又可分为急性膀胱炎与慢性膀胱炎,膀胱炎常伴有尿道炎,统称为下尿路感染。许多泌尿系统疾病可引起膀胱炎,而泌尿系统外的疾病(如生殖器官炎症,胃肠道疾患和神经系损伤等)可使膀胱受到感染。

诱发因素:所有可破坏膀胱粘膜正常抗菌能力、改变膀胱壁正常组织结构及适合于细菌滞留、生长和繁殖的一切因素均可诱发膀胱炎的发生。

膀胱炎的感染途径

1、上行性感染:细菌经尿道进入膀胱,这一感染途径最为常见。

2、下行性感染:继发于肾脏的感染,细菌随尿液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3、局部直接感染:膀胱造瘘后与外界皮肤直接相通,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瘘时,细菌经瘘管直接侵入膀胱从而引起了膀胱炎。

膀胱炎时间一长,会造成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呈深红色。粘膜下层有多发性点状出血或瘀血,偶见表浅溃疡,表面有时附着脓液或坏死组织,肌层很少受侵犯,病变以膀胱三角区为最明显。镜下所见除粘膜水肿外,还有粘膜脱落,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白细胞浸润可延伸至肌层。所以要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不能拖。

膀胱炎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是非常的大的,因为患有膀胱炎会导致上厕所困难,并且还会导致其他的并发症出现。膀胱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患上膀胱炎的原因是因为细菌感染了身体内部的泌尿系统,从而导致膀胱周围出现了脓肿,随着病毒的扩散,压迫腰部,从而腰部也会产生疼痛的感觉。当女性在排尿的时候,还会感觉到排尿困难,阴部疼痛。在膀胱炎早期的时候,症状是比较轻的,只要多喝一些水,并且食用一些消炎药物就可以治疗好。并且在饮食上要注意不能吃辛辣的食物,以及含有色素和各种各样的香精的食物也不能够食用。

患上膀胱炎的人会出现排尿系统有问题的现象,随着炎症的细菌在不断的增多,有的膀胱炎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的问题,在排尿的时候出现异常感觉。男性的表现状态是尿频尿急尿不尽,又或者是经常感觉膀胱很涨,有尿意,但是就是拉不出来,一到晚上排尿就非常的多,一个晚上要十几次,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发现膀胱出现了问题以后,应该及时去往医院就行就诊,不要错过佳的诊治时间。如果膀胱炎没有趁早的进行治疗的话,很容易让细菌和病毒扩散,从而感染其他的器官,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并且,膀胱炎会让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感冒和发烧的出现。膀胱炎患者也会出现情绪起伏波动大,一会儿开心一会儿难过,并且都是莫名其妙的。男性膀胱炎患者还会出现尿道炎和龟头炎这两种疾病。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占尿路感染的50%~70%。

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 性疾病。多见于妇女 (因其尿道较短而宽,距离肛门较近,病原微生物易 侵入;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比例约为8 : 1),老年人、免疫力低下 及尿路畸形者亦易患尿路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 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0%~90%,其他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粪 肠球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 铜绿假单胞菌常发生在尿路器械检查后。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常见于尿 路结石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多见于性生 活活跃期妇女。此外,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引起尿路感 染。感染途径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经由尿道上行引起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 95%,其次是通过血液循环或局部直接感染等。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 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如肾盂肾炎、输尿管炎,后者如膀胱炎、 尿道炎,而临床以肾盂肾炎、膀胱炎最为多见。肾盂肾炎、膀胱炎又各有 急性和慢性之分。大多数尿路感染及时诊治易于治愈,少数伴有基础疾病 或泌尿道畸形或功能异常者,难于治愈。其次是本病复发率较高。

急性膀胱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膀胱黏膜血管扩张、充血,上皮细 胞肿胀,黏膜下组织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重者可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甚至黏膜溃疡。慢性膀胱炎时,膀胱黏膜苍白、粗糙、增厚,表面有时有 囊肿,膀胱容量由于黏膜固有层和肌层有广泛纤维组织增生而降低。膀胱 周围纤维化是罕见的并发症,镜下可见黏膜固有层和肌层有纤维组织母细 胞、小圆形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膀胱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 等,部分患者迅速出现排尿困难。尿液常混浊,并有异味,约有30%的患 者可出现血尿 (临床实验室检测常见终末血尿,严重时可有肉眼血尿及血 块排出)。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腰痛、发热,但体温常不 超过38.0℃。

