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个人同时有焦虑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被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2-04-15 21:50   点击:149  编辑:国云   手机版

抑郁症只能说是个综合体,我一个朋友是三十年老病号,他说医生从来没有对他说有哪些病,但是他自己知道,也看了不少心理方面的知识文章,从他自己内心的认识感觉判断是可能的。他告诉我呢七八岁开始实际就是焦虑症,担心一个事情长达十几年,二十岁有燥郁症,那时候有时兴奋的时候精力非常旺盛,有时走路都有成仙的感觉,睡觉睡不着,自己认为是甲亢,到医院查不到。到了三十岁出现典型的社会恐交症,差点自闭了,也在那个时候才接触到心理医生,后期就是典型抑郁症了。同时我还有洁癖,只是强迫症不明显。

抑郁症首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立足社会之根本,不管你在心理哪方面出了问题肯定影响许多方面的认知判断,这应该是连锁反应,时间越久反正面越大,如同癌症扩散一样,所以抑郁症治疗越早越好,到了后期不该得的毛病都会找上你的。

各位朋友善待每一位抑郁患者,他们说不出来的苦愁无人能解,也但愿每一位抑郁症患者都能走出来,只能说坚持就是胜利吧!

儿子小学三年级了,我感觉自己得了“期末恐辅症”?你们有同感吗?怎么办?

每当快要到期末考试时,有些家长就焦虑不安,这就是题主所讲的“期末恐辅症”。事实上当家长们都焦虑不安的时候,你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缺乏辅导能力,不知道平时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应该怎样在期末考试前,做有效辅导学习呢?下面我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供参考。

第一,淡化你的成绩观,不要让孩子的成绩影响了你的判断力。

凡是过度看中孩子成绩的家长,往往都是缺乏理性的人,你忽略了自己的角色,学习的主体是孩子而不是你。既然不是你,你再替孩子着急有什么用呢?你要做的是怎样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孩子对学业成绩的上进心,而不是用打骂来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假如你真能听进我的劝,把你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培养孩子学习能力上面来,这才是最该干的也最务实的事。

第二,充分利用小学生爱玩儿的天性,利用游戏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最近我在做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培养个案,这个孩子之前的情形和题主描述的差不多。我每周做一个主题游戏,如视觉专注游戏,听觉专注游戏,思维专注游戏。每周做一个主题专注训练,看似花的时间不少,但是这对家长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你需要放下一切杂念,静心陪孩子玩儿,让孩子愉悦的心情中学会专注,再专注。当孩子专注力明显提升后,再回归到学习本身,家长会发现孩子记忆力明显增强。

第三,孩子常常总重复犯同样的错,重点要从第一印象记忆点训练下功夫。

儿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和成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先理解再记忆,而是首先发挥视觉记忆的作用,当第一次便错误记忆了汉字或单词时,这个第一印象记忆点便牢牢地保存在大脑里,以后不管你怎么帮孩子矫正,都很难如愿。因此,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学习背记知识点时,必须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防止孩子产生第一印象错误的记忆。如一个汉字,可以写在白板上面,把字写的越大越容易被孩子观察清楚,而后引导孩子观察这是一个独体字,还是复合字。独体字让孩子按着笔顺去逐一观察,而后按笔顺说出结构。复合字按结构去观察,并分别说出结构,再按笔顺把字每一画说出来,最后闭上眼去想像,力争让大脑清晰地浮出出该字或单词的完整形像。

第四,教孩子解题步骤,反复进行步骤化完整训练,解决孩子粗心犯错现象。

家长有必要清楚一点,绝大多数孩子自己不会发现学习规律,或解题规律,完全凭着感觉去答题。再加上孩子有时偷懒,不愿意动脑思考,不愿意用眼观察,那当然非常容易把题做错了。为此,建议家长利用孩子写作业之外的时间,去分步对孩子进行读题(有指朗读,有指默读,无指默读)方法训练,旨在让孩子养成熟练的读题好习惯。当孩子读题达标后,再从大脑思考这块下功夫,读题本身就有同步思考的过程,可以放慢速度让孩子读题,读完后和孩子交流,让孩子说出题意是什么,看看孩子能否准确说出。最后就是笔答这块,让孩子按着之前说出的思路,把要书写的内容写下来确认。当然,笔答题完成后还需要检查,绝不能丢掉这一关,否则,孩子无法自己排除错误。

第五,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进入学习过程,并保持稳定的学习情绪。

我不知道家长是否留意过,在你的家庭里,如果发生矛盾与争吵时,每个人是不是都感觉内心特别烦躁?你是不时很想逃离?对了,当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你去不断指责孩子,甚至打骂孩子时,当时的气氛就会非常糟糕,对于孩子来讲,他就想逃离你的身旁。可是孩子无处可逃,只能被动地接受你的折磨。试想,换位来思考一番,假如你是孩子,你作何感受?所以啊,家长有时必须要学会换位去理解孩子,而不是总去责怪孩子。你如果不动脑筋,不调整好心态,不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你不就在主动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吗?这种情形久了,会让孩子厌恶学习的,而你就是凶手。

第六,屏蔽掉班级微信群里的信息,不要被老师的负面信息干扰你平静的心。

我最痛恨那些不懂教育,每天在班级群滥发学生种种负面表现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有这样的老师真是孩子们的大不幸。他们永远看不到孩子们好的一面,向家长传递的都是消极的情绪。包括我自己孩子那么多年经历的老师,我都会在开学时,或利用家长会向班主任老师明确表达我的观点:请不要把孩子在学校种种不如意反馈给我,我需要的是孩子进步的表现,优秀的教师往往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不是一味打击与斥责。而我作为家长,我会认真履行我的家庭教育责任,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品德习惯。当你成为一名懂家庭教育的家长时,老师反而会尊重你,对你有所忌惮。

结束语:孩子光拥有良好的成绩,而没有健康的身心,即使有好成绩,那也是一种假象,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伙伴的关系往往决定着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态度。身为家长必须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绝不会因为孩子丢几分就责备孩子,而应反思自己,我有哪些工作没做到位,才导致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你真能这么想,这么做,你绝对是一流的高端家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