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针灸医学理论
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针灸也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为儿科疾病,除了有发烧,咳嗽,哮喘,遗尿,腹泻,厌食等常见疾病外发生频繁,特别是在治疗脑瘫,脑积水,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良好的后遗症治疗儿童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针灸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合起来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镇痛作用;(2)调整作用;(3)促进防卫、提高免疫机能作用。
镇痛方面,其最突出成果是针刺麻醉,现已广泛用于100多种外科手术中,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调整方面,它主要是通过对人体呼吸、消化、内分泌、泌尿、血液及神经等各大系统的病理状态,起到良性的调整作用,从而使机体机能状态得到改善或恢复;促进防卫、提高免疫力方面,主要表现为针灸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总之,针灸对人体各大系统许多器官和组织有明显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它可以使偏盛偏衰或失衡紊乱的脏腑机理恢复常态,这就是针灸能治疗许多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
为了充分保证针刺的安全,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1、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2、体质虚弱的患儿,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取卧位;3、应避免针刺到血管,以防出血,对有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儿,不宜针刺;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处,不宜针刺;5、人体某些部位如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的穴位,应掌握好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6、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一般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刺法,不宜留针。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显著特点就是通过刺激人体肌表腧穴或特定部位,激发经络系统的感应与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病,简、便、廉、验、适应症广,且无毒副作用。
2011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中的第一、二、三、四部分,指哪些科
第一天
上午9:00-11:30:中基、中药、方剂;
下午14:00-16:30:中诊、西诊、传染病、药理学、伦理、法规;
第二天
上午9:00-11:30:中西医结合内科、针灸;
下午14:00-16:30:外、妇、儿。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考试各科分数比例简介:
第一单元:中医基础60分左右;中药50;方剂40。第二单元:中诊50;西医诊断30;药理学35;传染病15;医学伦理10;卫生法规10。第三单元:内科90;针灸60。第四单元:妇科60;外科50;儿科40。以上仅供参考
乳腺增生怎么治好的呢?
乳腺增生治宜舒肝活血,通络化结,使冲任调和,经络通畅。民间治疗本病的绝招妙方有: 1:敷脐疗法 处方:蒲公英、木香、当归、白芷、山栀、薄荷各30克,紫花地丁、瓜蒌、黄茋、郁金各18克,麝香4克。 用法:药研细末,用酒精清洗肚脐部后擦干,填塞药粉0.5克,用棉花轻柔按压,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8次为1疗程。月经过多及功能性出血者忌用。 疗效:敷脐3个疗程,有效率达99.3% 内外兼治法 内服药方:中成药逍遥丸 服法:每服6克,日3次,温开水下 外敷处方:鸡血藤、丝瓜络、桑寄生、泽兰、红花、香附、川芎、连翘、瓜蒌、大黄、硭硝各30克。 用法:药用两个布袋分装,置锅中蒸热后洒酒少许,热敷患侧乳房30分钟,日2次,1剂药用10次,10天为1疗程 疗效:内外用药1-2疗程,治愈率达95.6% 注意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慢慢会好的。祝你早日康复
给我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