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年痴呆症前兆及预防?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3-01-31 04:58   点击:1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如果老人家已经到记忆功能减退的程度,肯定需要做一个的检测,长沙有一家丹枫阿尔茨海默症诊疗中心做筛查还可以,你可以联系这家邮件标本检查看看。。如果认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忙采纳下

老年痴呆有那些现象?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 ,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 ,简单点说就是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 ,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发生了障碍。一般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 50岁以后 ,起病隐匿 ,发展缓慢 ,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 ,如果不注意 ,通常不容易发现 ,常听有些老年人说 :“老了 ,记性不行了 ,不中用了。”这其实可能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先兆 ,按照病情的发展 ,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健忘期 ):这个阶段的表现是记忆力明显减退 ,例如开始时忘记讲过的话、做过的事或重要的约会等 ,慢慢地连往事也遗忘了。与此同时 ,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视空间辨别功能、计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 ,但有时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阶段 (混乱期 ):这时除第一阶段的症状加重外 ,很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 ,很容易迷路。常见的还有穿衣也很困难 ,或把裤子当衣服穿 ;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 ,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 ,不能和别人交谈 ,尽管有时会自言自语。 第三阶段 (极度痴呆期 ):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 ,生活不能自理 ,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 ,大小便失禁。 根据医学研究表明 ,对于老年痴呆症至今还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临床上常使用可以增加乙酰胆碱这种神经递质数量的药物来治疗 ,从而改善病人的智力、行为能力和控制情绪能力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 ,家庭治疗和护理也非常重要。

家有老人疑似老年痴呆,和老伴一起时,总怀疑老伴有外遇。平时思路清晰。貌似最近总想谋杀老伴,老伴都不

这不是老年痴呆,是心理问题,或者精神方面出问题了,他可能得了被害妄想症,要去医院看病吃药,他现在也许总觉得他老伴有外遇了,老伴和外遇要联合起来杀他,这样他很容易出现幻觉,造成杀人的惨痛结局,你们快对他带他看心理医生,跟精神科,要按照医生要求坚持吃药

如何治理老年疑病症

疑病症治疗
    最初经验支持,疑病症治疗有效的药物有:氯丙咪嗦(25-225 mg/d)、丙味嗦(125-150 mg/d),氟西汀(20一80 mg/d),氟伏沙明(300 mg/d)、帕罗西汀(最高达60 mg/d)和蔡法哇酮(200-500 mg/d)。这些药物能减轻对疾病的害怕,改善精神焦虑、躯体焦虑、恐怖回避和寻求反复保证的行为。但没有哪种药物治疗疑病症普遍有效。如果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如头痛和胃痛,疑病症可能变得惊恐,恶化疑病症状。长期疗效不清楚,只知道断药会复燃。
 疑病症症状之一
    1.氛丙味嗓:一位病人害怕散发体味20年,按照Munro和Chmara(1982)提倡的标准,诊断为单一症状性疑病症,用氯丙咪啼报告有效。另一位病人表现为缩阴症的单一症状性疑病症,服呢咪清无效,改服氯丙咪嗦,渐增至200 mg/d,治疗4-5周。缩阴的先占观念越来越少,自知力逐步改善,人变得伶俐、愉快和积极,随访1年半无症状。
    2.丙味嗓: Wesner等(1991)给8例疾病恐怖病人服丙咪嗦治疗4周以上,至少有中度改善,其中4例有过度兴奋反应,2例因此而断药,丙味嗓对这种疑病症亚型看来有效。
    3.氛西汀:Fallon等给20例疑病症病人随机分配服氟西汀或安慰剂,治疗12周,氟西汀组80%的有效,安慰剂组60%的有效,两组无显著差异,提示药物治疗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安慰剂的效应。
    4.级伏沙明:Fallon等(2003)一项开放标签试验准备给18例疑病症病人服氟伏沙明治疗,以大体印象量表“许多改善”定义为有效,先用安慰剂清洗2周,4例脱落,剩下14例服氟伏沙明,完成6周试验的病人有效率为73%(8/11)。
    5.帕岁西汀:Oosterbaan等(2001)一项开放性研究给11例疑病症病人服帕罗西汀12周,2例脱落,剩下9例有8例显著改善,其中5例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疑病症病人服帕罗西汀可能有效。
    6.改善依从:为了改善依从性,医生应承认疑病症病人的躯体感受是真实的,只是病人对这些感受过度担心,药物能降低病人的感受性,发挥治疗作用,应详细介绍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以减少他们的误解。
    (五)认知行为治疗
    医生对疑病症病人应采取理解、解释和教育的态度。让病人感到医生易接近,可信赖。可通融,专业术语表达清晰,这样才易·达良好疗效。
    1.心理教育:告诉病人,躯体的不适感觉确实存在,但是良性的,而你对此过度担心,引起安全行为,从而强化了躯体不适感,增加了健康担心,着重解释安全行为的有害效应〔见“(二)症状表现”之“3.强化症状]。
     Fava等(2000)将20例疑病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立即进行解释性治疗。另一组是先分配到等待名单组,随后进行解释性治疗,结果发现,解释治疗减少了疑病性信念和害怕。改善焦虑敏感性,减少健康护理使用,但半年后随访,仍有大量残余症状。
    2.认知重组:帮助病人证实健康和疾病的错误观念,并予以纠正,对正常生理感受采取合理反应‘例如,哥瑞在心动过速后,坐下和放松,心率就减慢。眩晕就消失,害怕就消退,治疗师JU下述方法帮助哥瑞。
    治疗师:心脏科医生治疗严重心脏病只是让病人坐下和放松吗?
    哥瑞:当然不是,医生需要用药物治疗心脏病。
    治疗师:对!既然放松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而放松就能缓解你的心脏症状,按你所知对应激的躯体反应,应如何解释?
    哥瑞:在此以前,我从来没想过这一点,因为我很担心自己的心脏,所以对心脏感觉增强。
    哥瑞的错误认知受到挑战以后。他学会用应激的艇体反应去解释其心动过速和胸痛,而不是用严重心脏病去解释。
    3.比帕罗西汀:G reeven等(2007)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给112例疑病症病人随机分配用认知行为治疗、帕罗西汀或安慰剂治疗16周,认知行为治疗组和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54%和38%,12%),认知行为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帕罗西汀组无显著差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