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预防中最应强调的是?
一级预防(PrinmaryPrevention)也称病因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因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
就是指对没有疾病的健康人,针对您的衣、食、住、行及家庭关系找出有可能发生的致病因素,进行指导、预防,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措施包括普查(筛选)、定期体检、高危人群重点监护等。就是一旦这些疾病的发生了,指导您如何治疗和如何避免疾病向严重方向发展。
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疾者,通过康复医疗,尽量恢复或保留功能。就是治病防残,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标准预防强调的内容?
标准预防包括洗手、个人防护设备、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环境控制、正确处置医疗废物等内容。
1、洗手
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个人防护设备
在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或预计上述物质会发生飞溅时需要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医用手套、口罩、医用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水围裙、防水鞋或鞋套、帽子等。
3、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4、环境控制
注意环境控制,对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
5、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劝学中强调应专心的句子是?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一诗中强调学习应靠谁?
劝学诗中,诗人强调学习应靠自己,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时读书已晚。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农业企业招聘员工应强调什么?
农业企业招聘员工最基本的是要懂得农业生产的特点,强调懂得农业生产技术,气候对农产品的影响。
马犬应怎么预防疾病?
主要是靠定期的疫苗免疫来获得较强的抗体来预防疾病,主要免疫的疫苗包括犬瘟热、细小、轮状病毒、脑炎、狂犬病等,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的进行驱虫。
预防犊牛口蹄疫应怎样免疫?
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控犊牛发生口蹄疫,使用天健牛毒清做紧急治疗,一天一次,注射两天。可以防治心肌炎的继发,治愈率在85%。怀孕的母牛发生口蹄疫,按照治疗量每天分两次注射,连续使用两天治愈。育肥牛发生口蹄疫,天健牛毒清使用两天,治愈率达90%。口蹄疫继发乳房炎,一直反复的,使用天健牛毒清配合绿健先锋注射三天,能够彻底治愈。牛经过长途运输应激出现的口蹄疫,使用天健牛毒清治疗两天,治愈率达90%。当地已经发生口蹄疫,本场还没有发生,使用天健牛毒清全群做紧急预防。用以下对症治疗:(1)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0.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涂撒中药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为细末)于口腔病变处。(2)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儿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等,用绷带包扎。(3)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如安钠咖)和滋补剂(如葡萄糖盐水)等。
佝偻病的特征?
佝偻病一般是由于营养不够导致的,佝偻病患者的下肢向外或向内弯曲,身体的胸部两侧和肋骨中间的骨骺部变得膨大,头部的前额及后枕部变得比较突出,佝偻病病人夜间睡觉容易多汗,特别是睡熟以后多汗,晚上睡觉是突然惊醒、哭闹、甚至尖叫。佝偻病最好在幼年期治疗,成年以后更加难以治疗。
预防中暑应多喝什么水?
预防中暑应多喝绿豆汤和果汁等,因为绿豆汤具有解暑的作用,可以预防中暑,果汁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还能补充水分,也有效预防中暑的功效。一旦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建议及时服用相关药物或者到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电气事故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触电的防治措施: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所有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都应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制度,严禁“约时送电”。 电气设备要搬迁,拉闸断电嫌麻烦;带电作业有危险,电气火花是爆源 (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②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和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操作电气充大胆,绝缘保护扔一边;一旦失手触了电, 人命关天后悔晚 ③127伏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的绝缘。 ④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准入井。 ⑤严禁“私拉乱接”供电线路。 ⑥井下供电坚持使用检漏保护装置和电煤钻综合保护装置。 (3)防止人身触电或接近带电导体。 ①将电气设备的裸露带电部分安装在一定高度,或围栏内。 ②井下各种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和电缆接头都必须封闭在坚固的外壳中,并在操作手柄和盒盖之间设置机械闭锁装置。 ③各变(配)电所的入口或门口都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警示牌;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警示牌。 (4)对人员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电压等级低的电压。如井下照明、手持式电气设备、电话、信号等装置的额定电压都不应超过127伏。 (5)煤矿井下防止触电注意事项 非专职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摆弄、检修、操作电气设备。 设备故障随意弄,不懂装懂瞎逞能;专用设备专人管,无关人员不要动 ②不准自行停、送电。 ③谨防触架空线伤人。携带较长的金属工具用具、金属管材在架空线下行走,严禁将其扛在肩上。 ④下山行走,严禁手扶电缆,否则,一旦遇到电缆漏电,其后果及其严重。 ⑤严禁在电气设备与电缆上躺坐,不得随意触摸电气设备和电缆。 一、电危害形式 由于井下电气设备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的制约,设备在使用中起动频繁、负荷变化大、电压波动大,因过载、短路、漏电、电弧、电火花故障引起的设备烧毁、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人员触电伤亡事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另外,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销座、电热设备、照明灯具、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电伤害,成为火灾的点燃源,或造成人员触电。 二、触电的危害 人体触及带电导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设备外壳或电缆、电线即为触电。由于井下的特殊工作环境条件,发生触电的可能性较大。触电对人体组织的破坏性是很复杂的。一般对人体的伤害大致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电击是指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在热化学和电解作用下使呼吸器官、心脏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和破坏。多数情况下电击可以使人致死,故是最危险的。电伤是指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某一局部,或电弧烧伤人体,造成对体外表器官的破坏,主要是物理性破坏,如烧伤。当烧伤面积不大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通常人体触电时同时受到电击和电伤的伤害。 触电对人身的危险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但流经人体的电流大小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人体能自我摆脱的最大电流为16mA(称为摆脱电流)。通常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交流在15~20 mA以下,直流在50 mA以下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当人体触电电流长时超过摆脱电流而没有得到救助时,生命就有危险。当人体触电电流达到100 mA(大致相当25W灯泡通上220伏电压时流过的电流)以上时,生命就有绝对危险。 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小,反之亦然。人体电阻是一个变动幅度很大的数值,人体有伤口、流汗潮湿时其值较正常时大为减小,并随触电时间加长而减小,因此,这种情况下的触电也就更危险。 流经人体的触电电流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有关,触电电压越大,触电电流就越大,也就越危险。 触电电流流经人体的时间越长,触电对人的伤害程度就越大,故即使是安全电流,若长时间流经人体,也会造成伤亡事故。我国规定30 mA的电流,流经人体1秒钟是安全的。因此,当人体触电时发生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对抢救触电人员的生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漏电的危害及防范 漏电会给人身、设备以至矿井造成很大威胁:人体触及漏电设备或电缆时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可提前引爆电雷管;电气设备漏电时不及时切断电源会扩大为短路故障,烧毁设备,造成火灾。 防范措施: 1、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等机械损伤。 2、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防松脱。 3、维修电气设备时要按规程操作,严禁将工具和材料等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中。 4、不得随意在电气设备中增加额外部件,若必须设置时,要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 5、设置保护接地装置。 6、对电网对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 7、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 8、避免电气设备和电缆长期过负荷或超期运行,使绝缘老化造成漏电。 9、按规定定期对电气设备、电缆进行电气性能测定。 10、设备维修时,应避免停、送电操作错误、带电作业或工作不慎而造成人身触及一相而漏电。