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狂躁期。麻痹期三个阶段。前驱期:发病初,小儿常说头疼、不安,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高达37.5--38℃。患儿的性格或行为可发生改变,如清绪低落,抑郁和不安,有的易发怒。被咬伤的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搔痒。伤口的变化是狂大病的重要鉴别,对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进一步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此时一般为1--3天,有时可为7天。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可出现狂犬病年具有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病人想饮水时,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呼吸也困难,十分痛苦。以后每当看到水或听到水声,甚至想到水,都可引起反射性发作,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呼吸困难,病人可出现发绀现象,亦可见瞳孔散大。发作间歇期间病人意识清楚,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病人时时出现狂躁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很快即出现脱水。体温高达39--40℃。此期经过1--3天。麻痹期:病人渡过狂躁期转狂躁为安静,痉挛逐渐停止,反应迟钝,还可少量进食,一般家人常以为病情好转。实际很快出现脑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较短,一般为15--20小时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 二,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狂犬病的传播源有两种.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1.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在自然界中狂犬病常见于家犬,野犬,猫等动物.狗是狂犬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人狂犬病约80%―90%是由狂犬传播的. 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犬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播源.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 2.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 此外,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最短的5天,最长可达19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 三,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而感染发病. 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四,狂犬病为何死亡百分百 这是因为狂犬病病毒的毒力非常强,而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内,它所攻击的目标和行走的途径,与其他病毒不同.比如流感病毒,它主要侵犯呼吸道,比如非典病毒主要侵犯肺部组织.但狂犬病病毒不同,它有嗜神经性,主要攻击大脑和神经组织,而且沿着人体神经的走向游走.所以攻击的目标就扩散到几乎所有的神经组织,包括小脑,脊椎,肾,内脏,导致中枢神经衰竭,所以几乎无法抢救,死亡率相当高,几乎是百分之百. 五,吃狗肉会得上狂犬病吗 狂犬病不是敏感病毒,紫外线,高温,酒精都可以杀死它.所以吃狗肉染上狂犬病的,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有可能: 1,吃的是没有经过检疫的,带有病毒的野狗; 2,狗肉半生不熟; 3,食客的胃或口腔黏膜有伤口,比如溃疡,这样就容易感染狂犬病毒. 六,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给猫和狗注射疫苗.3个月以上的狗,就要注射疫苗.目前疫苗的安全性很稳定,免疫能力相当不错,只有主动地进行全程免疫,就能够预防狂犬病. 七,被狗咬伤之后怎么办 被咬伤后应该先作伤口处理,然后立即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八,被狗咬伤之后怎么处理 首先不要止血,让血流出来,再用20%的肥皂水1/1000-1/500的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10―20分钟,再用大量清水冲净10分钟,最后涂上碘酒消毒,伤口不要包扎.然后到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种部门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一般来说,被咬的伤口深而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面,越危险,必须尽快注射疫苗和免疫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