根据病因、病势、病程等情况的不同,常将膀胱炎分为以下几种:

1.急性膀胱炎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膀胱炎,发病原因大多是由 细菌从尿道口入侵,在膀胱内繁殖,常有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感或疼痛、 血尿等临床症状。其发作大多很迅速,常于24小时之内造成严重不适, 甚至在几天内蔓延到肾脏而成为急性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是最常引起膀 胱炎的细菌,尤其在喝水量不足、憋尿的状况下,更容易让细菌有机会在 膀胱孳生。

2.慢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治疗不够完全彻底,尿频、尿急、尿道 烧灼感及排尿不适症状会一再复发,或由多次重复感染或理化损伤所致, 并且细菌将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3.间质性膀胱炎 临床症状与一般膀胱炎类似,但各种实验室检查 均没有细菌滋生的迹象,患者的膀胱容量变小,一涨尿就会剧痛,尿路动 力学检查可见膀胱的弹性变差,膀胱镜检查可发现膀胱重复灌水再排空后 黏膜下出现分散的丝球状出血点。

4.辐射性膀胱炎 是指某些泌尿生殖系统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膀 胱受到池鱼之殃,组织弹性差、血管壁较脆弱,历经数年至数十年后容易 大量出血。

5.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现在无肯定病因,通常认为正常膀胱黏 膜受到感染、结石、梗阻、异物、留置导尿管等慢性刺激长期作用时,黏 膜上皮增生形成Brunn巢,此时称为囊性炎;囊壁细胞进而演变为柱状上 皮细胞,此类细胞胞核位于基底,胞浆富含暗染色颗粒,称为腺性膀胱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根据患者的尿频、尿急、尿痛等临床表现及病史,结合实验室尿、 血检查结果较易作出诊断。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膀胱穿刺取尿培养是最主要 的诊断手段。

2.对慢性膀胱炎的诊断,需详细进行全面的泌尿生殖系统检查,以 明确有无慢性肾脏感染。或其他致病因素(如泌尿系统畸形、梗阻、糖尿病、 机体抵抗力下降等。)

3.部分病理类型需做膀胱病理组织活检。

(二)鉴别诊断

1.尿道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不伴有细菌感染症状的尿路刺激征,与 下尿路感染相似,但程度一般较轻,多次细菌培养阴性。尿频多在白天明显, 患者常伴有盆腔激惹症状,如里急后重、膀胱排空尿道酸痛、疼痛等。

2.结核性膀胱炎 有显著的尿路刺激征,常伴有血尿及全身结合的 其他表现。尿沉渣可检出抗酸杆菌。尿培养可检出结核杆菌,但普通尿细 菌培养为阴性。

【中医论述及诊治】

(一)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无膀胱炎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的淋证范 畴。淋证主要症状为小便频涩而痛,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差异又可分为 热淋、血淋、劳淋、气淋、膏淋、石淋等六种,急、慢性膀胱炎约属于前 4种淋证。

早在 《黄帝内经》中已有淋证的论述,如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 “小便黄赤,甚则淋。”又 “热至,则身热……血溢血泄,淋闷之病生矣。”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指出:“淋之为病, 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并提出栝蒌瞿麦丸、猪苓汤、五苓散、 蒲灰散等治法和方剂。后世代有发挥和补充,隋、唐、宋、元、明、清至 今总结为上述六种淋证,用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淋证的成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多由感受湿热毒邪内侵下焦 膀胱;内因主要为劳累过度,房劳失节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患其他疾病体 虚未复,肾脾气阴亏损,火热及水湿内生,以致湿热毒邪蕴结下焦,肾与 膀胱气化不行,脾不能正常的运化水湿,水道失于通畅,酿成淋证。其热 毒较盛,尿灼热而痛,频涩不利者,为热淋;涉及血分,络伤血妄泄,小 便频涩且有血尿者,为血淋;其气机郁遏,水道失畅,或中气亏虚,气虚 下陷,膀胱气化无权,小便频涩且时断时续,通塞相兼者为气淋;淋证时 起时伏,反复发作,久久不愈者,此乃正虚邪恋所致,谓之劳淋。此四种 淋证皆与急、慢性膀胱炎密切相关。其次若肾虚下元不固,不能摄纳精微 脂液,小便频涩,白色脂液随尿外泄或下焦湿热蕴久,脂液运行受阻,外 溢尿道随尿而出,尿浑如夹膏脂者,皆为膏淋;下焦火热之邪蕴郁,炼液 日久而结为砂石,尿中间或下砂石者,为石淋。后二者当别论。

(二)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

症状:起病急骤,尿频、尿急、小便短赤灼热涩痛、淋沥不畅,小腹 拘急胀痛、痛引腰腹,或伴有发热、口苦、呕恶,或有大便秘结,舌质红 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化裁。瞿麦20g,篇蓄30g,车前子15g,滑石20g,通 草8g,栀子12g,大黄8g (后下),黄柏12g,生甘草6g,蒲公英20g。 每日1剂,水煎服。

随症化裁:

(1) 若大便秘结、腹胀者,可重用生大黄至12g (后下),加枳实 10g,以通腑泄热。

(2)伴发热、口苦、呕恶者,可加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2g, 以和解少阳。

(3)若热毒弥漫三焦,发热较重、口干苦、口渴、小便涩痛、腹胀便秘者, 改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以清热泻火解毒;然后再酌用八正散化裁。

(4) 若兼阴津耗伤,口渴唇干者去大黄,加生地黄15g,知母12g, 白茅根30g,以养阴清热。

(5)尿血者加小蓟15g,茜草15g,白茅根30g,以凉血止血。

(6)尿液混浊者加萆薢15g,石菖蒲12g,茯苓15g,以分清泄浊。

2.心火下移

症状:小便短少赤涩、灼热刺痛,小腹拘急胀痛,心胸烦热,口渴喜凉饮, 面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心养阴,利水通淋。

方药:导赤散化裁。生地15g,麦冬13g,玄参12g,黄连6g,车前 子15g,滑石15g,茯苓15g,生甘草梢6g,白茅根30g,淡竹叶15g。每 日1剂,水煎服。

随症化裁:

(1)小便淋沥涩痛较著者,加篇蓄30g,瞿麦20g,石韦15g,以加 强清热利水通淋之功。

(2)血尿明显者,加小蓟15g,蒲黄12g,丹皮12g,茜草15g,以凉 血化瘀止血。

(3)尿道痛甚不止者,加白芍15g,琥珀粉5g (冲服),以解痉化瘀止痛。

3.气血瘀滞兼湿热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淋漓不爽,反复发作,尿色深红,或 夹有血块,小腹拘急疼痛较甚,或兼心烦。舌尖红、舌质暗紫或瘀斑,舌 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理气通淋,活血化瘀。

方药:桃仁承气汤化裁。桃仁12g,大黄8g,桂枝8g,当归尾15g, 赤芍12g,青皮10g,枳实10g,益母草20g,石韦18g,三七5g,蒲黄 15g。每日1剂,水煎服。

随症化裁:

(1) 瘀血甚,血尿并有瘀血块、少腹刺痛者,加红花10g,怀牛膝 15g,以增行瘀活血之力。

(2)久病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症见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著,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者,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3) 肾阴亏耗较甚,手足心发热,咽干舌燥者,加生地黄15g,麦冬 12g,鳖甲20g,旱莲草15g,以滋养肾阴。

4.肝郁气滞

症状:少腹拘急胀满,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尿流时断时续, 伴神情抑郁、胸胁胀满、口苦等症,舌淡红、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通淋。

方药:逍遥散合四逆散化裁。柴胡15g,当归15g,炒白芍12g,茯苓 15g,白术12g,石韦15g,金钱草30g,青皮10g,生甘草6g。每日1剂, 水煎服。

随症化裁:

(1)脉弦,少腹胀满,上及胸胁者,加川楝子10g,小茴香6g,广郁 金12g,以增疏肝理气之力。

(2)舌暗紫,尿时阴部疼胀,为夹有瘀滞,加红花10g,怀牛膝15g, 以活血化瘀行水。

5.肾阴不足,兼湿热留滞

症状:小便混浊热疼,淋漓不尽,反复发作,咽干口燥,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舌红苔黄腻,脉濡细。

治法:滋养肾阴,清热利湿。

方药:猪苓汤合知柏地黄汤化裁。猪苓15g,茯苓15g,生地15g,滑 石15g,知母12g,黄柏10g,山药15g,山茱萸12g,丹皮15g,泽泻 12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车前子15g。每日1剂,水煎服。

随症化裁:

(1)兼脾虚中气下陷,气短乏力,小腹坠胀者,去滑石、黄柏、泽泻; 加黄芪30g,炒白术12g,党参15g,升麻8g,以补气升陷。

(2)夹瘀血,小腹及下阴疼,舌质暗紫者,加三七5g,当归15g,以 活血通络止疼。

6.脾肾两虚,湿热未尽

症状:淋证日久不愈,小便赤涩不甚,尿痛不著,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 病程缠绵,遇劳即发,少腹坠胀,畏寒,甚至闻水声即遗尿难以自控。舌 质淡,脉细弱。

治法:温肾健脾,达邪通淋。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味。制附片10g (先煎),桂枝8g,茯苓15g,泽 泻10g,生熟地黄各10g,山药15g,山茱萸12g,丹皮12g,干姜8g,怀 牛膝15g,沙苑蒺藜 20g,车前子15g,黄芪30g,炒白术12g。

随症化裁:

(1)脾气虚较甚,气短乏力者,重用黄芪至40g,加人参6g,以补中气。

(2) 肾阳虚较甚,神疲恶寒、四肢逆冷者,加肉桂8g,胡芦巴15g, 巴戟天15g,去桂枝,以温补肾阳。

【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在本病的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以加强 内冲洗作用。发热者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膀胱刺激征 及血尿明显者,可给予口服碳酸氢钠片每次1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 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避免形成血凝块,对应用磺胺类抗生素治疗的 患者还可以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并避免尿路结晶的形成。对慢性膀胱炎反 复发作者,应注意积极寻找病因,及时祛除诱发因素。

2.抗感染治疗 对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一般给予单剂量或3天 疗程的抗生素药物治疗, 能有效控制感染。 单剂量如磺胺异唑2g, 甲氧 苄啶0.4g,复方磺胺甲唑2片,氨苄西林3g顿服。如遇频发性膀胱炎, 需根据药敏量治疗,选择敏感抗生素14天,短疗程3 ~6周。一般采用 复方新诺明或呋喃妥因每晚1次,可以连续服用,有预防复发效果。经绝 期妇女可加雌激素与抗生素并用,疗效更优。

对于重新感染者,应注意改变个人行为,如后立即排尿、更换避 孕药具等,如仍无效,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酸化尿液。选用孟德立安或马 尿酸多洛托品联合维生素C。②呋喃妥因50mg睡前服。③复方磺胺甲口唑半片 (每片含200mg, 三甲氧苄啶40mg),每周3次, 睡前服。

3.对症治疗 解痉止痛,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给颠茄片或654-2、 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以解痉止痛。

【验案举隅】

(一)慢性膀胱(气淋证)

金某,男,65岁,农民。1975年4月15日初诊。

病史:小便不利伴尿痛及尿流中断1年。患者1年前不明原因发生小 便不利,时轻时重,尿时阴茎中痛而发胀,尿流过程中有时突然中断片刻, 用力后继而又通,尿色清亮,亦未出现过血尿,大便正常。曾在当地经中 西医治疗乏效,特来求诊。

症状:查其精神食欲尚可,唯在小便时感到阴部异常疼痛,余症如上述。 脉浮弦有力,舌质淡红,舌前部苔薄白、后部白厚腻。

辨证:气淋,缘由肝气不疏,膀胱气滞夹热而致。

治法:疏肝理气,通利膀胱,佐以清热。

方药:柴胡9g,白芍12g,青皮9g,香附9g,生甘草6g,广木香4.5g, 川芎6g,车前子12g,怀牛膝9g,猪苓9g,萆薢12g,金钱草24g。4剂,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复诊 (4月24日):服上药后,尿较前畅利,至今未再发生过尿流中 断现象,尿时痛胀感显减。小便不黄,尿中亦未见排出任何异物。脉弦缓, 舌苔较前退薄。效不更方,仍用前方加滑石12g,增怀牛膝3g。3剂,水煎服。 服法同上。

服上药后各症悉除,病随愈。

(二)膀胱三角区炎症激光术后未愈,兼外阴溃疡及老年性阴道炎(热 淋并外阴糜烂)

张某,女,56岁,医生。1999年5月10日初诊。

病史:尿频灼热及尿痛,伴小腹结胀及腰痛数月余。患者于1971年 患尿路感染2次,用西医抗菌消炎及对症治疗后好转,未予介意。今年初 发现稍劳则尿频灼热及尿痛等上述症状出现,给予一般治疗乏效,后赴某 医院诊治,经膀胱镜等检查诊断为:膀胱三角区炎症。给予激光及抗炎药 物治疗,开始症状略有减轻,随后又复如前,且发生过镜下血尿。于今年 4月7日再至上述医院复查,膀胱镜检提示:膀胱三角区糜烂处滤泡均已 消失,左侧尿道口内下方见多处数枚小滤泡。患者自觉该医院上述治疗未 见显效,故今日专程到我院求中医治疗。此患者同时患有老年性阴道炎和 外阴溃疡。

症状:小便频涩灼痛,小腹胀痛,腰酸困疼,外阴及阴道干燥灼热, 外阴有局灶性溃疡,颜面及颈项时潮红发热,无浮肿,大便利。脉沉弦细 左尺弱,舌质淡红而暗舌尖红赤、苔黄腻。

辨证:属热淋及外阴糜烂。缘肾阴亏虚,肝经湿热下注。阴虚则阳亢 化热,上潮则面颈红热;湿热下注迫及膀胱则成热淋,蕴郁日久腐及外阴 而致糜烂。

治法:滋养肝肾,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兼以外治。

方药:①生地黄15g,白芍12g,当归12g,柴胡12g,连翘12g,金 银花20g,板蓝根12g,蒲公英12g,甘草4g,山豆根12g,川贝母10g, 车前草15g,三七粉3g (冲服)。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②外洗方:千里光15g,野菊花15g,白蒺藜10g。加水煎30分钟, 滤液待温洗外阴局部,每日2次。每剂药液可分为4次用。

复诊 (6月7日):上药服用28天,现颜面颈项潮红发热显减,小腹 胀痛减轻,外阴溃疡略收敛,余如前。脉弦细、左尺较前有力,舌边尖红、 苔黄白相间而腻。拟宗前法,用初诊方加墨旱莲12g,金樱子20g,以增 补敛肝肾阴精之力;加半枝莲25g,土茯苓 15g,以加强解毒通淋之能。每 日1剂,煎服法同上。外洗方与初诊相同。

三诊 (9月27日):上药有时随症稍事加减化裁,坚持服用3个多月。 现尿利,尿频、尿急缓解,小腹已不胀痛但觉里面有灼热感。外阴溃疡在 7月初已全收敛愈合,局部干燥减轻,仍有热感,故当时已停用外洗剂。 偶有面颈部烘热,脉弦细略数,舌淡红、苔黄中心略厚。此肝经湿热下注 已显减,肝肾之阴未全复,治拟侧重滋补肝肾,兼肃清余邪。

方药:生地黄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15g,牡丹皮12g, 地骨皮12g,沙苑蒺藜18g,白芍15g,知母12g,黄芩10g,金银花20g, 车前草15g,生甘草4g,金钱草25g,半枝莲25g。每日1剂,煎服法同上。

四诊 (11月5日):服上药35剂,上述各症明显减退,仅在劳累后有 轻微尿频尿热,外阴微热,别无明显不适。脉弦略数有力,舌淡红暗、苔 薄白。11月1日经第3次做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内滤泡已全部消失,三 角区糜烂处愈合,膀胱内膜光滑。拟仍用三诊处方,加菟丝子15g,沙苑 蒺藜改为20g,去金钱草。每日1剂,煎服法同上。2周后改为间断服用, 每周服5剂间歇2天,以利善后巩固。

2000年5月16日随访,病痊愈后未再反复,精神愉快,食眠均好。

【临证注意要点】

1.本病属淋证,是内科常见病证,临床可见其病情有单一者,有复 杂多样者。同一患者亦常可发生两种淋证并存,虚实夹杂,甚或兼夹消渴、 水肿、癃闭等证。因此,临证要注意正确分辨各种淋证的虚实、兼夹及转化, 以实验室检查为辅助,明确病因;辨清其病机、病位、虚实以及标本缓急。 正确应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另一方面,如有对本证影响不 大的兼证存在时,还应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必要时兼顾次要 矛盾。

2.治疗当博采古今有效方药,在淋证治疗中,不应拘泥于一方一药来 通治,应广泛采纳并灵活应用古今行有之效的其他方药及治疗方法。

3.西药治疗本病亦有较好疗效,但对耐药的顽固菌株的病例及腺性 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和膀胱三角区炎症等久治无效者,改用中医药为主 治疗,往往可获显著疗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